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开展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2021-09-10方冰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5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初中阶段方法策略

方冰露

摘要:目前阶段,初中时期的语文教学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名著阅读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基于这个基础之上,笔者将对初中语文的名著阅读的教学策略,展开一系列的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名著阅读;教学模式;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299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也在发生着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在追求不断的创新。在新时期的语文教学里渗透名著阅读模式,这不仅打开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阅读素材,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人格的塑造,让初中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发展。

一、课前的探究,培养学生的主观积极性

新型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要,老师在阅读课开始之前,可以先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自主的进行阅读。比如说可以在开课之前,查一查名著的相关信息,对于名著的作者有一个了解。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于文章的切身体会,会有更多的共鸣,也能让学生更加的理解名著的意义,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会发挥出主观的能动性,在阅读课堂上,成为了文章的主人,由此也更增强了学生想了解名著的欲望。这就在课堂上激起了学生对于名著的极大兴趣,这样老师在接下来的阅读课程中,会更加顺利的开展。比如说,在看到《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本书的时候,因为这本书的作者与现阶段的社会背景不一样[1],如果让学生直接展开阅读,哪怕是老师带着领,也会对文章里主人公的做法产生一些错误理解,这一环境下的初中生,从小就在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里成长起来的,他根本就没法理解文章里主人公的行为以及语言表达,这样的情况下也就感受不到主人公身上所特有的人格魅力,那么阅读名著的这一环节就变得没有意义了,学生从中不能学习到最重要的东西。但是如果说,老师在开课之前,先让学生们对这本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可以通过查询历史材料,以及网络上的相关资源等来了解到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当时人民生活的状态,也就自然能体会到主人公是怎样的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在一次次的战争中塑造了伟大的革命精神,也可以在本书中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爱国之情以及作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反抗行为,这就让学生在开课前对本作品有一个背景的认识,对整本书的阅读都是起着促进作用的。学生一旦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会快速的提升他们阅读方面的能力。

二、引用影视作品,创建故事氛围

现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课上,有一部分老师还是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老师站在讲台上一股脑的讲,学生们在底下被动的听,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不起兴趣来,所以也达不成教学的最终目标,还会让学生对一些名著没了兴趣,他们会感觉学习名著阅读,是一件特别枯燥的事情,只是在增加自己的学习负担。所以,针对这一情况,老师要积极的改变课堂上的教学模式,不仅是针对书本教材内容进行讲解[2],还要变换一些有趣的讲课形式,可以引用媒体资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依据影视的内容,在课堂上创建情景模式,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作品里的含义。比如说在研究《西游记》这本名著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西游记》的经典片段,通过媒体的传达,学生们会更贴切的感受到更加真实更加生动的名著人物,通过展示的一个经典片段,学生们就对书本里的经典人物有了更具体的形象概况,这有助于学生对这篇名著的理解,以及名著带给学生更深刻的感染力,这都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同学们之间展开讨论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开展,明确指出老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以及地位,老师要先确定好自己的身份,老师是学生们与名著知识之间的桥梁,老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并且组织学生进行班级里交流模式,让学生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与经验。在老师的带领下,养成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掌握了良好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进行课前导入阅读,做阅读方面的主人。比如说,学生们主要是在教室里进行相互交流,老师可以在开课之前举办一个名著讨论会,学生们上台讲述自己最近正在看的名著,可以将片段,也可以讲整本书的大概意思,这会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名著资源,老师还可以举办一个匿名投票的环节,学生们选出讲的最好的同学,并且由老师颁发“故事小达人”的奖状。此外班级里还可以举办“读书一角”以及“读书沙龙”这样的活动,让大家在课下也可以进行名著交流,这一环节,既可以让学生上台发言,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还可以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听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给学会们带来了更多的阅读素材[3],以及更多的增加了课堂的有效性。

四、确定目标再开展阅读

一般来说,不管是哪一个经典名著,里面的内容都会有一些耐人寻味的思想感情以及比较深远的教育意义。根据这一情况,老师应该在名著阅读开始之前,对各种题材的名著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初中生的具体特征,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这样可以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有效的培养。初一的时候,老师可以推荐学生们读《<论语>选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的名著,等到初二的时候,就可以加深一点难度,比如说《老人与海》等,此外,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一些实际情况进行推荐适合的名著,像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以及《傲慢与偏见》、《小王子》等等,学生们应该做到在老师制定的任务下,可以做到自主的去探究,有效的积累,以及来获取到更多的名著知识,进而扩展自己的眼界,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同学们也会学到新型的阅读理念以及方式,从而让以往被动的阅读模式转换成现在的主动阅读。

结束语

以上,就是在初中语文阶段,加入名著阅读的教学策略。课前的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让学生们带着好奇心进行下面的阅读。在课堂上根据老师提供的影视作品,还原当时的故事氛围,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名著中主人公的所作所为。在同学们之间,也要有一个经常性的讨论交流名著中的内容,以此来扩展学生们的视野,老师给出阅读的目标,学生带着目标去阅读,这样更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宝莘.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厉辉.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130.

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镇安学校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初中阶段方法策略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