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视做好中国脱贫故事国际传播研究

2021-09-10王慧妮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3期

摘要: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使7.5亿民众摆脱绝对贫困,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可以说,中国的减贫成就给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脱贫实践提供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方案。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语环球节目中心(CGTN)俄语频道制作的《小康路上》人物系列微纪录片为例,通过对微纪录片的创作题材和创作手法等进行分析,探讨当下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国际传播策略。

关键词:中国脱贫故事;微纪录片;国际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3-0059-03

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改革开放40多年来,7.5亿中国人摆脱贫困,占到世界减贫规模的70%[1]。在这一背景下,向海外受众展现百姓的生活变化,以及中国为国际减贫事业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是对外传播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但摆脱贫困是一个极其宏大复杂的中国国家叙事主题,如果不精心设计,很容易变成单纯的扶贫政策解读或脱贫人物事迹宣传。如何跳出中国语境,从海外受众易于接受的视角切入中国的相关议题,一直都是国家国际传播旗舰媒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语环球节目中心(CGTN)用心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为了把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讲清楚、讲生动,为重大时政主题报道创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氛围,2020年初CGTN俄语频道启动了《小康路上》系列微纪录片的策划和通联工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拍摄工作于9月正式展开。两组摄制团队分别深入河北、四川、湖北、海南的乡村田野,历时一个半月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包装,微纪录片《小康路上》于2020年10月15日在CGTN俄语频道电视端首播,同日,在海外社交平台脸书(Facebook)、优兔(YouTube)和俄罗斯最大社交网站接触网(VK)以及国内的微博和央视频客户端上首发。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小康路上》系列融媒产品共8条微纪录片和16条短视频在以上五个海内外社交平台累计获得总阅读量(该帖文覆盖的网络用户数量)近2100万次,视频观看量(点击观看该视频的网络用户数量)近700万次,总互动量(对该帖文进行转发、點赞或评论的数量)近6万余次。其中,在境外平台的总阅读量接近600万次,视频观看量近400万次。微纪录片得到了包括“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商贸协会”账号在内的多个海外社交平台转载,也得到了俄语国家地区网友大量的积极反馈。当前,CGTN俄语频道海外社交平台总粉丝数近180万人。从数据表现来看,《小康路上》系列微纪录片可以说是CGTN俄语频道对主旋律题材国际传播进行的一次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

因此,对该片进行制作经验的分析和总结势必有助于对外传播工作者更深入地了解海外受众的关注点,对国际传播方式调整、国际传播策略优化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国际传播的有效形式——微纪录片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社交媒体平台的迅速崛起,国产纪录片的发展呈现出碎片化、年轻化和网络化的生产与传播特点[2]。作为纪录片的重要分支,微纪录片继承了传统纪录片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并以短小精悍的内容、全新的视角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国家对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近些年,《假如国宝会说话》《了不起的匠人》《从长安到罗马》等优秀国产历史、人文类的微纪录片逐渐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效载体,为海外年轻观众开拓了认知中国的新渠道。

从篇幅容量来看,微纪录片每集时长一般10~25分钟,与动辄单集50分钟甚至更长的传统纪录片相比,微纪录片显然更加符合当前新媒体时代网络用户的观看需求。基于内容完整度与观众接受度相平衡的考虑,项目制片人和导演决定采用时长为13分钟微纪录片的形式。通过丰富的采访、契合人物性格的场景和故事情节,《小康路上》在13分钟内生动还原了一个个真实、质朴的脱贫故事。

二、国际传播的通用手段——讲故事

讲故事,是纪录片创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纪录片讲故事的本质就是戏剧性表达,而日常生活能否成为纪录片题材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戏剧性事件。戏剧性事件要求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有故事的人物形象、挖掘具有戏剧性要素的情节[3]。

(一)寻找有“故事”的人

任何一个故事都无法缺少“人”这一最重要元素。因此,选取一个具有独特个性魅力的,能打动观众的主人公是一部好纪录片的关键。

《小康路上》项目策划阶段导演经过大量前期调研,选择了8位“不平凡的普通人”作为每集故事的主人公。他们当中有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辞职后扎根四川深山,带领当地村民通过科学养蜂增加收入,并间接保护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张玉波;有大学毕业后回乡创建黎锦合作社带动当地留守妇女实现就业,并致力于保护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黎族姑娘张潮英;还有受益于公益组织的免费艺术教育,依靠自身努力走出河北农村,走向专业舞台的芭蕾女孩马悦等等。这些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普通人组成了一幅幅中国人民脱贫攻坚的奋斗图谱,全景式地展现了如何解决贫困这一世界顽疾的中国方案。

