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2021-09-10官力

当代体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青少年课程学校

官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健康是现阶段全国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健康中国”对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广大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承载着无数期望与梦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会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永不枯竭的动力。“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的呐喊还在中国人耳畔回响,健康教育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观念、健康习惯的培养和塑造对学生未来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健康教育是健康中国工程建设的基础,在青少年阶段展开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的健康意识与健康习惯,在青少年心底种下健康的种子。此次研究围绕青少年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展开分析讨论。

1 引言

青少年阶段是学生们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学生们形成了自我意识,身心快速成长和发育,青少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习惯塑造与性格养成是青少年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进一步提升了健康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效果,围绕青少年健康教育问题展开分析研究能够全面提升健康教育水平,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助力与支持。

2 我国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问题分析

2.1学校未能全面开设健康教育课程

根据卫生部在1990年颁布的规划纲要,我国要实现健康教育课程全覆盖,而2001年进行的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健康教育不再独立设置课程,很多中小学开始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它课程合并。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学业压力不断加大,学校与家庭将学生教育的重点集中于文化课教学方案,却未能对学生健康教育保持足够关注。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健康水平持续下滑,近视率、肥胖率明显上升,健康教育的缺失是这些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健康教育课程涵盖了学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各项内容,学校方面未能开设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课程直接影响到健康教育有效性,“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因此面临着困局。

2.2 青少年健康教育师资建设存在短板

美国设立的职业分类中明确了健康教师职业,全国共有三十余所高校开设了健康教育专业,接受过健康教育与训练的专业人士和教师、护理人员、其他接受过健康教育的教师可以担任健康教师。日本健康教师在承担健康课程教育之外还要兼任健康主管,为学校管理者、教育者及学生提供健康意见与管理指导。我国台湾地区的体育教师同时兼任健康教师,体育教师必须要同时获得教师资格证和健康教育资格证才能够担任教师。我国规定中小学需要配备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按照每六百人配备一名标准执行,但目前很多学校依然没有设置专职校医或板件教师。随着我国学校规模的快速扩大和大量寄宿制学校的出现,健康教師人员缺口和专业短板更加凸显。

2.3 青少年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缓慢滞后

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们更加全面了解自己的身心状况,相较于数学、语文、英语等等文化课更加贴近学生们的生活,但是青少年对健康教育却缺少足够兴趣。笔者在教学调查与走访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健康教育缺少兴趣,课堂表现很不积极,学习效果一言难尽。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模式发展缓慢,无法适应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改革,死板而僵硬的健康课堂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最终影响到青少年健康教育的效率与质量。

3 我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改进策略探索

3.1 国家层面推动健康教育政策完善

健康中国的持续推进需要配套政策作为有效驱动,全民健康教育特别是青少年健康教育应该成为国家教育战略的关键,从法律法规及政策层面制定一系列措施,推动健康教育逐渐深入落实,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符合他们发展与成长实际的健康教育。中小学应该主动借鉴参考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使得健康教育能够真正落到实处,通过课程设置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教育体系完善、教学评价优化等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改进健康教育,提升学校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3.2 全面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效果

中小学生健康素养偏低,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习惯生成缓慢,健康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缓慢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教育行政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纳入教育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的学科、课程、考核方式,设立相应的学科与院系,有计划地推动人才培养与完善,将校医、保健教师、体育教师、健康教师全部纳入培训进修序列,持续扩大健康教师队伍并提升教师素质,更好地适应健康教育发展需求。

3.3 持续优化“四位一体”课程体系

学校方面要在教育工作中要形成“健康第一”意识,围绕健康中国展开深入研究和学习,根据健康教育的具体需求在全社会建立健全“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将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考虑将健康教育课程成绩纳入升学考察序列。学校、家庭、教师、学生要共同努力,为学生们的健康提供支持。

(作者单位:南昌市新建区百兴学校)

猜你喜欢

青少年课程学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