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1-09-10王阿凡黄跃林甘佳荫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王阿凡 黄跃林 甘佳荫

摘要:我国医学类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着学生满意度低、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等问题。这其中主要是理念滞后、教学课程单一、学生实践不够和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医学院校创业课程体系,要在教师授课水平、创业能力指导和课程安排合理性等方面着手,使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相融合,构建适合医学类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让医学类高校学生更具创新和创业意识,无论是在创业或工作岗位上都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本文以海南医学院为例,就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体系构建开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医学类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6-0158-03

基金项目院本文系2019年度海南医学院课程建设专项研究课题“全校性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HYJW201907)研究成果之一。

在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创业教育课程已经是各大高校各个专业的教学必备课程。医学类毕业生却缺少明显的优势,所以医学类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不是追求“时尚”,不是缓解就业压力或推动经济发展的权宜之计,医学类高校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的整体发展,将创新创造创业精神融入高校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才是创业教育的终极目的[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既符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时代要求,又切合各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实际,结合医学院校校情,制定生态化的课程体系,是医学类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因素之一。

一、医学类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从2012年开始,根据教育厅发布的文件《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创业教育已经成了很多高校的发展规划,而且还打造很多相应的课程,虽然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还有待加强[2]。然而,我国地方类普通医学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创业教育理念滞后

学校重视不够。针对医学类院校而言,从学校、家长到学生,都没有太明确的创业意识,学校层面的课程设置是为了将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甚至还有部分家长支持学生“缓就业”的现象,更加谈不上鼓励学生去创业;绝大多数学生学医的目的也是为了谋求一份专业相关的工作。创业教育的理念在各个层面都没有得到重视,这也跟医学类的专业就业前景相关,只要学生的就业期望不是太高,不管是三甲医院还是社区医院,都能找到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在医学类的相关专业创业数据统计中,除了口腔专业外,其他专业创业存在着高成本、低成功率的现象。这也是医学类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观念淡漠,疏于实践的根本原因。

(二)创业课程设置单一

创业教育类的课程开设较少,以海南医学为例,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研室”,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两门与就业指导相关的课程,并自编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形成了初步的就业教育体系。但是有关创业教育,仅是开设SYB公選课和举办SYB创业培训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尝试在健康管理专业开设创业基础课程进行课程实践,之后在全校所有专业三年级学生中普及创业基础课程,除此之外,有关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商科类配套课程除了管理学院相关专业外,其他专业根本没有涉及。

(三)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医学类高校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一方面以招就处,学工干部力量等兼职教师为主,整个队伍的专业背景各异,学术水平和职称水平偏低。最重要的一点是“双师型”的师资缺乏,这也是很多大学都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企业单位工作过并且又具有创业经验的师资更少,实战经验的不足不利于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从2016年开始,随着国家和地方出台一系列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后,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渐多,医学类高校有望聘请到此类人员来弥补这一空白。

(四)创业理论与实践脱节

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理论和创业实践融合路径不畅。以海南医学院为例,在具体的授课实践中,教师会跨专业、跨学院进行授课,基本上不太了解学生有些什么具体的创业规划和需要,也无法配置相应的老师进行引导,导致创业教育困难重重。现在高校已经比较重视创业实践平台,开办了一系列的创业实训、创业比赛、创业孵化基地等实践平台,通过各类实践平台将有需求的学生和相关专业的老师加强联系,让教师给予学生更有效的创业指导。

二、医学类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并不仅是教会学生开办企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中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本文提出针对医学类高校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理念和方法,要让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内核,着眼于解决创业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合,使受教育者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得到提升。为了进一步做好医学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原有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建议在其课程体系以下几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3]。

(一)培养目标明确化

根据《中国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框架》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示,医学院应该培育出更多创新的人才,以追求医院学学生培养和医学才人国家需求的供需平衡[4]。

(二)师资队伍多元化

积极鼓励“双师型”的老师进行授课;吸收热爱创业教学的老师加入创业师资队伍;支持校方让教师走进企业;邀请企业里面实战经验丰富的品行兼优的人才兼职担任创业教师[5]。

(三)课程内容模块化

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规范教学内容,做到课程内容模块化。第一,基本理论控制模块。它被精确定位为通识教育。启蒙教育和医学院校所有师生基本理论课程内容的创新创业教育。如开设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和诸如职业规划等必修课程。第二,练习控制模块。结合个体经营和课外教育,对每个学期的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训,进行科目设计,转入专业和系部,激发学生对个体经营的兴趣。第三,技术专业控制模块。集中所有师生,加强技术专业课程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第四,实践活动控制模块。创新创业教育和非课程元素与第二课堂协调,如教学实验,自主创业沙龙活动,创业计划竞赛,毕业设计论文等[6-7],丰富和强化课程内容。

