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进阶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建构

2021-09-10丁艳

高考·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高中地理

丁艳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对于教育方面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其中伴随时代发展背景下衍生出的问题式教学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本文就问题式教学的核心理念进行探讨,研究当下高中地理课堂学生多以多点结构学习的缘由,提出有助于高中地理学习基于思维进阶的问题式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思维进阶;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措施策略

引言:高中阶段,地理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也是一门关于人类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地理这一门学科是十分重要的,它通过研究探索地球表层状态,地理环境变化以及产生的不同自然现象,进一步与人文相结合,以此展现多彩的地球魅力。在教育改革以来,对于高中地理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方式,逐渐的开始转化为问题式、合作式以及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形成综合思维,深化人地协调观念,培养地理实践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问题式教学的核心理念

顾名思义,问题式教学方式其实就是通过结合教学实际,在教学中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进而提出相应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分析解决。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拓展他们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高中地理课堂乐趣,调动愉悦氛围,使地理教学质量和效率都得到显著性的提高。

二、现阶段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形成多点思维的原因

(一)目前的高中地理课堂上情境教学运用水平不够高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多数教学情境都是依据课本上给出的案例,其情境内容相对来说都是在简单技术处理之后构建的,往往以基础问答为主,无法更好的满足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需求。如果仅凭课本简单的情境进行学习,那么学生对其知识的掌握是十分零散的,从而导致学生形成多点结构思维模式。当然,也有部分老师在教学当中设立全新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地理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时,结合井水不犯河水的俗话故事以及相关视频图片,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运动转化和水源的补给关系情景。在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当中,大气降水是最主要的一项补给,并且在河流水与湖泊水与地下水之间,它们是根据水位和流量的动态变化存在一个水源互相补给的关系。但是在建立情景的过程当中对其整合的地理要素少,并且各要素之间大多为线性关系,所以很难对学生建构复杂的知识系统有所帮助,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形成的效果。

(二)目前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的问题不够有深度

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当中,要求学生能够依据视频、图片与文字相关资料中的线索以及其逻辑关系等推理出自己所需要的内容知识,这样才能够使其形成一个拓展的抽象思维结构,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有一定难度。因此能够起到推动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老师设计的问题深度和问题之间的递进关系。就当前阶段下,对于我国高中地理课堂的观察研究,大部分问题设计只是针对表面信息的问答,问题不具备思维性,问题之间没有关联也没有递推性,无法更好地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导致学生会形成多点结构学习的思维方式。

(三)目前的高中地理课堂上老师对于学生构建思维模式的指导不够全面

在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当中,部分老师对学生构建思维模式时持有懈怠的态度,从而指导不到位,导致学生在思维建构方面的能力无法提升。例如在课堂之上老师利用板书讲解课本的时候,需要使自己的板书设计具有良好的逻辑结构,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思考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还能够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外,我国的考试试题评分中,采用的方式通常都是踩点给分,因此在老师教导学生答题的时候通常是依据分点答题的方法,使学生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无法更好的进行拓展,从而使其思维结构停留在多点结构水平之上。

三、高中地理学习中进行基于思维进阶的问题式教学的措施

(一)高中地理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利用视频影像来设置课堂问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计算机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老师通过教材内容收集制作相关的视频教学课件,根据其中所展示的知识点来设置课堂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更能够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从而更有效地加深学生在本节学习中的印象以及拓展其高阶思维能力。

(二)高中地理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利用实物模型来协助学生进行思考

通过利用实物模型来进行教学,是我国高中地理课堂当中十分具有特色的一项教学方式,因为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地理学科所涉及到的概念性的知识比较多,学生很容易将不同但类似的地理概念相混淆,从而使自己在学习当中遇到困难,难以进步。因此通过利用实物模型来进行教学,能够更好的设置出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进入当中,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更好的完善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探究能力。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中的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中,老师可以将地球的实物模型带到课堂当中,为学生讲解地球大气圈、生物圈以及水圈是三个外层圈层和地壳、地幔以及地核这三个内部圈层,并且提出相关的问题,比如说观察模型找出岩石圈的范围。通过这样利用实物模型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觀的理解掌握本节的重难点,从而提升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高中地理课堂上老师要增加问题深度来引导学生们的思维进阶

