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2021-09-10王克萍
王克萍
摘要:目的 了解D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9例肋骨骨折患者采用DR诊断的相关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69例肋骨骨折病患骨折数量为102处,根据骨折程度给予划分,其中不完全性骨折48例、完全性骨折21例。同时,使用DR诊断的69例肋骨骨折患者诊断准确率高达97.10%,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在临床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DR;肋骨骨折;价值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1-073-02
正常人有12对肋骨,分布于胸部两侧,前部分与胸骨相连,后部分和胸椎相连,形成人体胸廓[1]。肋骨骨折属于骨科常见性、高发性疾病,在胸部外伤中占比约70%,典型症状表现即明显局部疼痛,同时会因身体转动、咳嗽、深呼吸等疼痛加重,部分病患甚至存在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呼吸系统紊乱现象,诱发肺不张或肺实质性病变,最严重的情况还会产生休克[2]。临床大部分股骨骨折均有一定的隐匿性,而微小骨折彼此嵌顿、重叠,同时附近软组织、韧带、肌肉等层次相当繁杂,更易发生漏诊。螺旋CT、常规X线是以往临床用于肋骨骨折诊断的主要方法,但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发现,经这些方法诊断的误诊率较高,但近两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被大力应用于肋骨骨折诊断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相关诊断资料进行总结,并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吉林省蛟河市天岗镇中心卫生院放射科接诊的实施实施DR诊断的肋骨骨折患者中选取69例作调查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23例,年龄39-62岁,平均年龄(56.2±0.7)岁,骨折原因:摔伤28例、交通伤19例、高处坠落伤17例,因他人暴力伤害引起肋骨骨折5例。
1.2纳入与排出标准
纳入标准:①既往无肋骨骨折史,不影响本次研究调查结果准确性;②骨折发生时间在6h内;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②伴有精神类疾病者。
1.3诊断方法
对参与调查的69例患者实施DR平片摄片,应用南京普爱射线影像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PLX8500C型数字化已用X射线摄影系统[注册证号:苏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300221号]进行诊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毫安秒参数设置,管电压为65-75kv,为病患整个胸廓作肋骨正斜位摄片,检查过程中患者应屏气,随后把膈上、膈下肋骨片分别进行打印。对肋弓处可能发生骨折的病患,应增拍其左前或后前斜位肋骨;针对胸片里没有明确表示出骨折但临床病症相符的患者,应增拍左前或右前斜位肋骨;针对胸片里没有明确指出骨折但患者主诉症状与骨折相符的,应做好胸廓切线对准压痛点处的诊断,这样结合病患实际情况进行适宜体位选择,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1.4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对69例患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其中完全性骨折诊断标准:骨折线完全贯穿肋骨皮质,同时在断端有成角、错位与嵌插现象存在;不完全性骨折:外伤明显同时损伤处可疑,并且伴有一侧皮质隆起或断裂的情况。其中所检测的数据值处理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经x²检验,P<0.05代表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骨折情况
根据诊断扫描结果得知,69例骨折病患骨折数量为102处,其中位于肋骨弓部为33处骨折,位于肋部前方有39处,位于肋部后方有30处。根据骨折程度给予划分,其中不完全性骨折48例、完全性骨折21例,均在扫描确诊后送往上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2.2DR诊断肋骨骨折和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比较
对参与此次调查的69例患者以电话随访方式了解手术病理结果情况,发现使用DR对69例肋骨骨折患者实施诊断的准确率高达97.10%,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无统计学差异(x2=3.04,P>0.05)。
3讨论
胸部损伤时,不管是闭合性损伤或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均更常见,在胸廓骨折中占比达90%。儿童肋骨弹性较大,不易折断,但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肋骨弹性变弱,更易发生骨折。尤其是在交通业、建筑业等不断发展的今天,骨折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发生肋骨骨折后会为患者带来极大痛苦[3],又因肋骨骨折受力位置与方式的不同,引发的后果也存在一定差异,若为外部暴力引起的肋骨骨折,断骨后可能会产生血气胸或胸壁血肿,为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故而骨折后采用适宜的方法来确诊非常重要。过去临床主要采用螺旋CT、常规X线进行肋骨骨折诊断,但诊断准确率不高,导致病患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增加治疗难度。而数字化X线摄影具备X线计算机系统可对X线摄影平片实施数字化,而DR系统的量子检测效能较高,约为计算机X线成像的2倍,较高的DQE融合小像素在某方面来讲实现了图像质量的提升,也使密度分辨率大大提高,降低了噪音发生率,故而DR成像的图像层次相当丰富,影像边缘清晰、锐利,能够将结构细节进行显示,实现病变检出率的提升。
同时,数字化X线摄影动态范围为104-106,曝光宽容度较大,所以在曝光条件上更易掌握,一次曝光即可获得皮肤到骨骼的任何信息,进而清晰的将肋骨与周围软组织情况显示出来。DR系统里用到了直接非晶态硒/硅平板探测器,对X线的敏感性非常强,受偏压电场的作用,入射X线形成的电子空穴慢慢运动,使发散现象逐渐减少,也就降低了失锐现象的发生,并且入射X线的量子转换率较高,X线照射探测器后能直接把X线能量转换为电信号,且传输到计算机,依靠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促其转换为图像,如此可预防荧光屏散射、漫射引起图像失真、畸变等,且能将骨折线与周围解剖结构等进行更清晰的显示。
另外,DR系统有极其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能对窗位、窗宽给予调整,以放大局部、处理空间频率、边缘增强等举措将病灶形态与部位情况进行显示,预防漏诊。不过传统X线没有后处理功能,若X线胶片曝光则无法对影像再作任何补救,图像动态范围通常<102,若要保证骨结构影像清晰,务必要增加曝光条件,不过若曝光量过高,则不能将软组织进行清晰显示,若要保证软组织影像清晰,需适量降低曝光量,如此也就不能使骨结构得到较好的显示。可实时成像也属于DR系统的特殊功能之一,曝光后3-5s则能够在监视器上查看到定位图像,从而对摆位作出准确判断,并自动将因技术、运动、定位等所致的重复照片进行删除,降低因曝光条件不足导致影像质量不佳,还可降低辐射。
因此在本文里我们使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对69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发现病患骨折数量为102处,其中位于肋骨弓部为33处,位于肋部前方有39处,位于肋部后方有30处。根据骨折程度给予划分,其中不完全性骨折48例、完全性骨折21例。同时,这69例肋骨骨折患者使用DR诊断的准确率高达97.10%,与上级医院接诊后的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这充分凸显了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此外,在本次调查中有3例患者发生了漏诊现象,这可能和操作者诊断技术、患者体位等因素相关,故而在后续临床工作中,操作者应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进行临床经验积累,在诊断前协助患者进行适宜体位放置,提高诊断诊断率,为医师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有力诊断依据,促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谭伟强.DR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3):211-212.
[2]李伟,吴丽莎.DR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0):7-8.
[3]于林美.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与DR片诊断外伤肋骨骨折[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6):161+164.
(吉林省蛟河市天岗镇中心卫生院放射科 13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