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化需求分析及标准体系建设

2021-09-10王萍萍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5期
关键词:体系建设标准化医院

王萍萍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垃圾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是垃圾减量的有效措施,通过分类投放、收集、利用可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医院作为一个人员密集,流动量大的公共场所,做好垃圾分類尤为重要。本文通过了解国家和地方政策,分析医院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化建设意义及必要性,提出医院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体系的具体内容,并针对医院生活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医院;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化;体系建设

1、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1.1国外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国外的生活垃圾分类有一个从头至尾的“全过程管理”。在德国,生活垃圾分类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塑料回收量达到产生量的5%,纸张回收量达41%,玻璃回收量达50%。在美国,约85%的人口参与废物收集工作。加拿大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始于20世纪70年代,拥有完整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1]。日本是生活垃圾分类上是全球公认的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具有完整有效的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理处置体系。

1.2国内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垃圾分类制度被列为一项重要的改革任务。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强调提出加快建立垃圾处理系统。

2017年3月18日《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发布。

2019年1月28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同年7月1日起实施。将医院垃圾治理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医院的重要途径。以强化全过程管控为核心,增强处置能力为关键,落实源头分类为基础,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配置,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2019年11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并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相较于2008版标准,标准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对生活垃圾分类起到指导作用。

2、医院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2.1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

医院,在诊疗病患的同时也应该是宣传环保知识、强化环保理念的重要基地。在医院开展垃圾分类的意义在于:(1)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能够提高医护人员以及病患的环保意识,有利于就医环境、办公环境的改善,让垃圾分类投放变成卫生习惯,更有利于医院环境的美化和治理。(2)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减少垃圾填埋量,减缓二次污染,节约土地资源,推进垃圾资源化进程。(3)医院人流量较大,生活垃圾产量大,并且其中可利用成分含量较高,包括办公废纸,废弃包装箱、未经污染的输液瓶(袋)等,回收利用不仅节约资源,还能产生较大的经济价值。

2.2医院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的需求

根据《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所有医疗机构都要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调研发现,尽管医院均设有生活垃圾分类垃圾桶,但是基础设施配套并不齐全,加之管理不善、宣传力度低等原因,绝大部分医护人员和患者即使有垃圾分类意愿,但在缺乏系统分类方法、垃圾分类意识不强以及缺乏监管惩罚制度的情况下,多数人就会放弃垃圾的分类行为,导致垃圾分类推广一直难以深入[2]。因此,结合医院自身发展情况,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将能够有效地指导医护人员及患者开展垃圾分类,完善管理机制,有序落实垃圾分类工作。

3、医院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体系

以降低生活垃圾处理成本、提升医院生活垃圾分类水平、优化院区环境为目标,系统性的开展医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议构建包含基础通用标准、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管理与效果评价四个方面的标准体系。

3.1基础通用标准子体系

各地区在垃圾分类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生活垃圾的范畴和界定说法不统一,同时分类名称以及标志标识也不一致,部分地区将“易腐垃圾”称为“湿垃圾”或“厨余垃圾”。因此,在基础通用标准体系中应当明确当地医院生活垃圾的分类类别与标志标识样式,以保障后续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

3.2分类投放标准子体系

医院空间构成复杂,整体进出人流量结构差异大,公共区域的人流量最大,以干垃圾和可回收物品为主;病区以干湿垃圾为主,有害垃圾最少;医疗区域,应在四种分类基础上增设医疗废物一项;在内部办公区和休息区域,湿垃圾多为餐余、果皮等,易产生异味,但量并不多,应当设置湿垃圾集中投放点[3]。因此,在分类投放标准体系中应当根据院内区域差异性对投放场所的布局与收集容器摆放进行规定。

3.3分类收运标准子体系

垃圾分类收集和院内运输是医院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最重要环节。部分医院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工作非常规范,但是收集运输时由于缺乏专业设备与专职人员,导致了“先分后混”的情况,久而久之垃圾分类的意识也逐渐淡薄。因此,在分类收运标准子体系中应对垃圾收集的设施设备做出规定,如设施设备的规格参数、数量分布、功能实现等,同时也应对垃圾收集人员的工作方法进行规定,如收集频率、收集方法等。

3.4分类管理与效果评价标准子体系

当前,医院对于废物管理普遍更关注医疗废物的管理,在生活垃圾分类上还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监控体系不完善、考核方式不统一等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与奖惩措施。因此,在分类管理与效果评价标准体系中应当因地制宜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在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及处理的每个环节均要有相应的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强化过程监管,统筹兼顾,明确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的职责与奖罚机制、分类过程中各环节的考核方式以及垃圾分类的效果评价。

4、以标准化推动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的对策与建议

4.1建章立制,树立分类意识

推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关键是加强科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形成习惯。建议医院成立生活垃圾分类专项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主要包含后勤管理部门、医务部、护理部、院办室及门诊部等重点职能部门。[4]由医院高层领导牵头,联合各部门共同制定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实行“医院-科室-后勤服务企业”三级管理体系,由院领导向全院发出垃圾分类倡议,带头开展垃圾分类,并监督各科室垃圾分类的效果以及执行情况。各科室根据医院相关规定自行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后勤服务企业保证按时进行分类收集与运输,同时做好员工的垃圾分类培训工作,并接受科室的监督与考核。通过医院全员参与,提高医院工作人员和病人对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认识,以及提高对节能和垃圾分类的认识。

4.2寓教于乐,开展宣传培训

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采取在醒目位置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折页等形式,营造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氛围,引导全员参与垃圾分类。职工以培训为主,各科室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现场分类指导实践等形式,确保垃圾分类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以宣教为主,通过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病区内张贴垃圾分类小贴士、垃圾分类有奖问答等方式对就诊人员进行宣传,同时将垃圾分类知識纳入入院宣教,由各病区责任护士负责,以达到就诊、住院患者宣传全覆盖。但是由于患者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以及新事物接受你能力不同,在垃圾分类早期经常发生垃圾投错的现象,为了保证投放的准确率,由后勤服务公司组建志愿者队伍,每天在院内各处流动宣传分类知识,指导投放,对投错位置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

4.3信息助力,分类精准管理

开发和应用生活垃圾分类追溯系统,在环境管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过程中,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过程管控。用户通过终端下达垃圾运送订单,调度接收到垃圾运送订单信息后,分配人员进行现场处理,现场工作人员接收订单并反馈任务完成情况,有效节约人力成本,减少垃圾收集人员巡逻次数 [5] 。以数据为基础,对各类垃圾数量进行统计,将统计分析结果作为监督和成果检验的依据,不断探索生活垃圾减量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效能。

5、结论

综上所述,医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医院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建立医院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化体系,加强宣传与培训、树立全员垃圾分类意识、合理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精细化管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马随涛,廖颖生.深圳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模式研究及建议[J].广东科技, 2019, 028(008):67-69.

[2]蒋国彪,孙勇,黄群.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实践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9):20-21.

[3]徐洁.生活垃圾分类来了之华山医院管理纪实[J].中国医院院长,2019(19):28-30.

[4]胡倩倩,胡金芝,卢岩,毕东军.综合性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践与探索[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21):59-60.

[5]解艳艳.试论生活垃圾分类监管系统信息化[J].经济管理文摘,2020(04):194-196.

猜你喜欢

体系建设标准化医院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