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保障及实效性研究

2021-09-10陈蔼莲 陈锋

高考·上 2021年3期
关键词:保障措施实效性体育锻炼

陈蔼莲 陈锋

摘 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目标是我国在青少年体质增强工作过程中提出的具体性要求,对各级教育部门和机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以及体质增强提出的具体实施方向和策略。良好的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身体体质的增强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发育过程中的青少年在形体、身体机能、心肺功能等身体方面的发育成长均有很好的促进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相应保障措施的研究,同时研究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实效性,希望为切实增强青少年体制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保障措施;实效性

引言: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对青少年进行健康管理,增强其体质,不仅关系到其自身身体健康状况,更是与我们国家未来强盛和民族昌盛有着直接联系。国家不断通过各种法治管理、制度规定、政策指引等方式,对青少年健康实施引导和管理。各级学校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指导和教育,是实现综合素质教育和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为更好的培养我国国家建设接班人奠定基础。坚决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国家体育教育政策,必须通过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相应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找到更好的保障措施,以更好的提升其实施过程的实效性。

一、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内涵

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是中央以及国务院共同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以及实现青少年体质增强的有关政策的具体要求。该政策要求各级学校组织必须重视青少年体育锻炼及教育,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确保体育教育质量,并且依据学生成长发育情况对各级学校具体实施体育教育的课时安排、体育项目、活动形式等做出了详细规定。

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指的是在校期间通过相应的组织、领导、计划安排等形式,充分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时间、班级内的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正规形式的体育锻炼。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不包含学生不在学校时间内开展的体育活动,也不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自行组织的相关体育活动。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是向我国的所有青少年学生共同提出的体育锻炼要求,并不包括部分学生进行的各种社团或者训练。

二、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现状问题

(一)体育课开设不足使得主要实施路径受堵

目前很多学校在体育课程的数量设置和教师配置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和实施,很多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有了极大提高,但是在实际的课程安排和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体育课被其削减或者其他课程占用现象,特别是在初高中学校此类现象较严重。学校的体育场地以及体育锻炼器材配置不足也是造成体育课程进展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对于体育器材的缺少可以通过学校进行相应器材的自制或者改造等进行补充,但是对于处在中大型城市的中心城區的相关学校在体育场地方面存在着较严重不足现象,使得体育课程的开展受到较大限制。

(二)学校大课间活动利用效果差降低实施成效

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大课间活动都以健身体操为主要体育活动项目,同时也有不少学校以跑步、项目操等内容进行开展,虽然在活动项目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缺乏一定的实效性,降低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成效。同时,大课间操受到不良天气的影响较大,比如雨雪雾霾等天气,迫使大课间活动中断。

(三)课外体育活动未发挥应有作用

课外体育活动随着在目前学校的体育教育中主要指的是当天没有体育课时需要安排一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这项规定在体育课程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现状下,对其进行实施就出现了更大的困难了。同时,随着教学制度的不断改革,当前很多学校对于课外体育活动存在很多理念和实践上的困难,缺乏了科学指导,也加大了该项活动实施的安全隐患,使得学校、教师、家长等均不愿开展、组织、参与此类活动,进而使该项活动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三、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现状问题保障措施研究

(一)按质按量进行体育课教育活动的开展

学校体育课是实现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这一体育教育政策的主要途径,在进行相应的保障措施研究过程中,必须对该路径进行有效疏通,确保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得到基本保障。按质按量开展体育课教育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学校依法开设体育课程。各级学校必须排除一切困难,坚决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确保体育课的开设具备数量和质量的有效保障,实现依法治教、依法施教。

2.提升体育教育理念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可以通过提升各级学校校长的体育教育理念角度入手,此策略主要针对有体育教育意识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知如何进行具体实施的学校。通过对校长实施体育教育工作理念以及方法的培训可以有效提升学校对于体育教育活动的具体开展思路、方向、方法,进而提高了体育教育质量。

3.加强体育课实效管理。通过不断完善体育课项目的设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活动,使学生身体素质、身体各项机能等得到切实提高。将体育课程的项目、时间、数量做系统性的规划,对于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实效有促进作用。

