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班本课程“幼小衔接”的实践与体验

2021-09-10张德敏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5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

张德敏

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也是幼儿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幼小衔接的核心是让幼儿在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大班班本课程“幼小衔接”的实践与体验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大班班本课程;“幼小衔接”;实践与体验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336

引言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渗透式的实施,在渗透的过程中形成。幼儿需要做好心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准备来适应完全不同的小学生活。而家长也要做好过渡期间的准备,调整好心态,调整教育方法,加强对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

一、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

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不是知识的准备,而是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的正确学习方法,提升幼儿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引发其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等。因此,幼小衔接应该以幼儿发展为本,遵循幼儿的自身年龄和正在经历的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新知识能力的培养。

二、大班幼小衔接各项准备工作有哪些

2.1心理准备

培养独立自主意识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我们教师和家长都对他们呵护有加,教学也是寓教于乐。而进入小学后,学校的教育模式与幼儿园相比发生了质的改变,更多的事情要求幼儿自己来完成。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我们教师和家长通过布置一些小任务加强幼儿的这种意识,比如让他们每天整理书包、准备学习用具、完成一些小制作等,通过采用幼儿园与小学并轨的方式,可以真正让幼儿们在学习中體会到独立的乐趣,更有自信心地去迎接小学生活。

2.2能力准备

在进入小学之前,幼儿需要做好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动能力、生活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各种能力准备。倘若幼儿在思维能力方面准备得不充分,那么在小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数学教学等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现实困难。所有这些能力,都需要幼儿教师、幼儿家长齐心协力,共同培养。当然,在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还应当多聆听、多采纳小学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因为相比于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而言,小学教师更加了解小学生应该需要或具备哪些能力。

2.3习惯准备

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幼小衔接重在幼儿习惯培养。幼儿在幼儿园的整个过程,就是在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做准备。在这个阶段中,我针对本班幼儿的特征,在倾听习惯、表达习惯、反馈习惯、任务意识和书写习惯等方面加强了关注与培养。幼儿们的生活习惯需要加强,从学会照顾自己,准时上学,管理自己的物品,注意出行的安全,遵守学校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学习和体验,感受到“成为小学生,就要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三、入学准备应该怎样做

3.1环境是影响幼儿教育的隐性因素

随着拼玩游戏实践的深入,幼儿园“好习惯,巧养成”的环境创设也应运而生。楼道的墙面是幼儿良好习惯的展示场地,幼儿视线所及之处就是图文并茂、充满童趣的好习惯提示语,而且每幅图上都会出现与文字相匹配的拼音符号。幼儿园艺术地呈现了由幼儿创作的象形字母符号,吸引幼儿进行了解。此外,幼儿园地面上有以单韵母符号组成的跳格子图案,幼儿边念边跳,兴趣盎然。走廊上还有装着拼音符号的小火车,幼儿可以自由玩耍……有目的地创设拼玩游戏与好习惯培养相融合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自由玩耍中快乐成长。

3.2家、园、校同目标,引领幼儿做好能力准备

在培养幼儿各种能力方面,家、园、校三方必须要有相同的目标。比如说,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或钉钉群等,与幼儿家长、小学教师一起制定幼儿能力培养目标。首先,幼儿教师可以本着幼小衔接之目的,围绕幼儿能力培养制定一些清晰具体的目标。之后,幼儿教师可以邀请小学教师对这些能力培养目标进行指导。小学教师从小学教育的角度,对于这些能力培养目标进行筛选与补充。紧接着,幼儿教师可以将这些幼儿能力培养目标分享到班级微信群或钉钉群中,征求幼儿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在合理征求幼儿家长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幼儿教师要对这些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再次修正。

3.3促进小学与幼儿园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双向合作与交流

目前,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两张皮”现状明显,幼儿园缺乏对小学教育的深层次了解,或者是只关心小学一年级学科内容的衔接,反而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而对于幼儿在小学教学环境适应性、课堂学习习惯、社会性行为习惯等方面缺乏必要的衔接教育。因此,建立幼儿园与小学校际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机制,特别是幼儿教师要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的关键因素,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逐步采取小学课堂组织模式,改变幼儿课堂学习习惯,为适应小学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结束语

幼小衔接工作仅仅依靠幼儿园或小学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幼儿园、小学、家长、社区必须相互配合,形成影响幼儿成长的教育合力。因此,我们要在幼儿们在园的最后一学期,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态度与方法,利用多方力量共同配合搞好过渡期的教育,使幼儿们顺利进入小学。

参考文献

[1]何玲玲.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0(06):58.

[2]江裕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努力做好幼小衔接[J].科普童话,2019(48):168.

[3]向虹霖.当前幼小衔接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电脑迷,2018(07):137.

贵州省清镇市王庄乡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
浅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2016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关注“幼小衔接”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如何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数学绘本
多管齐下给力时,幼小衔接无尽处
幼小教育衔接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