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农村初中防性侵的状况及应对策略

2021-09-10胡胜

红豆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新时期

胡胜

【摘要】近年来,媒体报道的有关性侵害初中生的案例日益增多,尤其是農村地区的孩子,更是成为性侵害事件的高危人群。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家长和学校没有主动对学生进行防性侵教育,致使学生在性侵面前,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性侵者自身的道德败坏和法律意识淡泊。此外,受害人怯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也是此类案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新时期的农村初中教育,亟需将防性侵教育提上日程。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初中;防性侵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

引言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国尤其是农村的家长,很少在孩子面前涉及到“性”这个话题,更没有交给过孩子如何防止性侵害,怎么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尽管教育界一直非常关注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性教育却往往被淡化甚至忽视,至今尚未有一个比较完善的防性侵教育体系,没有出台家校防性侵教育—法律保护—受害者保护等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一、新时期农村初中生防性侵教育现状

针对性侵初中生及其他未成年人的案件,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出台了包括《中学生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及《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害工作的意见》等多份指导文件,要求学校加强对初中生防性侵教育的普及力度,使学生掌握面对性侵害时的应对策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文件要求家长、学校和社会有关机构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向每位学生发放防性侵宣传册,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与学生加强沟通,时时传播自我保护知识,避免学生受到伤害。然而,以上政策指导大多停留在参考和建议层面,其覆盖和落实范围有限,当前我国初中现有的防性侵教育还主要表现在主题班会,生理健康课等形式上,教育内容不够全面,效果也不如人意。

二、初中生防性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缺乏系统的防性侵课程体系

虽然初中课程中都有开设生理健康课,内容有涉及到防性侵知识的部分,但不存在专门的防性侵教育课程,针对性不强,宣传力度不够。主要存在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课程定位存疑,防性侵教育课程的定位到底是校本课程,还是基础课程,或者是归为其他类型的课程还有待考虑;二是此类课程缺乏统一的教材,学校只能自己筛选教材,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课程开设的难度;三是学校大多未配备相关专业的老师来讲授这一门课,已有老师的专业性不够;四是部分家长的不理解,认为没有必要向这么小的孩子传授这类知识;最后是部分学校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旧有观念,将性侵归类为敏感话题,认为不适合学生了解。

(二)家庭缺乏对孩子的正确普及和引导

初中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的孩子,很少能从父母的口中听到关于“性”一类的知识,每当涉及到性侵害这一话题时,很多家长都觉得羞于启齿,从而闭口不谈,殊不知这样的行为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最终可能会害了孩子。加上很多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陪伴在身边的是年迈的爷爷奶奶,他们对这一类话题更是“避而远之”,有时孩子在他们面前主动提起这一话题,长辈们都会厉声训斥,认为孩子不该接触这类话题,从而给防性侵教育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三)社会传统的保守观念根深蒂固

在中国传统的意识里,“性”始终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一说到“性”,人们总会联想到一些不好的话题,这些话题统称为少儿不宜,不仅是在孩子面前,即便是在大人之间,一涉及到“性”有关的话题,总会觉得尴尬和难堪,从而导致“谈性色变”的情况,很多家长并不能从理性的角度来正确的看待性教育,在这一点上,国外的教育就显得更加开放。

三、新时期农村初中防性侵教育对策

(一)学校应加强学生性生理知识的教育

通过以往调查可知,农村初中学生对性的概念大多停留在男女身体构造的区别和身体特征的差异上,对避孕以及防性侵知识了解的学生少之又少,这使得学生在面临侵害时,无法尽最大努力保护自己,一旦遇害后怀孕,只能选择继续妊娠或者堕胎,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会给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一生难以弥补的伤害。掌握避孕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更加严重的后果。同时,在性生理知识课上,教师应当普及过早接受性生活的危害,避免孩子走上歧途,也应当让孩子明白,“性”不是一个羞耻的话题,它跟我们身上的每一个器官一样,都是身体正常的一部分,应当正确认识和面对。

(二)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康认识和人格

家庭和学校应当协同努力,努力培养初中生健康的性观念和性道德。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其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家长和老师要给予这个时期的孩子更多的关心,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体变化,积极应对性心理的变化,不可放纵自我,做出错误行为。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男女交往,养成健康的人际关系,互相尊重,洁身自爱。

(三)注重提高初中生的防侵害能力

首先,在与人交往上,家长和老师应当教育孩子做到以下几点: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放学回家途中,拒绝陌生人的搭讪和提供的食物;不随便听信陌生人的话,上陌生人的车;不在外过夜,夜间不随便外出,不去偏僻人少的地方;提高辨别意识。其次,在自身的穿着和言行上,要做到不穿不符合年龄的过于暴露的衣服;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注重保护个人隐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随便收取别人的东西;不以貌取人,时常保持防备心,预防“斯文败类”。最后,在自我救助上,要做到临危不惧,遇事不慌,学会呼救,勇敢说不,要保持冷静,当无法逃脱时,切记生命至上,案发后第一时间报警,寻求救济。

结束语

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未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农村地区的初中生基数更大,面临侵害的可能性也更高,保护这些孩子免受侵害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打击犯罪在路上,愿未来不再有性侵害的案件发生,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梅华,刘茂香.中小学校园性侵害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06).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新时期
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策略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