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抛弃、不放弃,从根源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2021-09-10李番英
李番英
摘 要:在广大一线英语教师的长期教学实践当中,老师们常常在工作当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但往往一个学期的辛劳结束以后,班中后进生的成绩却仍然不见提高。压力之下,师生关系、家庭亲子关系又往往剑拔弩张,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导致这些学生的学习表现继续停滞不前。近年来,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在中国盛行。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主张尊重、鼓励孩子,倡导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保持和善而坚定,用沟通和信任搭建起孩子健康成长的桥梁,培养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技能。本文旨在探讨正面管教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师的后进生个别辅导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正面管教;小学英语;后进生个别辅导
我是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我的教学生涯当中,每一年,都会遇到那么几个学生,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特别吃力:课堂上跟不上节奏、课后作业拖延、作业质量低下,长期缺乏自信…..这些学生的表现让我感到特别忧心。为了帮助这类学生,我想了很多的办法:跟学生谈心、家访、一对一辅导、利用小老师开展个性化帮扶……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但是,有些学生的表现却没有明显的进步。有的孩子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厌学表现。这种情况深深地困扰着我。
2016年的暑假,我阅读了一本名为《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的书籍。这本书为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及教育家简·尼尔森所著。她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第一次接触到正面管教的理念。正面管教倡导“和善而坚定”的教育理念,鼓励老师尊重学生、以合作为基础,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书中介绍了许许多多易于操作的正面管教的工具,对于广大一线教师特别具有指导意义。
可以说,这本书刷新了我对教育的认知。我从中受益匪浅。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审视我过往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我意識到,在帮助班中的后进生方面,我可以做得更好。我也开始在日常的后进生辅导工作中运用书中介绍的一些正面管教的理念。下面,我将以一名后进生的英语学习个别辅导工作为例,详细谈谈我是如何在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正面管教的理念的。
一、师生关系破冰:“纠正之前先建立连接”
记得2017年的时候,当时我的班上有一个学生(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以下将称该生为小A),这个学生在班中是出了名的调皮。首先,小A的规则意识非常的薄弱。其他学生看得非常重的集体荣誉,在小A眼里好像一文不值。上学迟到、在课堂上看课外书、跟旁边的人讲话、从来不参与课堂上的四人小组活动、课后经常不能按时完成英语作业、即便完成了也是书写极其潦草……。不管我怎么样跟小A讲道理,小A的这些行为还是反反复复地出现。常常是今天刚刚批评教育完,明天又犯同样的错误。光是应付这一个学生,我就已经筋疲力尽了。
后来,我和班主任到小A的家里去家访,跟小A的妈妈聊起来才知道,原来这个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三天两头被幼儿园老师投诉。听家长的语气,她也是束手无策,非常无奈。在了解了这一情况之后,我开始思考:小A的这些行为,会不会是因为从幼儿园开始就不断地得到负面的评价,导致小A开始自暴自弃,干脆放弃努力了?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开始以一种不一样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学生。我决定从正面管教理念当中的这一点来切入:“connection before correction”,也就是:在纠正之前先建立连接。
我开始着手找到小A的闪光点。我很惊讶地发现,小A非常喜爱看书,阅读量非常大,知识面也非常的广。于是我经常利用课间的时间,跟小A聊天。我会问小A最近在看什么书,请小A我分享这本书的内容。有时候其他学生看到我坐在小A的旁边,也会围过来。原本只是我跟小A两个人之间的互动,慢慢地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读书交流会。我从小A的眼睛里,慢慢地看到了一点点亮光。小A开始慢慢地变得更加愿意融入集体,对我的管教也没有那么抗拒了。
二、鼓励是一剂良药:“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小A与我的师生关系得到初步的改善以后,在日常与这个学生的接触当中,我发现小A其实跟其他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我想起鲁道夫.德雷克斯曾经说过的话:“丧失信心是所有不良行为的根源。”也许,小A只是太缺乏自信了。只要给小A多一点鼓励,也许小A也可以绽放不一样的精彩。
