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访干部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干预机制研究

2021-09-10虞志洪

智慧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

虞志洪

摘要:伴随社会日益深化改革,信访工作面临诸多社会冲突及利益矛盾,产生了诸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众多信访干部俨然已成为上访群众的宣泄窗口,其既要稳定群众,还要承担诸多工作任务,极易产生抑郁情绪、焦虑心理及职业倦怠情感等。为此,本文立足信访干部心理健康现状,并对其心理亚健康原因展开分析,最终提出了干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访干部;心理健康;原因;干预机制

引言: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思想观念以及维权意识都有所革新。如今,信访工作量巨大,错综复杂的交织着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为广大信访干部的日常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信访干部身体健康状况极其重要,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信访工作极具特殊性,要求信访干部密切关注个人心理健康状态,以便能学会自我疏导。

一、信访干部心理健康现状表现

对于个体而言,从心理健康到产生心理疾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信号都在不经意间提示着人们心理“感冒”了,需要及时预防与治疗。如果忽视心理感冒,就会导致心理健康失调,进而致使心理状况处于亚健康局面。长时间下来,很难自我调节,甚至还会出现恶化情况,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相比其他工作,信访工作更特殊一些,信访干部群体极易产生心理矛盾[1]。尤其是直接与上访群众接触的信访干部,更要警惕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一般来说,有关信访干部常常出现的心理亚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1.内心焦虑不安

信访干部长期处理来自人民群众的社会矛盾,站在一线岗位,每天需要面对很多复杂的信访事项。其中,有很多信访事件的处理难度极大,很难达到群众对信访工作效果的期望,极易导致反复、越级、聚众上访,这给信访干部造成极大心理压力,很容易产生紧张、恐慌的心理情绪,从而滋生失落感、挫败感,高度绷紧身上的“弦”。

2.情绪相对抑郁

在处理具体的信访工作时,所接待的信访群众情绪相对沮丧,心中装满了苦楚。同时,又会伴有失落与焦虑等情绪,这些均会直接影响信访干部的心理状态。如果其不能立即调整,则极易出现压抑情绪,从而诱发心理问题。

3.心理状态失衡

信访协调职能,直接决定着其处于服务地位、保障地位,很多优秀的信访干部长期处于无私奉献的境遇中,但也不排除有一些信访干部在历经了科研、经营及管理等岗位后,逐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失去了信心,从而导致心理状态严重失衡。

4.职业情感倦怠

所谓的职业情感倦怠,实际上就是指个体在历经高压工作后,自己的情感越发地衰竭,态度不积极,行为不端正,情绪相对暴躁,且异常疲劳。在这种状况下,当其处理一些信息问题时,便会表现的极其滞缓。同时,也会导致一些关系开始恶化,身体与内心两方面均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最终产生了职业倦怠情绪。

二、信访干部心理亚健康成因分析

信访干部之所以会产生心理问题,除了其个体差异之外,与工作环境、人际交往以及高负荷工作等有直接联系,主要体现于下面几点:

1.信访岗位压力大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信访工作是不可忽视的内容。信访工作是否成功,会直接关乎社会矛盾是否能得到有效化解。信访是表达民意的关键渠道,当产生利益冲突问题时,人民群众会选择信访方式解决问题同时,在社会改革日渐深化后,群众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烈了。很多信访干部长期扎根于工作一线,每天都是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如果在日常工作中一不小心,便会造成极大矛盾,甚至会诱发群体性上访事件,这为其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阴影[2]。

2.工作机制存问题

作为信访机构,无法及时处理信访问题,其不具备相关权限,也无法针对业务部门展开监督。这使得信访工作成为只是倾听、转办等简单的流程化工作,信访制只能暂时减少或掩盖社会矛盾。而受领导态度影响,信访案件变成领导重视的优先办,领导要求的如是办,领导推托的回避办。同时,上方群众为达到信访目的也会有干扰信访干部工作,生活的行为,这些给信访干部造成了心理压力。

3.业绩考核欠科学

在具体实践时,信访干部的信访量或多或少,都直接关乎其工作业绩考核成绩。无论是信访部门基层人員,还是信访部门主管领导,都担心因群众上访问题处理不当而受处分、被批评,很多上访人员长期无理取闹,即使信访干部好话说绝了,却未曾得到任何缓解。再加上上级部门的通告与追责,便会导致信访干部的内心倍受煎熬。

4.外部环境略复杂

对于信访干部来说,每当信访部门的电话铃声响起,就意味着自己要处理复杂疑难的信访事件了。在很多信访干部眼中,均认为信访部门所接待的业务,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成为自己进步路上的绊脚石,影响着自己的政绩。与此同时,信访干部培训力度与其他管理干部之间有一定差距,这就导致信访干部常常会遭受来自外界的心理歧视,从而导致其忽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个人成长不再抱有任何信心。

三、信访干部心理健康问题干预对策

尽管信访干部的工作压力大,但很多信访干部依旧恪尽职守,无私无畏的为信访岗位而奉献着。及时消除信访干部身心亚健康问题,避免其出现更严重心理疾病,是组织部门应尽的职责,这也是每一名信访干部应努力具备的自我修养。工作之余,掌握一些自我心理疏导方法,也极为关键。

1.保持优良心态,学会换位思考

作为一名信访干部,应时刻坚定党性观念,提高群众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客观的认知事物,从而理性看待群众信访问题,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端正的工作态度对待岗位工作。同时,信访干部应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上访群众考虑,对其指责、辱骂应保持包容心态,理解上访群众的过激行为,不要与其产生言语肢体冲突,并且随时调整个人心态,增强内心承受力,以确保能迅速摆脱来自工作的阴影。

2.争取充足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充足的休息,可以摆脱来自高负荷工作带来的疲惫感。为此,信访干部应善于利用工作间隙舒缓身体、缓解精神压力。同时,信访干部需保持充足的睡眠,这是维护其心理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现代医学证明,充足的睡眠可以大大缓解压力,避免其过度蓄积疲惫而出现身心问题。

3.参与文体活动,释放内心压力

信访干部应抽出业余时间,参与个人偏爱的文娱活动、体育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下抛开工作烦恼,为自己“充电”。以广泛的兴趣爱好为依据,可以拉近信访干部或群众间的距离,并顺势与群众展开交流与沟通,增强个人亲和力,以更愉悦且开阔的心胸抚平心理裂痕[3]。

4.注重自我放松,合理宣泄情绪

当焦虑与疲惫之感肆意袭来之际,信访干部应尝试走进宁静的环境,让自己的身心静下来,闭上双目、放松身体肌肉、舒缓呼吸,将自己放于随意状态,直到心情平静为止。同时,也可以向自己信得过的人倾诉,合理宣泄情绪,以此释放内心的压抑,有效消除心理障碍。此外,信访干部应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通过一些简短且强劲的激励语句,肯定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有经常看到自己积极的一面,才能产生前进的信心与勇气,从而以更乐观、端正的态度面对工作与生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每一名信访干部都需要具备的基础素养。为此,希望每一名新访干部都能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情况,既要拥有健康体魄,又要拥有阳光心态,以微笑、热情与广阔心胸接待每一名上访群众,帮助上访群众解决疑难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谢鹏飞.运用临床心理学提高信访干部工作能力[J].心理月刊,2020,15(14):60.

[2]薛冰.破解当前信访难题与困境的治理逻辑和有效路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9(10):45-49.

[3]李楠,王健,祝晓书.浅析信访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9(05):57-63.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
第七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获奖名单(第一批)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