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策略
2021-09-10叶国纯
叶国纯
摘要:由于目前我国从中小学生德育开始深入进行學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时间延误,尽管在教学探索和教育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的成绩,但是远未完全达到人们预期的德育教学效果。面对不断变化加快的生活节奏和日益不断增加的家庭学业生活压力,学生必须首先拥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学习适应现代校园环境,在能够保证自身身体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下,提高自身学习成绩。因此,分析当前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科学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深入探究其具体解决实施策略,成为当前我国小学德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首要任务。
关键词: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现阶段针对农村的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建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教学专业性极强的教育工作,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教学队伍的专业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决定了大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卫生教育辅导工作的教学开展率和质量。例如,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仅仅是要求从事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科学教育课的辅导教师必须取得小学相关的体育教学从业资格证书,而且必须基本具备3-5年及以上的体育教学工作经验;对于从事普通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科学教育的辅导教师,更是要求需要连续取得本教育专业的本科博士学位以及连续参加一年的相关专业培训。而目前我国虽然也已经开办了各种各样形式的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育教学辅导培训活动,但是其教学辅导和教育培训活动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往往很难从中学习到各种可相互借鉴的心理教学实践经验。所以,许多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往往只要求具备一些理论上的教学基础知识,实际上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相关问题教育辅导时,不能给广大学生具体提出任何实质性的教学帮助,心理健康问题教育的理论教学效果往往得不到明显性的体现。
二、学校教育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活动形式化严重。
首先,在学校任职辅导教师的工作安排上,多由学校兼职教师亲自担任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例如年级班主任、思想教育政治辅导教师等。这些教职工虽然已经具备丰富的心理教学实践经验,但是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的大学心理健康专业教育课程教学理论知识,也就不能根据在校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提出一套有效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解决对策方案,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各项工作难以贯彻落实。在当地各级教育部门开始检查之前,临时”抱佛脚”,开展各种各样形式的学校心理健康卫生教育检查活动;而一旦所有检查准备工作全部结束,心理健康卫生教育检查工作就被暂时搁置不了起来。
三、解决当前农村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可行性分析研究实施策略
1、必须尽快转变学校教学管理观念,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我国早在2002年就正式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加快开展省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义务教育试点工作有所起到的理论指导和政策规范推动作用。在2010年9月审议表决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将学生心理健康课题教育管理工作体系纳入中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关注中小学生的身体生理、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学校教育管理人员和广大学校教职工群众应当主动认识转变学校教学管理观念,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高度重视。首先,针对于中小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相关问题教育认知不足的突出问题,可以在校内通过宣传海报进行宣传或开展集中主题教育等多种形式,帮助中小学生充分了解到学校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常见性及表现形式,让中小学生对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整体认识和了解;其次,营造良好的学校心理健康问题教育教学环境。学校甚至可以自行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一是能够为在校教师学生提供稳定的学习工作休息场所,二是同样能有效保证广大学生的个人隐私。
2、积极开展教师健康教育培训工作,丰富教学工作经验。
教师领导团队的教学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决定了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必须提出要不断加强对本专业知识点的学习,提高自身专业辅导教学工作能力,适应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的具体教学需求。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既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定期进行自我辅导学习,也同时可以定期参加高等学校定期组织的心理教师学术培训系列活动,通过定期聆听高校专家学术讲座或是定期参加高校学术交流会等活动,学习先进的师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工作经验,制定一套内容合理、执行力度到位的师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行动计划,保证师生学术上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学校可以考虑建立一套与专业培训教学活动相直接对应的专业激励机制,例如可以要求学校受训辅导教师定期参加相关专业技能考核,并根据专业考核成绩适时给予一些物质或其他精神上的奖励,以此方式来充分调动学校心理咨询辅导教师的专业学习工作积极性。
3、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应该重视个别,应该是面向全体。
学校的思想心理健康服务应该主动地予以预防心理问题的反复发生,要坚持有明确目标、有合理计划地对在校学生的思想心理品质修养,进行全面的教育培养和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帮助所有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所有学生不分性别、年龄和小学年级,不分心理问题发生类型,均应列在”教学服务”学生之列。
因此,每一个在校学生及其在校期间都必须定期接受有关心理健康学的教育,而且我们应该记得是越早开始越好。在坚持面向学校全体学生的教育基础之上,还认为应该十分重视全体学生的心理个性化和心理健康发展,把学生心理健康型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逐个研究解决他们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桂香.浅谈小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学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10(05).
[2]张宝军,李雪玉.包头市小学我国心理健康实践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解决对策问题研究———以昆区33所实验小学学生为题举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13):164-165.
[3].黑龙海张献忠,张存群.对于小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意识教育中差异化心理问题的分析思考[j].中小学健康教育,2013(21):109-111.
梅州市五华县周江镇第一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