(二)加强大课间体育锻炼效果管理

加强大课间体育锻炼效果,需依据学生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项目内容上的扩充,提升大课间体育锻炼的趣味性以及锻炼实效,以切实发挥大课间体育锻炼作用。具体的实施保障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以主体教育为中心,增加锻炼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大课间体育锻炼首先要以体育锻炼为中心目的,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增加或者变换锻炼项目来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趣味性,实现趣味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作用。比如可以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现状,将广场舞、素质操等项目列入大课间体育锻炼内容中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达到提高体育锻炼效果的目的。

2.重视传统体育内容的实效性。跑操是传统体育项目内容,其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着极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形式上的跑操锻炼又缺乏了相应的趣味性,因此可以通过改变队形等形式进行跑操项目的创新,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3.充分利用学校实际环境进行体育空间的扩展。针对于处在中大城市的中心城区的学校在体育场地方面存在的不足问题,学校可以发挥创新,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场地、例如教师、走廊、学校道路等进行体育场地的扩展。对于学校室内场地的开发利用还可用于恶劣天气时的应急场地,组织学生实施体育锻炼。

(三)切实发挥课外体育活动能量

课外体育活动在目前各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做到切实开展的情况较少,其具体原因在上述内容中也已做了分析和阐述,但是在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政策过程中,必须提高课外体育活动所具有的良好教育资源和实效。各学校在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策略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1.结合当前达标锻炼的要求,进行校内班级间的达标竞赛活动。随着国家对于学生体制健康管理的不断深入和各项具体政策的颁布,学生体质达标活动不断进入到各个学校。因此各学校可以借此机会实施班级间的竞赛活动,有效发挥活动对于学生和教师的激励作用,提升体育锻炼实效性。

2.通过体育课外作业形式,加强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和行为。体育课外活动之所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被各学校忽视,很大原因是因为其未实现灵活运用。各级学校可以通过布置相应的体育课外作业形式进行活动项目的扩展,通过锻炼目标的制定来约束和检验学生的锻炼效果。

四、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实效性研究

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政策的具体落实和执行,可以对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实现有效增强,该体育教育政策带来的实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学生身体形态指标

体育锻炼对于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的提升和改变,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锻炼过程才可见到实效,其主要表现在学生身体不良形态变化方面,比如常见的驼背、肥胖、脊柱侧弯等,均可通过正确的体育锻炼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矫正,且随着体育锻炼时间的延长其效果越好。

(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现在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很多学生在参加学校的正常学习活动外还有很多兴趣班、学习班进行相应能力的提高,使得学生的校外体育锻炼时间较少,不利于其身体的健康发展。通过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体育政策的实施,加大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同时通过相应的提炼锻炼使学生在速度、力量、爆发力等身体体能素质方面均有了明显提升。此外,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使其自身抵抗病毒入侵的能力有了增强,减少了疾病伤害。

(三)提高学生心肺功能指标

学生坚持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通过体育锻炼特别是跑步等耐性体育运动的锻炼,可以使学生的心肺功能指标得到提高。学生的脉率、心脏功能、肺活量等身体器官功能指标的提高,对其自身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的帮助作用。

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到,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实效性主要体现在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状况改善和身体各项机能的提升方面,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体质。除此之外,随着青少年学生身体体质的增强还可辅助学生的精神面貌的改善和提升,运动本身就具有精神治愈的功效,通过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使学生具有更加优良的状态去应对繁重的学业,对其学习效果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到该项体育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学校面向全体青少年学生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通过对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实施过程中存在现状问题的分析及优化策略的研究可以看到,通过按质按量进行体育课教育活动的开展、加强大课间体育锻炼效果管理、切实发挥课外体育活动能量等这些有效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的保障国家体育政策的落实。通过对该项体育政策实施的实效性的分析可以看出青少年学生经过长期连续的正规体育锻炼,对其自身身体形态的改善、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心肺功能指标的提升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參考文献

[1]徐芸璐. 身体活动视阈下江苏省初中综合体育课程内容构建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9.

[2]张锐. 临汾市尧都区初级中学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推进策略[D].山西师范大学,2019.

[3]宁兆娟. 开封市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动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9.

[4]张科峰. 新乡市城区中小学“每天锻炼一小时”开展现状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18.

作者简介:陈蔼莲,1973年10月出生,女,汉族,广西容县人,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体育专业。

陈锋,1975年7月出生,男,汉族,广西容县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专业。

猜你喜欢

保障措施实效性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恩施茶叶质量安全现状及保障措施
浅议电网基建工程投资预算闭环管理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浅谈在校大学生兼职权益侵权现象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