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行为习惯评价与激励的方法
2021-09-10黄梦思
黄梦思
摘要:在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启蒙和引导的多重作用之间取得平衡,他们尤其期待教师给予的认可和赞扬。课堂上教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言语,都能让每一个学生在这样平等的氛围中倾吐心声,没有拘束地享受课堂学习的快乐。因此,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会赞扬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课堂行为习惯评价与激励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课堂;行为习惯评价;激励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182
引言
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与人沟通的诀窍就是:谈论别人最为愉悦的事情。”我觉得教学的过程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调度、调节行为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融入感、认同感。怎样才能使这些普遍存在问题的孩子树立自信心,正常地接受教育并完成教育“,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小学阶段,怎样让孩子们张嘴说话,怎样鼓励他们参与活动,怎样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老师们做了好多的尝试。
一、当前小学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具体目标少
许多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没有先进理论作为支撑,同时在一些具体性的指导性层面,学生并不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不能以一定的改进内容去审视自己的问题。从新课程的教学背景出发,教师不仅要构建一定的教学理论和目标,同时也要从目标出发针对学生的成长进行一定的观察。能否使整体的课堂教学得到学生的正确认识,不仅需要教师科学的实施一些教学的步骤,同时也要从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上,使教学的质量能够具备更多的具体目标,使学生能够知道学习需要完成的任务,也让他们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与目标效果标准对比,并改进自己的错误。
(二)集中于单项评价
从传统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小学教师仅仅进行了单向性的评价。虽然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是一种权威的存在,但是学生往往会因为出错受批评而忽视了对于教师评价的积极反馈。他们不敢积极地去再次解决和回答问题,往往只是更加注意教师的评价方向,避免下次的问题出现。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失去更多的挑战性和自由性,他们会在畏缩中理解知识,课堂的理解也更加从多元思想上转变成单一的自我理解,而缺少更多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通过多样的形式,改变传统对于学生单项评价的过度集中,使这样的缺点得以改变。
二、小学课堂行为习惯评价与激励的方法
(一)营造平等的评价氛围是前提
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只有在心理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迸射。只有让学生树立平等的意识,确立平等的关系,才能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学生在课堂上才能畅所欲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以真诚的语言、温和亲切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如对低年级孩子可以说“小可爱,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吗”,对想举手又不敢的孩子说“别害怕,你想试一试吗?”“没关系,下次你会比这次更好”等带有征求和激励性的语气;“真了不起,你的做法让大家茅塞顿开”“你的解法太棒了,为其他同学的解题提供了新的解法,都可以当大家的小老师了”等等,带有鼓励和激励性的话语。这些话语不但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和畏惧心理,让学生在平等、宽松、愉悦的情境中,能够和同学、老师像好朋友一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互相评价。孩子们有勇气和你交流,敢于张嘴,发表自己的观点,再加上老师的激励性评价,更加有信心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力量;同时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加强师生的沟通和相互信任,确立平等关系。
(二)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之前教学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评价学生,但是从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向出发,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也同样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要能够将自评和互评的结果与教师的评价方向互相结合,给予自身一套整体的改进方案和具体的步骤思考。因为教学的评价对于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对于教学的评价也同样要充当理解的主体。在评价结合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会慢慢的提高,这样才能体现出他们在教学以及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发挥副语言艺术的情感激励作用,增加课堂和谐氛围
教学副语言艺术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将各种无声信息,创造性地加以利用,传递给学生,进而对教学产生影响的行为。副语言可以丰富听觉通道,辅以视觉、触觉渠道,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激励。视觉方面的副语言,诸如手势语、表情语、体态语和符号语,触觉方面的语言如弯腰搂肩、轻拍、轻抚、轻抱等,让师生间“心有灵犀一点通”。“小学教师需要用眼神、微笑、肢体语言来体现对学生爱的传递,使小学生与学校、教师建立依恋,信任的关系。”
结束语
总之,我认为成功的激励性评价,要紧贴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是作用于学生行为,服务于教学而设计的一种手段。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单从技术层面讲,还存在着评语单调、用词不准、辞不达意等一些困惑,需要我们探索尝试,寻求激励性评价的最佳时机和效果,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葛雪莲.小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应用[J].教书育人,2019(34):25.
[2]张利华.浅谈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与建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93.
[3]祝旭.对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9(09):28+53.
廣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八腊瑶族乡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