浅析《纯真年代》中的伦理环境
2021-09-10梅丽美
【摘要】《纯真年代》是伊迪丝·华顿的重要代表作,曾荣获普利策奖。该小说主要讲述了纽兰·阿切尔与梅及表姐埃伦的情感纠葛。本文采用了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从埃伦的社交礼仪、绯闻和离婚三方面,分析了埃伦当时所处的伦理环境。
【关键词】埃伦;文学伦理学;伦理环境
Abstract:The Age of Innocence is mainly about Newland Archer’s frustrated love between May Wellland and her cousin Ellen Olenska. According to Ellen’s social etiquette, her scandal and divorce, this paper adopts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to analyze Ellen’s ethical surroundings.
Key words:Ellen Olenska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ethical environment
《纯真年代》是伊迪丝·华顿的重要代表作品,该小说曾荣获普利策奖,主要讲述了纽兰·阿切尔与梅和她的表姐埃伦的三角恋情。年轻的律师纽兰·阿切尔在订婚前,认识了刚从欧洲回来的埃伦,便被她深深吸引并不可自拔地爱上了她。然而迫于当时的社会压力,纽兰最终不得不放弃真爱,和门当户对的未婚妻结婚生子,而埃伦则远走他乡,他们的爱情终归破灭。
很多学者从女性主义角度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加以分析。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揭示了当时男权社会意识的强大和女性受压迫、束缚的悲哀命运,反映出其女性意识的觉醒。(谢荣贵,2006:203)通过描写女性在社会中的感受和遭遇,表达了作者试图冲破社会传统强加给女性的束缚的心声。(张建红,2007:17)本文从文学伦理学角度,从埃伦的社交礼仪、绯闻和离婚三方面,分析了埃伦当时所处的伦理环境。
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主要用于从伦理的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与文学有关的问题。(聂珍钊,2012:4)伦理环境作为该批评方法中的一个核心术语,主要指文学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文学伦理学批评要求文学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即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批评文学。(聂珍钊,2012:12)
一、礼仪失当
小说中的埃伦是一个敢于挑战传统社会习俗、并渴望追求自由的人。首先表现在她的着装上,按照当时的社会传统,女子着装应该大方得体,不应该过于暴露。但她不拘小节,随意着装,让人们无法接受。埃伦在文中首次出现,就因为她与众不同的穿着让人们大吃一惊。她留着一顶棕色的头发,穿着一条礼服,然后用一条带老式大扣子的腰带在她胸下十分夸张地挽住。她这身奇特的衣服,非常引人注目,而她却一点也没意识到。当她在歌剧院的包厢坐下时,由于坐姿问题,身体向前倾时肩膀和胸部都比较暴露。在社交场合,她居然身穿一席黑段子衣服也不合时宜。女士们晚上会客时,通常都穿“晚餐便装”的衣服,而奥兰斯卡夫人却不顾习俗,穿了一件红丝绒的长睡袍。“奥兰斯卡夫人面朝鲜花半倚半坐,一只手托着头,她那宽松的袖筒一直把胳臂露到肘部......晚上在气氛饺烈的客厅里穿戴毛皮,再加上围拢的脖颈和裸露的手臂,给人一种任性与挑逗的感觉。”(华顿,1996:56)
其次,埃伦的言谈举止也十分不符合常规。她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让阿切尔改日去看她。她本该知道,一个刚刚与未婚妻订了婚的男人,通常是不会再去拜访已婚女子的。当她与圣奥斯特雷公爵正在聊天时,突然起身走向了阿切尔,这也是不对的。“一位女士起身离开一位绅士,去找另一位绅士作伴,这在纽约的客厅里是不合常规的。”(华顿,1996:34)按照礼节,她应该坐在那儿等待着希望与她交谈的男士来到她身边,而不是主动去到男士身边与之攀谈。
