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电视主持人的职业能力研究

2021-09-10李丽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融媒体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已成常态。融媒体时代对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以及电视主持人的职业发展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电视主持人只有适应转变,培养和提升与媒体环境相匹配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融媒体时代的传播事业,从而获得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主持人;新媒体素养;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2-0140-02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催生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兴起,对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将广播、电视、报纸等现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人力、技术、内容等方面的融合,实行“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发展理念,符合传播事业的新型发展理念。电视主持人作为在传统媒体环境中成长的媒体人,适应融媒体环境下传播手段的改进、传播方式的转变、传播平台的迁移,实现转型升级,服务于新时代的传媒事业,已迫在眉睫。

二、融媒体时代对电视主持人的机遇和挑战

(一)习近平重要论述为电视主持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对媒体融合发展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和媒体深度融合作出深刻阐述。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了“四全媒体”,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强调“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媒体环境、内容创新等都做了高屋建瓴、切中要害的指示,为推进媒体发展创新、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电视主持人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信息传播、思想宣传、价值引领方面起着桥梁和引导者的作用,应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論和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中吸取营养,获得前进的方向、动力、指引和遵循。

(二)融媒体时代倒逼电视主持人转型升级

融媒体时代一个显见的特点是不同媒体之间的融合。这对于原来拥有得天独厚资源的传统媒体来说,是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依靠官方信源和专业采编相对封闭的系统制作传播,独占优质资源,电视主持人因之成为家喻户晓的电视名人,独领风骚。如今,这种优势格局不在,在一个更加开放、人人皆是主播的自媒体时代,异彩纷呈的表达传播在多个平台上聚集链接和交互。

熟悉传统媒体生态环境的电视主持人,要在陌生而残酷的竞争中争取流量,难度可想而知。作为电视主持人,要在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思考如何保持传统媒体工作经验的优势,同时,兼收并蓄新媒体的优势,利用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走出传统媒体“中心化”“封闭式”的思维惯性,变传播单一的受众思维为开放互动的用户思维,开创全新的传播方式,保持自己的传播优势和影响力,就要充分利用媒体的激烈竞争,倒逼转型升级。

(三)媒体融合助推电视主持人拓展职业技能

融媒体由不同媒介相互交融和转化而来,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取长补短。媒体融合对传统媒体是挑战,也是机遇。比如,传统媒体的内容素材,部分信源来自网络自媒体,自媒体的媒介平台也为传统媒体创新内容、扩大传播提供契机。因此,借鉴新媒体进行分众传播的创作加工,与受众实现全方位互动,为受众打造专属信息,解决需求,这对主持人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抖音号“张丹丹的育儿经”为例,湖南卫视主持人张丹丹以育儿知识为主题,利用抖音平台,创作、发布信息,吸引了大批关注育儿知识的“妈妈族”,又依托小视频内容,延伸开发出版物等系列文化产品,让主持人的表达衍生为文化产品,进而更大程度地开发出主持人的市场价值。

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在媒体人身份上更自觉,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需求多关注、多思考,在媒体平台的使用中多屏转换,以个性化的信息采集和加工,传播信息、引导受众。

诸如此类的多样化、高附加值的传播方式,对传统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说是具有启发价值的。无论数据时代新闻报道生产方式有怎样的变化,甚至依靠大数据的精确算法,让新闻生产越发智能化,但在深入的分析能力和人文价值思考能力上,人的魅力终将无法被机器取代。正如学者所说:新闻的“是什么”可以量化,但“为什么”和“怎么做”才是更加关键的[1]。无论众媒时代如何风云变幻,媒体信息采集和信息发布的本质不会改变,做一个具备专业新闻生产和传播能力的传播者,呈现更精准的事实、观点、价值观的新闻硬核要素,这应当成为电视主持人一以贯之的职业自觉。在此基础上,熟悉多媒体软件制作,拥有娴熟的采访、编辑、写作、制作的新媒介素养,都成为电视主持人拓展职业技能的方向。

三、融媒体时代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能力提升举措

(一)提高政治站位,发挥主流媒体担当

在当前各类新媒体构建的传媒生态下,虚拟的网络空间给了受众更多的信息和符号,游走在超现实的仿真世界。网络传播参差不齐,信息真伪难辨、观点混沌不清,甚至有一些非理性评价扰乱视听,危害社会秩序。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坚守传统媒体的新闻信念,在引导公众舆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电视主持人要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抵制各种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的思潮,在工作和生活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发挥主流媒体担当,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二)讲好中国故事,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中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历史风貌和文化习俗。电视节目主持人生活在各自的地域,应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电视主持人不能停留在演播室,而应该深入一线,关注社会生活,做先进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这需要电视主持人开放心态,转变职业角色。通过在一线找选题,策划报道,传递观点,表达民意,向百姓弘扬先进文化和先进理念。在心态上,要积极融入时代大环境,把老百姓的信息需求转化到具体岗位和实践中。只有深入一线,贴近现实,贴近民生,才能获取鲜活的新闻素材,真实反映现实生活。

(三)适应身份转换,做多方位立体传播

新媒体已成为发展主流,但融媒体的过程困难重重。这需要主持人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否则将无法适应新的媒体生态,最终使媒体融合成为一句空话。与传统媒介组织相比,新媒体是融集成资源、响应需求和创造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提供商,它是一种新的媒介组织[2]。进一步说,它是一个平台,它使新闻传播路径发生变化。无社交,不新闻,传播进入了人际传播和各类社群中,在此过程中,传统媒体新闻把关人的角色功能在弱化。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传播手段的改进、传播方式的转变、传播平台的迁移成为电视主持人无可回避的新命题。

随着传播个性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自媒体找到生存之道,人们回到个人对个人真实交往的形态,顯示出对回归真实人际交流的内在需求与渴望,大众传媒由传受关系到更平等、双向互动,充满人情味的对话者关系[3]。主持人要摒弃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选择大众最需要的内容,了解媒介平台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根据大众传播价值,在“说什么”以及“怎么说”的问题上做文章。

四、结语

融媒体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新闻大变局,对电视主持人是一个思考盘点和再出发的过程,也是一次“脱胎换骨”的重生,其中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功夫在诗外”,电视主持人要不断提升政治素养、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保持敏锐的触角,匹配与时代相适应的能力,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找到主持人价值新的落脚点,迎来职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天.新媒体新论[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128.

[2] 谭天.基于关系视角的媒介平台[J].国际新闻界,2011(9):85.

[3] 唐乐.从“传者-受者”到“对话者”——web2.0时代组织外部传播的传受关系分析[J].新闻大学,2011(2):50.

作者简介:李丽(1976—),女,安徽潜山人,硕士,主任播音员,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融媒体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