在一次英语课上,课程的主题是:abilities(能力)。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从动物的本领延伸到人类的能力,让学生来分享他们自己都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英语句式:I can…/ I can’t…)。在做教师示范的时候,我用了小A做例子。我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值得别人学习和借鉴。我故意让全班同学都来找一找小A的优点然后举手用课堂上刚学的英语句型进行表达。学生们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地竟然说出了一长串小A的优点。学生们在讲的时候,我特别留意观察小A的表情。小A听到自己的名字,首先是非常惊讶的,立刻把头埋到了桌子底下。后来发现大家竟然真的说出了那么多优点,而且每一个点都切合实际,小A这才又慢慢地把头一点点的露了出来。最后,小A整个人伸长脖子,听得非常认真,还有点不好意思地抬手摸了摸头。
俗话说,打铁要趁热。这节英语课下课以后,我又把小A拉到一边,我蹲下身来问小A听到大家说了那么多关于自己的优点,感觉怎么样。小A抓了抓脑袋,有点害羞地说:“我觉得很开心,也很意外。”我又接着说:“你看,你在大家眼里其实也很优秀!老师也相信,你以后在各方面都会做得越来越好的。你说对吗?”听我这么说,小A腼腆地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小A在英语课堂上违反纪律的情况尽管仍时有发生,但跟之前相比,已经大有进步。我继续乘胜追击。我仍然时不时地会去找小A聊天。我会可以挑选一些小A比较感兴趣的话题,避免总是谈及英语成绩方面的话题,不给小A制造太大的心理压力,让小A在面对我时始终能够卸下心理防备。在英语课上,提问时,遇到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时,我有意地把机会留给小A,请小A来回答。慢慢地,小A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度也逐渐开始提高。课后,小A对待英语作业的态度也慢慢开始转变,从之前的不愿意完成转变为放学后主动完成。
正面管教的理论当中有一点:孩子感觉好,才能做得好。小A的种种变化,让我内心感慨万千:是啊,是人就一定会有情绪。长期的批评带来的持续的挫败感,都足以击垮一个成年人,更何况是一个几岁的孩子。只有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接纳了、被理解了,他才会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他才会愿意合作。
三、改变,永远都不晚:“和善与坚定并行”
我不光在我的英語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坚定地运用正面管教的理念,我还发动小A的其他科任老师跟我一起坚持实践这一理论。老师们之间形成了联盟,携手共同帮助小A进步。我们达成了共识:友善帮助、不吝鼓励、坚定不移。我们相信,只要方向是正确的,方法是科学的,小A跟上班级同学的步伐,只是时间的问题。
三年的时间里,小A的表现尽管也有过反复的时候,但在多位老师的坚持和鼓励下,小A最终还是经受住了考验。三年过去了,小A跟我刚接手的时候相比,进步非常大。小A不仅在英语课堂上的专注度提高了,成绩也大大提升。小A原来的单元测验成绩总是在及格的边缘徘徊,现在他每个学期的成绩都能够得到“优秀”等级。就连班主任都头疼的纪律问题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善。这让老师们的工作轻松了很多。不仅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了,小A和父母之间紧张的亲子关系也得到了缓解。
每一个行为不良的孩子,背后一定有原因,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真正看见问题行为背后的诱因。正面管教的相关理论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背后的目的作了细致的分析,主要归纳为四种错误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在本文的个别辅导案例中,小A的种种不良行为的背后,恰恰是源于同一个错误目的:自暴自弃。正是因为找到了根源,对症下药,学生的思想态度从根本上转变了,才会有行为上的转变,个别辅导的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三年来,我在个人的英语教育教学中实践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改良工作方法,我欣喜地看到,正面管教的很多教育理念,确实能够提高我的后进生辅导工作的有效性。未来,我将在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继续践行正面管教的理念,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让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简.尼尔森, 琳.洛特, 斯蒂芬.格伦.教室里的正面管教[M].梁帅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2]卢丹丹.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8.
[3]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H. 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M].王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5]丁红英.正面管教在中小学课堂管理中的应用[J].西藏教育,2019,{4}(0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