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新课程标准下“问题式教学”的应用

2016-11-21刘新春

商情 2016年39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问题式教学

刘新春

【摘要】问题式教学是在高中新课程标准理论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以借鉴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的依据。本文采用高中英语课堂中Body Language的教学案例设计,探讨了问题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标准;问题式教学;高中英语课堂

Abstract:Problem-based teaching is a new way to teach English in senior high under the New Standard English Course,which provides plenty of theories for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practice in senior high.In this paper,the author adopts a teaching case designed for a lesson called Body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

Key words:New Standard English Course;Problem-based teaching;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es

一、引言

在高中新课程标准理论下,问题式教学(Problem-Based Teaching,简称PBT),已成为今年来高中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它要求把教学过程设置成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问题目标,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学习难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发展自主的学习能力。本文以高中新课标中Body Language-Reading为例,探讨问题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开展与应用。

二、高中新课程标准和问题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高中新课程理论。高中新课程理论强调学习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形成对新知识新事物的认知。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高水平问题式目标任务来学习,不断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和概括,形成新的认知和推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问题解答构成了教学内容的主体。

在高中新课程标准模式下,教师不仅要呈现知识,更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任务目标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释疑来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要转变传统教学的重心,把学生自身的疑惑放在教育的中心地位;学校教育的目的除了掌握各类知识或能力外,还应该培养学生自主生疑,合作解疑的能力。此外,教师要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和以问题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尝试面对和解决复杂的问题。

问题式学习,在高中新课程教学理论环境下,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教学模式。PBT教学模式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理论倡导的学习和教学理念,强调把学习设置到目标明确、有意义、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的问题,为学习者夯实了牢固的知识基础,发展他们有效地问题解决技能、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成长为有效的学习者。

三、在高中英语课堂开展问题式学习

现以外研版高中新课标中Body Language-Reading课文内容为例,开展了高中英语课堂上的问题式教学。

(一)教师创设情境,精心设置问题

由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把握和认识的基础上,于课前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问题式学习中,要求问题情境一定要真实、难易适中且目的明确,这样学生就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达到对新知识的初步认识。

这是一篇关于Body Language的文章,在上课一开始,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几组事先准备好的关于Body Language的图片,比如我们常用表示“Good luck、Victory、Well-done”之类的手势语及表示“Happy、Sorrow、Surprise,”等的面部表情,然后呈现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各种各样的Body Language,通过这样一个导入的步骤,激发了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激活了其头脑中对Body Language原有的知识储存,教师通过图像等直观的形式,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交际情境氛围中。

看完图片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围绕课文内容而展开的问题:

1.Why do people use body language?

2.What do you think of body language in our daily life? Is it useful?

3.Are all the body language the same in the world?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m? Give us some examples.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采取自学的形式通读教材,理解和回答教师提问的问题。问题式学习创设疑问,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探求和思考,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上这三个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仅要理解课文本身,还要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举出例子,阐明自己的观点,说明还要经过思考对自己原有知识的进一认知和加工,推理和总结。也就是说,这些问题制造了教学兴奋点。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唯有新鲜的事才能给人刺激、令人关注和兴奋。提问有新意、有针对性,可很快使学生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

通过通读课文和独立思考,学生大都已经对这三个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自主回答问题,并就不同的见解之间展开自由讨论,使得学生在这样一种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中形成对Body Language的认识,并让他们自主生疑,合作探究中找到成就感,即学习的乐趣。对于相对疑难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提示、解答和总结。

(二)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此外,在学生通过自学对所设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他们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例如,老师可以在这一阶段提出两个关于Body Language的讨论性的问题:

1.Why do you think body language is useful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2.Can we expect people everywhere to act the same? Why? Why do you think we need to study body language?

教师把学生按5-6人一组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解决上述问题。学生用英语自主讨论问题,同时又有所分工,分别就某个子问题做更多的钻研,而后再汇总各方面的信息,运用到问题解决中。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英语交际功能,为其提供了真实的英语应用环境,让他们加深对所讨论问题的理解,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推理能力。学生共享专业知识,共同交流,处理问题解决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们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争辩和讨论,最终对Body Language形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

(三)提交问题成果,师生总结评价

通过一系列反复协作后,各小组将形成他们最终的问题成果,教师可以在全班范围内组织一次大的交流和讨论,关于Body Language,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设计辩论环节,由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陈述自己小组的观点,与此同时,要求持有不同观点的其它小组成员积极思考,用不同的论点和论据来积极地反驳对方,以此来调动起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的学习能力,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台,还营造了锻炼口语表达的环境。

此外,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知识储备做出各种各样不同的肢体语言,让其它同学去猜测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或者采用Role-play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进行自编自演,以此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借助此类学习活动能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完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取长补短,获取新知。

在这个阶段,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和交流,他不再是操纵教学的决定也不是支配学生学习的权威者,而是与学生平等的合作伙伴。问题解决后,学生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思维技能。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总结,既要对学生的成绩作出肯定又要提出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还要对学生的具体表现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作出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四、问题式学习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知识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发挥出其意义,而知识的应用必须通过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活动及其反思活动而逐渐领悟

在问题式学习中,“问题”是贯穿教学过程的关键,即那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结构不良的问题,即模糊的,不清楚的,或不确定的问题,它通常是一种有众多相互关系的混乱复杂的情境。激发起学习者探索与主题相关的原理和概念,设计的问题应该适合于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动机态度等。

通过教学案例可以得出,在英语问题式学习课堂上,考虑学生的社会角色需要,教师将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学科专业实践融合到可操作的、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和应用所学到的英语学科知识和人文知识,获得新知和技能,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在英语教学中,问题式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扮演的是一种统筹全局的幕后角色: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引导学生,恰当评估学生表现

他不再是教学活动中唯一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教学环境的设计者,教学气氛的营造者和教材的提供者,教师应该学习和掌握用于教学的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应用有可能过于教学论和心里语言学等基本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这就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而且问题式学习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以提供教学资源,无形中教师的备课任务会有所加重,这就需要教师有合理安排时间和教学计划的能力,以保证教学任务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

(三)问题式学习真正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在问题式学习中,高中生思想活跃,渴望被人重视,需要自我鼓励,设置学习目标,独立进行研究,进行自我引导的学习,而问题式学习恰恰强调了其自主的学习者角色,要求他们将新建构的知识应用到复杂的问题解决之中,并且还要监控和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共同的小组学习中,学生们分享成功,体验了集体的智慧带来的快乐,同时可以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开阔和活跃思维小组学习,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还学生提供了一个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平台。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之中,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五、结语

问题式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越来越热,是因为它有助于促进学生打下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这与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这种模式对我国当前以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很有启迪意义的。(2002,刘儒德)

问题式学习,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力,以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批评性思维的技巧以及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学习。以问题作为获取和综合新知识的起点是这种学习方式的原则,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以借鉴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的依据。它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处于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在建构新的灵活的知识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合作与创新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于外语教师来说,利用问题式学习展开教学是一个新的视点,也是一个新的挑战。但是问题式学习在英语教学的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主、客观难度,由它来完全取代其教学法尚为时过早,而将其作为辅助手段方为可行之路。所以可以结合其它外语教学法来探讨,在实践中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课堂问题式教学
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导入
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策略探究
如何走出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的困境
问题式教学:我的一方“实验田”
试论语文课堂上的问题教学法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高中英语翻转式课堂学习多维体构建
论读写结合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的有效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