(二)设置充满冲突和悬念的情节

除了人物之外,冲突和悬念也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重要元素。纵观好莱坞经典电影,大都是通过在影片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的不同阶段设置冲突、对抗、两难抉择等戏剧化的手段去发掘故事情节,赋予故事生命力[4]。相反,如果只是记流水账一样简简单单地平铺直叙,那样做的结果是仅有事件,而没有故事,影片也将毫无观赏性可言。

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指阻碍主人公实现愿望的障碍和困难,可划分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内心等四种类型。

比如,在《小蜜蜂保护大熊猫》这一集中,主人公在养蜂过程中先后经历了被蜜蜂蜇伤引发休克、父母不支持自己辞掉北京的稳定工作、当地村民不理解自己的科学养蜂技术、自己不确定是否能继续坚持下去等挫折,让观众在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中如坐过山车般体会人物的命运,感受影片传递的情感。另外,在《编织锦绣生活》这一集里,悬念的设置是通过主人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来实现的。从开始的“我能不能为黎锦做一些什么力所能及事情?”“为什么这么好的锦片卖不出去?”“能不能换一种方式,来改进我们的黎锦?”到最后“能不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黎锦文化?”每个问题都给观众设置了一个悬念,随着前一个问题的解答和片子的推进,悬念被一层一层揭开,受众也拨云见日,获得内心的满足和视觉体验[5]。

三、采用适合国际传播的视听语言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离不开国际通用的视听“语言”。在国际传播中,中国纪录片也应针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创新,使纪录片具有视觉上的感染力、思想上的穿透力,引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一)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

区别于传统纪录片大多采用的“画面配合解说”或“访谈配合解说”的叙事方式,《小康路上》系列微纪录片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表达方式。听着主人公用自己的声音把故事娓娓道来,观众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他(她)情绪的变化,引发情感和思想的共鸣,让故事也更具真实性,强化纪实感。

在《田埂上的芭蕾》这一集的开头,芭蕾女孩马悦讲述了自己多年来学习芭蕾的感悟:“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可以让人感受到舞蹈演员或剧中主人公的快乐或悲伤;被爱滋养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一定是会给予爱的。”主人公马悦柔美的声音配上夕阳下诗意的芭蕾舞剪影镜头,再加上优美的古典音乐,为观众拉开了一个唯美又梦幻的序幕,静静地期待接下来的演出。

(二)跟拍式的纪实拍摄手法

跟拍式纪实是指在拍摄过程中为了更加真实的表现拍摄主体,不做任何干预、不加任何引导地直接拍摄主人公的活动。跟拍不仅仅能记录拍摄对象最自然的状态,还能第一时间捕捉到某些突发的、不可复制的偶然性事件。

在《奇兵战穷魔》这一集的开头,摄影机就真实记录了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扶贫干部谢海红下村调研,在崎岖的山路上与当地货车发生追尾的真实事故,这个小插曲也暗示了当地地形复杂、基础设施落后的天然脱贫短板。

(三)小景別的镜头语言

在拍摄时多用特写、近景、中近景等小景别镜头。小景别镜头的运用可以放大人物以及拍摄主体,突出细节,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让故事更具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在《小蜜蜂保护大熊猫》这一集中记录了蜜蜂博士张玉波亲手打磨“格子”蜂箱的一组镜头,画面中多次出现了他熟练操作各种木工工具的近景,还有打磨木条产生的木屑特写以及他那晒黑的脸、粗糙的手和专注的眼神等特写镜头。无须言语赘述,通过这些细节观众就能直观地感受到,虽然和大城市的生活相比,山村里的生活条件很艰苦、劳动强度很大,但张博士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生态养蜂的热情和信念,努力践行着导师的教诲,真正做到了“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

四、丰富叙事角度融入国际话语表达

我国脱贫攻坚对外传播的议题大多集中在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各地政府实施的精准减贫举措以及中国的减贫经验等等,大部分突出的还是中国本身尤其是政府的角色,这些议题虽然意义重大,但却距西方媒体的传播习惯和海外受众的日常生活较远,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所以,在脱贫攻坚的对外传播策略上我们应该创新思考,跳出以我为主、以中国为中心的语境,主动找到中国减贫议题与全球减贫议题的交汇点,让二者有机结合,努力化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海外受众对中国故事的心理壁垒,从而有效地将中国话语体系融入国际话语体系,把中国故事融入国际表达。

为此,《小康路上》将中国的精准扶贫议题与2015年联合国制定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联,努力围绕“消除贫困、消除饥饿,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保障妇女儿童发展与受教育权”等核心议题拓展选题的宽度与广度[6]。八集纪录片的主题分别涉及生态保护、教育文化、妇女儿童、科技与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涵盖生态扶贫、教育扶贫、电商扶贫、非遗扶贫等多个主题。

