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编辑提升选题策划能力的途径

2021-09-10胡婷婷

传播与版权 2021年3期
关键词:选题策划提升方法

胡婷婷

[摘要]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是编辑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提升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是提升编辑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本文关于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提升途径主要包括在学术会议中挖掘信息资源,开拓选题策划新模式;去作者单位调研,开拓选题策划新领域;多形式、多渠道学习,开拓选题策划新思路。

[关键词]编辑;选题策划;提升方法

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具有把握出版工作方向,落实出版工作方针,保障出版生产秩序,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与塑造出版单位品牌形象等重要作用[1]。因此,选题策划是编辑进行图书出版活动的前提条件。编辑把握住这个重要环节,就把握住了图书的生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2]。选题策划的主要执行者就是编辑。这要求编辑具有较高的选题策划能力,并能制订专业的选题策划方案,从而为整个图书出版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日趋激烈的图书竞争市场中,持续地提升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是编辑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出版单位进一步升级产业和不断创新发展的根本。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提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学术会议中挖掘信息资源,开拓选题策划新模式

编辑要定期参加各种专业学术会议。这是编辑了解专业最新动态、跟踪专业热点问题、挖掘优秀作者资源、策划合适选题、扩大出版社影响力和提高个人业务素质的好机会。编辑要有针对性、选择性和有目的性地选择学术会议,锁定目标专家,做好与专家、学者的沟通,做好图书出版意向的记录。编辑要提前做好会前、会中和会后的准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有图书出版意向的会议

从学术会议中开发作者资源,开展选题策划,是编辑选题策划的基础性工作。编辑要按照自己的专业背景以及在单位负责的图书领域,选择与该领域的单位、专家和作者等沟通联系,时刻把握作者圈的学术动态和前沿政策,随时分享专业的学术信息和最新政策,与该领域的单位、专家和作者形成良好的互动,进而确定是否有图书出版需求的会议信息。比如,笔者长期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做知识服务工作,及时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标准知识和统计数据,因此,获得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领导的信任。他们会随时告知最新的林草类重要会议,并提供具有出版意向的作者信息和作者单位。

(二)掌握重要专家和年轻作者的信息

编辑要在参加会议前弄清楚本次会议的专业背景、规模、与会代表的所在单位和研究领域等信息。编辑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随时把握住机会。编辑在参加会议前,最关键的是要掌握重要专家或特邀专家的信息,比如会议报告专家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研究方向、研究成果、获奖情况、近五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的著作以及大会报告内容等。这样才能在会后与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

编辑既要掌握重要专家或特邀专家的信息,也要全面开发和耐心挖掘具有较强专业实力的年轻作者。帮助和推动年轻学者的成长,有助于编辑构建丰富而又稳定的作者资源库。编辑对感兴趣的与会代表,可以在会前电话联系或者让熟悉的作者介绍,获得相关信息后,可以表达自己的组稿意愿和邀稿意愿,会上可以进一步地寻找合适的话题突破口。

(三)做好学术会议中的沟通工作

会议中,编辑通过与专家面对面地交流,方便信息的传递与理解。编辑可以及时记录专家在会议中提出的一些研究热点和研究动态,通过进一步调研分析相关领域的内容,发现适合市场的选题。编辑在会议中,确定了目标专家后,要认真倾听专家的发言,并寻找合适的机会,与专家在会后沟通。在会议的休息时间或餐饮时间,编辑可以主动与专家进行报告内容的讨论,谦虚地向专家请教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进一步确定专家的出版意愿。编辑就像搭建在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桥梁,一定要放平自己的心态,甘愿当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桥梁,站在读者的角度,从读者真正的需求出发,为读者发声。编辑要用真诚热情的语言,让专家感受到读者对专家知识的需求,并及时提供专业的出版建议,激发专家的出版需求,选择合适的机会对专家提出约稿要求,或者让其推荐相关的专家,争取在会议中发现优质的作者资源。

