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研支撑作用 助推初中强校提质
2021-09-10沈汉真
沈汉真
摘 要:教研部门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围绕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课堂教学、教研活动、课程改革和教师成长等重要因素精准发力,为学校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助推学校强校提质。具体而言,可采用如下策略:以优化教学常规为抓手,为推进高效课堂提供支撑;以突破关键问题为导向,为丰富教研内涵提供支撑;以完善课程结构为渠道,为强化课程育人提供支撑;以协作项目为载体,为精深教师专业提供支撑。
关键词:教研活动;强校提质;教师发展
初中教育在整个教育链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孩子求学的最重要阶段,也是孩子人生的最重要阶段”。初中教育由于在教育对象、教育使命、教师处境和家长心态等方面的特殊性,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被称作基础教育的“洼地”。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人民对初中“强校提质”的愿望十分迫切。初中强校提质这一系统工程需要教研部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围绕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课堂教学、教研活动、课程改革和教师成长等重要因素精准发力,为学校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
一、以优化教学常规为抓手,为推进高效课堂提供支撑
初中课堂往往存在知识讲解多思维拓展少、面面俱到多突出重点少等问题,其重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教学常规重视不够,多流于形式,敷衍应付,导致教学常规不能很好服务教学。因此,教研部门要认真梳理初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使教学更加优化。
(一)凸显重点要素,指导精准备课
在教学常规调研中,笔者发现,一些初中教师备课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为完成任务而采取“下载、粘贴式”备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教研部门要制订初中各学科的备课建议,明确备课重点,让教师备课更有针对性,以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重點内容和关键问题上,让“写”备课本的过程真正成为细致思考、深入研究的过程。
(二)寻找身边的好课,把握教学关键
教学关键把握得好的课堂,往往呈现出课堂流程简约、学习方法简便、教学质量好等特点。教研部门可开展“寻找身边的‘好课’”行动: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筛选出系列“好课”,然后各学科提炼出“好课”要素,并建立各科“好课”样式,进而举办“好课”推进活动。这样的活动能引导广大初中教师把握教学关键,让课堂更富有质感。
(三)抓实课堂评价,促进学评一致
观察初中课堂可以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很多还停留在“回答得很好”等笼统式、浅层次层面。诚然,这类评价能给予学生信心,但因缺乏具体性,学生自己也不知好在何处,更不能给其他同学带来启发。因此,教研部门要指导初中教师:课堂评价要遵循“学”和“评”的一致,即学生“学”什么教师就“评”什么。例如,根据学生的回答,可这样评价:“你运用了刚才所学的某某方法来解决问题,且条理很清晰。”
二、以突破关键问题为导向,为丰富教研内涵提供支撑
众所周知,有效教研活动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部分初中学校的教研活动因缺乏主题研讨、缺少骨干引领等原因,往往成了传达通知和分配任务的布置会。这需要教研部门有效引领和科学指导,不断丰富教研活动内涵。
(一)聚焦真实问题,激发教研动力
教研活动只有聚焦真实问题,教师才会有参与的动力。教研部门要通过调研、观察和思考整理出教师普遍关心的真实问题,如“如何分析教学质量”等,进而通过举办区域层面的教研活动或由学校承办主题活动等形式,让教师观摩、交流、互动和探讨,并发挥集体智慧提出一些解决策略和方法。这样就能通过具体教研示范,指导学校教研活动聚焦真实问题,激发教师主动参与教研活动的动力。
(二)多元互动研讨,提升教研活力
针对部分初中学校教研活动成为少数教师“唱独角戏”的现状,教研部门既要指导学校将任务分配到每个教师,也要主动参与到学校教研活动中,并通过主动与教师对话、引导教师与教师对话等多元互动的方式,让每个教师都进入思考和研讨之中,鼓励教师充分碰撞智慧,表达主张,亮出观点,让教研更有活力。
(三)成果提炼推广,增加教研效力
教研活动成果提炼能让其影响更深刻、价值更凸显。教研部门在指导初中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时,要组织教研员有针对性地参与学校教研活动,并引导和帮助教研组总结成果。对于一些优秀成果,要搭建平台举行“经验分享”等成果推广活动,还可指导学校将成果总结好,写成论文发表,以扩大影响。
三、以完善课程结构为渠道,为强化课程育人提供支撑
自深化课程改革以来,教研部门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优势,指导学校以优质课程推动自身发展,取得了成效。但初中学校受升学压力等因素影响,课程育人的理念不够深入,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所有这些需要教研部门进一步发挥专业支撑作用,给予针对性指导。
(一)夯实顶层设计,精细学校课程体系
当前,部分初中学校课改方案的顶层设计还不够科学,具体表现在各类课程的逻辑结构还不够清晰。这需要教研部门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专项研究,帮助学校进一步完善顶层方案,正确处理好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关系,科学处理好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和实践活动三类拓展课程的关系,更好地明晰各类课程价值,为课程育人提供保障。
(二)注重整体理解,把握基础课程逻辑
初中教学质量提升,需要教师对基础课程中诸如课时、单元、年段之间的逻辑结构有清晰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科重点和关键要素。这需要教研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分析和引领,也需要在一些活动中增加教师“说教材”等内容,通过具体活动来引导广大教师强化对基础课程逻辑结构的梳理。
(三)一体联动发展,完善课程学习内容
初中学业考试改革的推进,对学生思维、能力、阅读和实践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更好适应学业考试改革,教研部门不仅要指导初中学校把基础性和拓展性两类课程融入育人目标、列入课表安排,而且要指导学校深刻理解这两类课程在价值追求、教学内容、学教方式等方面的互相影响,切实落实两类课程的“一体化”推进,以便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内容。
四、以协作项目为载体,为精深教师专业提供支撑
教师专业发展既需要教师自身努力,通过广泛阅读、勇于实践、勤于反思等途径不断提升,也需要教研部门通过具体项目和系列化活动帮助其扬长优势、弥补短板。实践证明,教研部门开展的项目活动往往具有针对性,对精深教师专业十分有益。
(一)组建骨干团队,主动输出智慧特长
教研部门应组建学科骨干团队,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培养,驱动他们更好地成长。同时,也要统一规划和系统安排,充分发挥骨干成员的辐射作用,让骨干成员列出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并提供给学校,供教师选择。
(二)下沉结对指导,精准对接教师发展
为精准对接教师发展,教研部门可开展教研员“下沉式”结对活动指导学校的教研项目。这种方式可以使教研员将日常工作的重心进一步下移并聚焦,将教研员针对教师的指导活动由原来碎片化的“点”状逐渐向连续的“线、面、体”状扩展。在项目开展中,教研部门应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并组织力量针对学校教师的短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促进教师更好地成长。
(三)开展系列活动,搭建教师展示舞台
教研部门要主动为初中教师成长策划好项目式、系列化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深入思考、交流观点、展示才能、提升自己。例如,针对初中教师定期举办知识拓展类课程课堂评比,让教师在展示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跨学科学习等方面有机会。这类活动,可以为初中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
总之,初中强校提质需要教研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厘清问题,改进行动,切实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以推动初中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