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2021-09-10陈建兰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2期
关键词:实施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陈建兰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教育具有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在小学生情商发展方面有着一定的培养作用和促进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课程知识之外,还需要培养健全的人格,此期间采用情感教育方式能够完善有关的教育元素,借助诗歌、散文等素材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与思想。所以,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程中应该着重采用情感教育方式,创建相应的情景,不断优化情感教育机制,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情感教育环境。

关键词: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实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2-076

引言

在小学素质教育阶段,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中蕴含著较多基础知识,还要注重融入心理层面的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认识到情感教育对小学生成长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要注重将语文知识和情感教育有效融合,能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体会,又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一、将短视频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总是有一颗好奇的心,很容易被吸引。所以教师要想将情感教育更好的应用到语文课堂中,就必须找寻新鲜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随着我国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喜欢上了短视频,所以老师在进行情感教育时,可以利用短视频辅助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通过短视频新奇、直观的特点,使学生能在情感上达到共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授《静夜思》这篇古诗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预习古诗内容,同时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找寻有关《静夜思》写作背景的短视频,在课堂上对这些短视频进行播放,引导学生融入到情景当中,让学生通过短视频更好的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使学生与作者实现了情感上的共鸣,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水平。

二、强化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小学生初步从家庭进入校园,最先接触的就是教师,只有教师树立良好的模范榜样,才能带领小学生养成正确的语文学习习惯、行为调整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育工作中,应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特点,强化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力度,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有着真实、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小学生的正确情感态度,充分彰显出情感教育的作用,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断优化情感教育的相关模式,满足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真实需求。

三、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增强情感体验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学生要想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首先要对文章进行朗读,朗读时一定要带入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声传情,以情动人,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同时教师通过对文章中情感因素的挖掘,帮助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与作者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通过深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情感教育的顺利实施。但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要有一个中肯的态度,能够在学生朗读前依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朗读的要领;同时在朗读时要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使朗读的顺利进行;另外学生在朗读时教师要做好情感的指导,让学生更加深刻的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展开情感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情感感知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实施高效化的情感教育要注重立足于课内,还要能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有效融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展开形式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保障学生能受到积极情感熏陶,实现小学生个人情感全面发展。教师要注重基于教材内容,全面组织开展课本剧表演等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各类语文知识的有效认同,丰富情感体验。教师还要注重强化各项知识联系,指导学生进入社会展开多样化调查实践活动,适应学生情感发展要求。比如在《找春天》一课的教学中,可以拟定“寻找春天”此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能脱离课本找寻春天。依照此类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开展“描绘春天”的收集活动。让学生能在课后从多渠道搜集与春天相关的对联、成语等,让学生依照此类资料展开诗文创作以及绘画,强化学习情感感悟。教师还要定期组织春游活动,在教师带领下感受春天美景,受到大自然熏陶,实现个人情感有效升华。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一门富含情感和思想的课程,它的本质决定了它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天优势。要想通过语文学科实现学生的情感教育,就必须将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式,使小学生的心灵受到净化和感动。同时通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实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和高尚人格的形成,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推动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小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新课程,2021(03):236.

[2]尤慧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天津教育,2021(01):152-153.

[3]张晶.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20(A5):57-58.

猜你喜欢

实施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