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中历史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教学措施分析

2021-09-10李红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3期
关键词:复习效率初中历史有效教学

李红艳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将重点放在了提高教学有效性上。在初中复习阶段,如何让学生对以往学习的知识进行更加透彻的理解,并且进行深刻的记忆,让学生能在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就成为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复习效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210

引言

中学历史教学的效果与九年级的历史复习效果有关。历史学习贯穿整个初中阶段,学生对于一些之前学的知识容易遗忘,因此不能较好地对历史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但中考历史又综合地考查知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应如何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帮助他们建立个人历史知识体系,使九年级历史复习工作有针对性、高效地进行呢?

一、通过目录引导学生巩固基础

目录是初中历史教材的框架,是对知识的高度概括。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目录包括单元标题和课标题两部分,单元标题是对某一历史时期的高度概括,课标题是单元标题的子标题,展示该时期的相关历史事件。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掌握每一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相关历史事件,并将单元之间的联系理清楚,就能有效地掌握课本知识的脉络。随后学生通过目录快速查阅需要复习的单元和历史事件,并根据历史事件的特征、人物形象、思想情感等在课标题的基础上制定小标题,再次对目录进行细化,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归纳本单元知识点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能力。

例如,“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这一单元目录中的单元标题是“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课标题是“北伐战争”“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标题告诉学生该历史时期包括了以上三个历史事件。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三个历史事件的特征,并形成前后连贯的知识体系,笔者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对目录进行了细化。在北伐战争这个历史事件中,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整个事件的过程: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取得阶段性胜利、国民党右派反共并将政府迁至南京,这三个过程可以归为北伐战争之下的子标题。通过分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过程包括中共三大的召开、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新三民主义的确定,要求学生将这三部曲作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子标题,因为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国共两党合作的建立,因此笔者要求学生用红笔在这个标题后面添加标志二字。国民党右派反共并将政府迁至南京的过程包括四一二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张学良服从国民党,这三个事件可作为该过程的子标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该方法对本单元另外两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巩固基础知识。

二、恰当选取图片史料,让历史复习课生动深刻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是一部不断流淌绵延的思想之河。它应该是生动的、深厚的,图片史料可以让历史灵动起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对图片史料的思辨过程便是历史解释和历史理解和历史价值达成的过程,这正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完美呈现。。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课中,我引用了美国总统的照片贯穿复习课的始终。从美国国父华盛顿到身残志坚的罗斯福到绯闻弹劾的克林顿,每张总统照片下面的提示信息只有在职时段,学生由此判断这是哪位美国总统,并请学生给每位总统写一份独一无二的颁奖词。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当然高质量的颁奖词是建立在学生对历史事件理解的基础上的,这种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了学生的运用史料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更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库的理解和记忆,在潜移默化间历史情感价值观也在形成中,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这一次探索激起了我的图片史料的探索之路,在八年级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复习中,我们引入时代周刊中的一些图片史料,如12次登上《时代周刊》的毛泽东,既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改天换地的历史时代,又见证了美国人对于毛泽东的心路历程。当学生们看到《时代周刊》上的毛泽东形象时,心里充满新奇,思辩与探索意识被释放出来。尤其是1950年12月11日的封面的毛泽东。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泽东。图片的基调为红。蝗虫是美国对中国人的蔑视。这张照片冲击了孩子的知识体系,教师提出问题,时代周刊毛泽东的形象如此原因何在?学生从图片提取信息,结合所学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态度,进而联系到二战后的两极格局的对峙局面。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于历史信息的提取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更重要的是学会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史料辨析整理能力在历史课堂中潜移默化中形成。另一幅图片的选取又让我们在课堂停下脚步,它是1972年3月6日,时代周刊封面上的毛泽东再次出现,中间有个大大的“友”字。教师立即提问:“冷战结束了吗?”“此时尼克松访华原因何在?”层层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意识到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而始终不变的核心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通过这些照片选取让历史以鲜活、立体、灵动、深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三、精心设计复习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复习导学案可以引导教师按照预期的方向有序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历史复习课的效率。

例如,在复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相关内容时,我把复习导学案分成三块:第一块是知识梳理部分,将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表现用填空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填写关键字词;第二块采用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让学生利用材料分析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并进一步提炼西欧、日本经济战后恢复的共同外因和内因,总结其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第三块是课堂检测部分,通过练习各地近几年涉及该部分知识点的中考题,当堂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到及时反馈。在复习导学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大幅度推动了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有序开展,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既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迁移能力,为中考考试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

历史复习会对历史学习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践行好九年级历史复习任务,制定科学有效的复习策略,并根据时代发展不断改善,从而打造高效历史复习课堂,提高历史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燕芮盈.初中历史复习课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20.

[2]贾英.初中歷史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教学措施分析[J].新课程(下),2019(04):195.

[3]陈华亮.如何提高中考历史复习课的有效性[J].试题与研究,2018(15):183.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和平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复习效率初中历史有效教学
精雕细琢,提高思想政治复习课效率
高考数学一轮备考复习策略探究
“学生的反思”有利于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的实验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