比如,《和自己比赛》这一集就是教育扶贫的典型案例。片中讲述的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城关小学生泽仁藏格,由于家庭贫困面临辍学。为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当地学校推出了教育扶贫的奖励机制,只要作业完成并达到优秀评级或者学习成绩有明显进步,贫困家庭的学生就可以申请到相应数额的奖学金。这样既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也能缓解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避免了贫困儿童的辍学危机。

近些年,随着女性群体在社会各领域影响力的逐渐提升,国际上关于“妇女地位”和“男女平权”等相关话题的讨论也是空前高涨。所以,《小康路上》系列微纪录片关注了中国农村妇女的脱贫故事,让海外受众感受到中国乡村里的“她力量”。

例如,《编织锦绣生活》这一集讲述的就是回乡创业的黎族姑娘张潮英通过创新传统手工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帮助海南近600位留守妇女利用织锦技艺在家实现就业,努力奔向小康的故事。在片中,劳动就业不仅为海南当地的黎族妇女带来物质上的保障,让她们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就能实现理想中的“背着娃儿,绣着花,赚着钱,养着家”的田园生活,也让她们在传承和创新非遗手工艺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境外社交平台的传播效果显示,该视频帖文引发了广大女性观众的情感共鸣,其中一位来自俄罗斯社交平台接触网(VK)的女性网友斯维特兰娜就评论道:“这真的是一部非常棒的纪录片。”

可见,在构建宏大的中国脱贫攻坚故事时,只有适应国际社会的叙事策略,注重实现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对接,才能生产出符合海外受众期待的作品,从而扩大中国故事的影响力与辐射范围[7]。

五、客观平衡叙事回应西方质疑?

在脱贫攻坚的国际传播中,还应该注意保持客观和平衡,真实全面地反映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在《小康路上》描绘的中国脱贫攻坚全景中,既有蓬勃发展的新兴城镇,也有交通不便的偏远山村;既有高学历高素质的扶贫人才,也有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的文盲半文盲;既有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高科技应用的现代的一面,也有传统建筑、民族村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的一面。所有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为海外观众拼接了一个立体的、多角度的、完整的中国形象。

同时,在脱贫故事的对外报道中,可以把叙事重点从突出中国脱贫成就转到可输出的脱贫经验上,避免因过度表现中国贡献而让海外受众对中国的发展产生错误的解读。所以,在《小康路上》采访过程中,摄制组不刻意回避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故事的主人公也都在讲述中提出了在各自领域里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此外,也要积极主动回应来自外界的质疑,在自我澄清中实现与国际社会的对话。

《小蜜蜂保护大熊猫》这一集讲述的是通过发展科学养蜂业与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推动生态扶贫,以此回应西方舆论对我国“牺牲环境保经济增长”的质疑。《钱从天降》这一集讲述了四川大凉山彝族村民阿普工人借助西南财经大学设计的“劳动收入奖励计划”,通过以奖代补、多劳多得的方式,由被动接受救济变为依靠勤劳的双手拔掉了心里的“穷根”,实现脱贫致富。以此回应西方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实现脱贫只是靠政府输血,农民自身毫无积极主动性”这一负面言论。

六、结语

贫困是全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消除贫困也是人类共同的使命。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经济遭受重创,导致贫困问题更加严重。所以,让更多的海外观众看到中国如何破解贫困这一世界难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在对外传播中国脱贫故事时,我们既要客观地呈现中国的扶贫脱贫成就和经验,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也要注意把握适合国际传播的叙事话语策略,客观、平衡地用事实回应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和诸如“中国崛起”“中国威胁论”等西方媒体编造的舆论陷阱,让世界了解一个全面立体的当代中国,为我国改革发展营造稳定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 程云杰.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战的世界意义[J].对外传播,2020(3):6-7.

[2] 王小飒.中国微纪录片“走出去”的困境与突围[J].传媒,2019(22):48-50.

[3] 何喻洁.讲故事是纪录片创作的首要任務[J].西部广播电视,2018(13):65-66.

[4] 杨俊峰.用微纪录影像讲好中国故事[J].新闻与写作,2018(10):95-100.

[5] 何莹莹.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6] 栾轶玫.新时代中国国家叙事脱贫攻坚的对外传播[J].编辑之友,2020(9):5-14.

[7] 罗坤瑾,周杨梅.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对外话语策略[J].对外传播,2020(12):38-42.

作者简介:王慧妮(1984—),女,辽宁鞍山人,硕士,编辑,研究方向: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