最后,埃伦居住的地方也饱受非议。她的家人都认为,她居住在一个专供“搞写作的人”居住的放荡不羁的文化人的街区。就连埃伦独自住在旅馆,也被认为是一件不合习俗的事。因为依据当时的社会习俗,一个已婚女子是不应该独居在外的。
二、绯闻不断
埃伦本是已婚人士,却一直绯闻不断。先是跟帮助她逃离丈夫的秘书有染,后来又跟博福特公然出双入对,大摇大摆地行走在大街上,还跟他一起坐车逛街,参加各种聚会。“一个与博福特发生桃色事件的女人,她已经无可救药地把自己归了类”(华顿,1996:73)之后,她又引诱阿切尔,让他不能自拔地爱上了自己。“任何轻率与人相爱的女人都必然是寡廉鲜耻、工于心计的,而心地单纯的男人在其控制下则是无能为力的”(华顿,1996:51)埃伦明知阿切尔已与梅订婚,还步步为营,企图与他私奔。对于人人忌讳的“情妇”二字,她却毫不忌讳,脱口而出,。
阿切尔虽然很爱埃伦,也曾想过与她一起私奔,但因为妻子梅已怀有身孕,但更重要的是他深深地知道,当时纽约的社会传统风俗是绝不允许一个有妇之夫跟从欧洲逃离丈夫的艾伦有染的,否则他和他家族的名声就会受损。所以,为了维护整个家族的利益,纽兰只能遵守当时的社会传统,在痛苦和矛盾中苦苦挣扎。
埃伦的几段绯闻,都表明她已严重地违反了当时的伦理环境,“一个逃离了丈夫的女人——据说还是跟另一个男人一起逃离的——很可能已经掌握了处乱不惊的艺术。”(华顿,1996:123)但她那镇定自若的神态,行事表现得那么沉稳、镇静,坦然,都说明了她已经彻底摆脱了陈规陋俗。
三、离婚风波
埃伦与丈夫离婚的事情在当时也引起了掀然大波,因为离婚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我们关于结婚、离婚的思想特别守旧,我们的立法支持离婚——而我们的社会风俗却不”(华顿,1996:59)。离婚被认为是自私且有害的行为,所以为了维护婚姻的尊严,为了避免舆论和丑闻,即使再不幸福的婚姻,就算嫁给一个外遇不断的丈夫,也必须让婚姻维持下去。“只要婚姻能维持双方责任的尊严,即使它是一种枯燥的责任,也无关紧要。失去了责任的尊严,婚姻就仅仅是一场丑恶欲望的斗争。”(华顿,1996:178)所以,她不回到奥兰斯基身边,被认为是个致命的错误。她的家人都一致认为,即使奥兰斯卡夫人做个不幸福的妻子也要比分居好。当时的习俗都认为回到丈夫身边是她的本分。因为离婚不仅关系到男女双方,还会让整个家族蒙羞。所以当埃伦拒绝回到丈夫那里时,家里就大大削减了对她的补贴。由于她的拒绝,让全家人都感到为难,以至于她的家人都不愿意提到她的名字。
后来,也正是因为对埃伦离婚事件的反感,当洛弗尔·明戈特家为欢迎奥兰斯卡伯爵夫人举办正式宴会时,只有博福特夫妇及老杰克逊先生和妹妹到场,而其他人都拒绝了他们家的邀请。对奥兰斯卡夫人来说,只有尽快恢复她的地位、财产,她才能重新获得社会的尊重。在他刚好与梅订婚时,因为正在与丈夫闹离婚的奥兰斯卡伯爵夫人的到来,也使他感到大为不快。因为他不愿意与一个有离婚丑闻的家庭结亲,所以当梅的表姐埃伦正在准备与丈夫离婚时,阿切尔一再劝说埃伦应该回到丈夫的身边去。
总之,本文采用了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从埃伦的社交礼仪、绯闻和离婚三方面,分析了埃伦当时所处的伦理环境。埃伦不当的社交礼仪,与其他男性绯闻不断以及坚决要和丈夫离婚,都说明她是一个渴望追求自由,敢于挑战传统习俗的女性。但是,她的这些做法都严重违反了当时的伦理环境,所以都不被人们认可,注定会遭到了无尽的鄙夷和蔑视。
参考文献:
[1]马莹.《纯真年代》的马克思女权主义解读[D],2012年.
[2]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4(5):16-24.
[3]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1):12-22.
[4]謝荣贵.美国“金字塔”里的女性悲剧——评伊迪丝·华顿的小说《纯真年代》[J]外国语言文学,2006(3).
[5]熊天玉&方菲菲.《纯真年代》中的“纯真”主题[J]文学教育,2015.
[6]杨永萍.《纯真年代》的悲剧性试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0(1).
[7]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
[8]张建红.论《纯真年代》中的女性意识:解构与建构[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6).
作者简介:梅丽美,女,汉族,籍贯:云南保山,生于:1982-09,职称:讲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