(四)课程实施递进化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和学校的整个教育培养目标,应该对学生划分类别,比如对不同专业,不同性格,不同创业需求的学生进行启蒙教育,专业交叉教育,专业强化教育等递进的教育方案。

(五)课程评价规范化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评价要分类进行、主体多维和方法多样。对不同的课程,按所属类型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一般来讲,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评价的主体包含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评价要做到三结合:知识和能力、形成性与终结性、定量与定性评价[8]。

三、医学类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根据当今社会的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特别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并结合医学院校的现实,医学院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分为4个模块: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

(一)营造具有医学特色的创新创业氛围

一方面,加强制度保证,学校层面要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引导医学类高校教师和学生正确看待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诸如职称评聘和晋升优惠和非学业因素学分加分等方式来分别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9]。另一方面,以活动促教学,比如说举办医学创业沙龙、医学创业讲坛、开创创业孵化基地等方式来营造专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氛围,让全体师生在这个氛围中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培育具有医学背景的创业教育师资

医学类高校要充分结合学校特色和自身实际,发挥学校本身的专业优势,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找准定位,提升自身师资水平,缩小与其他优秀医学类高校的差距。针对海南医学院的创业师资现状来看,基本上全部是兼职教师,有无企业任职经验比例为85.72颐14.28,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比例0颐57.14颐42.86,中级和高级职称比为85.72颐14.28。因此,医学类高校的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灵活的制度,广泛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开展创业教师培训,例如海南医学院在全校普及创业基础课时,专门请相关专家来集体指导备课;并且邀请有创业经验的创业者来到教室;同时,鼓励专职教师通过在职的形式去到企业,增加他们的实战经验。高校教师带项目去企业体验实战,企业家带项目去校园创造人才,营造“双师型”创业指导氛围,最终实现高校、企业和学生的双赢[10]。

(三)开设普及有关商科知识的创业教育基础课程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业基础教育课程群不可或缺。而针对医学类院校,全校95%以上专业的课程里面没有涉及相关的商科知识课程,比如说营销学、管理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和税法等基础知识,这也使得医学类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缺少夯实的基础[11]。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医学类院校的课程群设置情况,可以适当开设相关课程的选修课来解决这一问题。

(四)设计涵盖医学专业的创业教育核心课程

要做好医学类学生的创业教育,必须把创业过程和专业课程设置结合起来,融入创新教育,开设创业团队、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资源、创业计划书、创办新企业和创业管理等课程,让医学类专业学生充分了解创业过程的全貌,以完整的视角来从事创业活动。

(五)开设具有医学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特色课程

把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开设具有医学专业特色的创业课程,例如口腔创业、中医项目投資、互联网+商业模式等课程。专业技术特色创业是创业者在高层次专业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业活动。此类课程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为依托,故而面向大三、大四、大五等高年级学生开展。

(六)结合医学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践课程

结合医学高校实际,组织开展企业实习参观、创新创业大赛、创业项目实训和创业团队培训等实践项目,让学生能更好地把创意转化为创业行动。创业教育实践性较强,对于参加此类的学生要求比较高,所以参加的学生群体应该是经过筛选的有意向创业的,并做了相关充足准备的学生[12]。

四、结论与启示

医学类普通高校与其他综合类高校相比,在创业教育方面固然有自身的不足,医学类毕业生明显缺乏竞争优势,但是如果我们认清自身发展的特点和优势,明确自己在创业教育中的定位,也可以达到发展创业教育的目的。医学院的创业课程必须紧密结合自身实际,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业文化,加强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分别从创业教育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等模块构建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过程系统。此外,为了保证医学院校创业教育和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努力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并提供人力、财力、物力和场地支持来为医学院校的创业教育和实践提供保障,也为社会输出更多有限的创新意识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把“双创”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EB/OL].(2017-07-18). http://www.gov.cn/premier/2017-07/12/content_5209932.htm.

[2]杨体荣.高校深化创业教育改革的问题与路径探索———基于全校性创业教育视角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11):61-66.

[3]成希,李世勇.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指标构建与权重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20(01):99-106.

[4]邓建平.创业教育模式建构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9(11):36-38.

[5]李亚东,朱伟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监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9(01):48-52.

[6]黄扬杰,黄蕾蕾,李立国.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的创业能力:内涵、特征与提升机制[J].教育研究,2017,38(02):73-79+89.

[7]黄鑫昊,王涛.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程》[J].高教探索,2019(02):132.

[8]黄扬杰,吕一军.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8(08):81-87.

[9]王旭燕,叶桂方.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构建机制研究———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8(02):36-41.

[10]盛振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实检视·理性认识·体系优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8(01):33-35.

[11]吴岩.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4-12+17.

[12]郝杰,吴爱华,侯永峰.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2):7-12.

(荐稿人:邝家旺,海南医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副教授)(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