因为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循序渐进的问题情景设置方式,并且老师在每制定一个教学情景之时,都要根据其相应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使学生能够通过老师的帮助更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途径,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得以拉近,也可以使学生加大自己的思考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进阶水平。例如在上文的《水循环》中,老师指导学生绘制“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进而理解“什么是水循环”,再提出:请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各环节的影响等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且老师可以给学生恰当的提示,比如地面硬化、植树种草等思路,让其能够找到思索的方向。从一个问题中可以培养学生对给定的简单地理事象,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思维方式。也可以深度培养学生能够结合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综合各要素以及结合生活当中的真实情景,系统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坚实自己的地理知识基础,还能够更好的提升高难度高思维的探索能力。

(四)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帮扶结对,小组合作”,使其通过合作探究,实现思维的碰撞,能更深入全面的解决问题。

在课堂学习当中令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探究,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更能够集思广益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或打开新的思路。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1章中《人口》第3节《人口容量》中,老师可以提出“在现阶段下,对我国人口容量造成影响的各因素是什么,其中是否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并且能否来进一步的确定环境人口容量”,进然将学生们进行分组,让他们相互讨论研究,并且分别讲出自己的想法,最终进行投票,选出组内最被认可的答案。通过这样的讨论方式,能够让学生激发自己的个人潜能,并且提升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学习的自主探究探索能力,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水平。

(五)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设计课下观察体验的课题,让学生自主的探索研究

由于在课堂上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学生无法完全掌握课堂上所学习到的全部知识,所以老师必须通过布置课下的问题作业,让学生根据生活环境以及大自然来进行自主的探索研究。例如在我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中的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在课上的教学结束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其教材内的内容或者课堂上所讲述的知识点来布置课后实践作业。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去了解所处地的商贸中心的交通布局线路来将其绘制出一幅交通布局图,并且要根据所了解到的商业圈内的车流人流等日常特点来发现这样的交通运输布局对于整个商业圈内的流通以及商业经济水平有何影响。

(六)高中地理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思路关联可视化学生们的思维进阶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往往采用的是师问生答的方式,其中以个别提问和群答为主要表现方式。这种方式会给学生十分大的压力,从而降低他们回答的质量和层次。因此,老师可可以依据“思维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思考的路径进行可视化表达,进而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建构完善自己大脑中的思维框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设计思维导图时进行启发,让其顺应自己的思维习惯,从而能够更好地建构并完善知识结构,了解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實现更进一步的思维进阶。如下图所示,在《水循环》一课中老师可以通过设计板书来提升学生的学生思维结构水平,在板书中结合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强调关键性信息的重要性,更有效帮助学生将思维水平逐步提升至关联结构或拓展抽象结构。

(七)高中地理学习中可以适当的开展研学旅行,并且在旅行过程中随机设置问题

相较于在枯燥无味的课堂环境中呆坐着听老师的讲授,研学旅行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增加其对于学习的乐趣。因为这样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之外利用野外生存或者沿途旅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老师可以针对旅行过程中出现的地理知识随机设置难题,让学生可以在旅行中切实的进行调查实践以及分析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不仅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还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思考能力,更好的增加了学生对于学习地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另外,在基于思维进阶模式的理念之下,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可以引入问题式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来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使地理实践能够与地理课堂相互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未来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地理的教学当中,老师应该建立一个真实直观的教学情境,设计针对性强,能与学生产生共鸣的问题,从而拓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更进一步的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问题的解决,并且能够令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按照抽象结构以及关联结构的方向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了实现高级思维水平的目标进展。

参考文献

[1]向凌慧.基于核心概念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2]孙银银.基于学习进阶对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的研究[D].西南大学,2020.

[3]何永.指向思维进阶的高中地理学习引导路径探索[J].地理教学,2020(09):27-33.

[4]邹定琴、涂忠彬、陈水平、梅国红.基于思维进阶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建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03):25-27-43.

猜你喜欢

问题式教学高中地理
问题式教学:我的一方“实验田”
试论语文课堂上的问题教学法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