(四)完善学术会议后的跟踪工作

在学术会议结束后,编辑一定要趁热打铁,与作者进行图书策划后续工作的沟通。如果在会上已经有合适的选题,编辑就要更加努力地推进图书选题的进程;如果在会上没有合适的选题,那么编辑要继续与作者保持日常联系,比如,了解作者的工作动态和生活情况,经常打电话或发邮件等,巩固与作者的联系。编辑在日常联系中一定要用专业的语言与专家沟通,用自己的专业性、知识性获得专家的信任和认可。只有这样,当专家有出版意愿和需求的时候,才有机会进一步合作。总之,编辑要像经营朋友关系一样,经营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你的真诚、热情、专业和敬业等会让作者对你产生信任感,从而建立起长期合作的稳定关系。

二、去作者单位调研,开拓选题策划新领域

作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直属的出版单位,中国质量标准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每年除了出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计量技术规范,还需要出版一些重要标准和规程、规范的宣贯及应用指南等科技类图书。由于图书的科学性、知识性、针对性强,编辑调研的最主要市场就是地方市场监管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计量大学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相关单位。在作者单位进行实地调研的过程中,编辑会比在书店调研更立体化地了解作者的工作动态,并更全面地把握作者的图书出版诉求,从而进一步主动进行图书约稿。比如,笔者策划出版了《河南省优势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本书在第49届世界标准日当天,由中国质量标准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与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原)、河南农业大学共同举办了首发仪式。这是河南省强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有力举措,是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的堅实一步,在全国具有创新意义。本书的具体策划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编辑在调研前了解图书出版的意愿

在选题策划前,编辑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对作者及作者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了调研与掌握。在调研分析的过程中,编辑深入地挖掘作者的出书需求。本书的策划主要是在编辑调研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原)、河南省标准化研究院时产生的。笔者通过关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官方网站,看到了关于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突出表现的新闻报道,接着从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官方网站上了解到近几年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工作重点、工作难点、工作突破点和工作亮点等,并认真做好信息记录。经过笔者的反复思考琢磨,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的新观点和图书出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笔者将自己对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新认识和新理解与部门领导进行沟通,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与支持。在部门领导的鼓励下,笔者主动联系作者单位的具体负责人并进行实地调研。

(二)编辑在调研时提出图书选题的邀约

在实地调研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原)、河南省标准化研究院的过程中,这些单位为笔者介绍了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林业廳、河南省畜牧局和河南省烟草专卖局等部门,并组织河南省标准化研究院及各省辖市有关部门一线的同志一起见面会谈,会谈内容主要是围绕河南省小麦、玉米、水稻、花生、棉花、大蒜、芝麻、大豆、食用菌、茶叶、苹果、枣、杨树、核桃、生猪、肉牛、肉禽和烟叶18种优势特色农产品。编辑与各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会聚一堂,围绕共同感兴趣的农业综合标准化试点示范的新实践、新经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使得编辑更直接、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作者单位的情况和图书出版的诉求。当编辑在会谈中的发言获得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时,就是进行图书选题邀约的好时机。

(三)编辑在调研后完成图书选题的落实

调研后,当确定了作者单位的图书出版意愿和具体要求后,编辑就要进一步论证选题的价值,在与同类图书对比后,制订收益预测和市场营销计划等,使选题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进一步提高。编辑在落实图书选题的过程中,要进行图书三审三校的时间安排,预测这本书的成本与定价,并制订图书的宣传计划等。

《河南省优势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出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河南省优势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实施起到了积极作用,进而为提升河南省农业标准化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因此,编辑在图书选题策划措施完成后,要进行关于本书策划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得出这次策划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进而提升对选题策划规律、方法的深刻认识。最后,如果图书的选题策划一旦有了点的突破,编辑一定要乘胜追击,进行相关联的图书策划,争取做到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系列图书开发,及时运用品牌图书效应,提升图书产品体系的优势。

三、多形式、多渠道学习,开拓选题策划新思路

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发达让各种专业信息的来源和获取变得多样化和便捷化。因此,编辑应该多形式、多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的全面互动,既包括传统纸质资源,如电视、广播、杂志、报纸,又包括各种网站资源,如微信、微博、网站、学术论坛、QQ群或豆瓣小组等,保持清晰的头脑和敏捷的眼光,从海量的信息中发现有用的图书信息,整理和筛选合适的选题信息。

