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1-09-10周春蓉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5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小学美术培养策略

周春蓉

摘要:审美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践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要将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关注学生对美的敏感及体验。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积极转变美术教学观念,敢于突破旧的规则,注重创新教学理念,只有做到教学上不墨守成规,才能够实现艺术方面的突破,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术艺术的熏陶,引导学生畅游在艺术的海洋中,增强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21)-15-267

引言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是现阶段大部分的学校在美术课堂上仍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示范、学生临摹,教师进行讲评的方式,不但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致使其绘画作品经常千篇一律,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创新素养,进一步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美术情境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为美术教学改革提供了保障基础,拓展了美术教学的视野,为美术教学带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多媒体作为信息化时代产物,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全面推广和应用,得到了教师的关注和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并且能够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方面的创新发展,将其与美术教学完美结合,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美术教学情境,增强美术课堂的艺术感染力,使得学生能够畅游在富有活力的美术学海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强化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养成提供活力源泉。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兴趣浓厚、爱好广泛的阶段,该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强的求知欲,一切美好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是新鲜的,并且有着强烈的探索之心。美术教师肩负着传道受业解惑的重任,在美术教学中应当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能够充分利用好学生当前心理,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美术教学工作。

例如教师在讲解“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强化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进行视频播放,通过视频、声频、动画于一身的形式为学生进行直观展示,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可以了解到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建设规模的浩大,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通过当前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将学生带入到虚拟的世界当中,使得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增强学生的审美感悟,深刻体验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气势恢宏的情境当中感受到作品的最高境界,挖掘作品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帮助学生养成审美习惯

由于造型艺术作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所以成为小学美术课堂欣赏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造型艺术作品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念。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思维习惯,依据教材内容,合理使用造型艺术作品进行教学,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观念。色彩绚烂、图案奇特的造型艺术作品能够引起小学生欣赏美好事物的兴趣,促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达到预计的效果。此外,大自然中的蓝天绿地、花鸟鱼虫等事物也可以让小学生拥有愉悦的体验。小学生通过感受大自然中的事物能够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还可以将丰富的色彩运用到美术作品中。但是,如果美术教师仅仅是在课堂中展示颜色简单的图片资料,那么小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将会受到一定的打击,降低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美术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美好事物,鼓励学生进行绘画,进而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正确认知反映儿童内心世界的作品,并且引导小学生接受同学和朋友创作的美术作品。

例如,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每天看到的是高楼大厦和漂亮的公园等,他们无法理解农村学生绘画作品中的红瓦房、篱笆以及杂乱的草丛、石头等自然美。这个时候,美术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引导,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美。并且,美术教师需要注意,小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体会和认知主要来自对作品的直观观察。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绘画作品和美术资料,在课堂教学时为学生播放图片和视频等,帮助小学生深入理解美术绘画作品的美感,进而提升小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兴趣。

三、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除传统的老师讲授之外,我们也可以在美术课堂中让学生结成小组讨论画作。让学生自由结合成小组,然后根据相关的背景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导者,重点让学生探究美术作品散发的魅力。学生互相讨论自己对艺术的感悟,完成思想的升华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问题串联、思考、感悟、讨论探究,学生对“艺术”“审美”这些词语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应该注意的是,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切勿以机械化说教来对学生进行刻板的观念灌输,而是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课堂中,在自我感悟中、在个性化的表达中,在不同观点的融合碰撞中,发现艺术的魅力,从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小组教学也可以使接受程度不同的学生互帮互助,所有学生都可以从中学到东西,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终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审美能力的培养工作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能提升美术教学质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锻炼其绘画技巧。因此,相关的教学工作者必须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工作,主动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美术教学方式,激发其美术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明珠.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2020(21):90.

[2]骆云.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1):50.

[3]吴玲玲.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8(A3):174.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临溪乡小学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小学美术培养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