(一)日常的电视、广播中的信息

编辑只有深入地了解社会,热爱生活,才能开发出受广大读者喜爱的选题。编辑的选题不是靠凭空想象获得的,可以从日常的电视、广播中发现信息、积累信息和提炼信息,研究信息后获得。“处处留心皆学问”,虽然电视和广播的使用群体在减少,但是对编辑的选题策划依然有用。编辑可以通过电视、广播随时随地留意生活的热点、社会的焦点。这些都可能成为图书的选题。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编辑在家看电视和坐在车上听广播的过程中,只要耐心听、用心想,就有可能收获适合选题的信息。

(二)专业的报纸、杂志和图书中的信息

专业的报纸、杂志和图书,是大多数行业从业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途径。图书编辑需要长期学习出版领域的报纸或杂志,如《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标准化》《科技与出版》《出版发行研究》《中国编辑》《出版与印刷》等,熟练掌握工作必备书《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科学出版社作者编辑手册》《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等。报纸、杂志和图书等纸质媒体中的信息,相对于网络信息中的瞬时性、发散性等特点,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和深入性。网络中的信息是需要编辑进行二次加工处理、筛选才能采用的,而纸质媒体中的信息是可以直接用来指导编辑的学习和选题策划的。

(三)全国图书订货会中的信息

尽管每年的全国图书订货会在销售方面的功能有所减弱,但是它依然能展示当年最新的图书信息,便于出版社、图书馆、文化公司、书店、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这些最热的图书市场信息就是编辑获得图书选题的重要途径。因此,编辑如果参加每年的图书订货会,就会看到品种齐全的热销图书展示、每个出版社的重点图书推介、知名作家的签售活动以及其他行业专家和知名作者的讲座等。每个书展的展位前都会有出版社提供给图书采购商的当年最新书目和出版社图书的宣传资料,编辑一定要将有价值的图书信息带回出版社,进行仔细的阅读和研究,去粗存精,在经典书和畅销书中发现选题策划的市场信息。

(四)深入挖掘网络传播中的信息

编辑应学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分析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把提升人的价值、满足人们更高的精神生活需要,为用户提供高品位的内容消费和体验作为编辑的重要任务[3]。处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编辑获得信息会更加快速和丰富,在手机上刷微信朋友圈、看新闻信息、搜网络热点等过程中,就能获悉很多时代动态和社会焦点。这些都是获得优质作者信息和了解读者需求的途径。编辑可以将一些与图书相关的专业网站、作者单位的网址、科研论坛和点击率高的专业话题等保存下来,定期地关注,长期不懈地记录和整理有效的信息。同时,编辑也要经常活跃于网络社交活动中,敢于随时发言,并及时与作者、读者讨论互动,这样才能获得一手的调研资料和准确的信息。当知识和信息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编辑才有可能策划出有创意的选题。

四、结语

编辑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寻找图书选题策划的路径与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归纳知识和总结经验,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保证优质图书选题的生产常态化[4]。选题策划能力是每个编辑的基本功。因此,编辑要提高图书选题策划能力,从专业的学术会议中挖掘,发现图书选题诉求的新模式;从服务的作者单位中调查和研究,寻找满足作者工作需要的图书选题的新领域;从传统的纸质媒体和现代的网络媒体中学习,捕捉图书选题的新思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编辑只有不断地学习、研究和探索,才能提高选题策划能力,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中级)(2020年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

[2]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中级)(2020年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

[3]周蔚华.新时代优秀编辑的变与不变[J].现代出版,2018(06):14-18.

[4]易图强.图书选题策划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选题策划提升方法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方法
浅谈科技类丛书的策划
浅谈民生新闻报道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生互评能力的提升方法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党刊编辑素养的思考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浅谈图书选题的立体化经营思路
如何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度
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效益的方法与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