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泳古代经典诗歌,构建生本审辩课堂
2021-09-10蔡东南
蔡东南
摘 要:本文从古代诗词课堂教学现状谈起,提出古代诗词课堂教学的三个关键词“涵泳”“生本”“审辩”。古典诗歌的意脉虽然难以捉摸,但它必定依托诗歌文本呈现,同学必须先静心涵泳,方能渐入诗境。生本本质就是将教学回归到最初的生命本体教学,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质疑、讨论的积极性,让学生学诗的思维动起来。同时教师还应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整体鉴赏训练,教会学生运用审辩思维帮助进行诗词鉴赏。
关键词:涵泳;生本;审辩
一、高中古诗课堂现状反思
(一)教师习惯性拖课,导致学生课间没有足够的时间缓冲。
(二)课堂结构不完整,导致一节课上不完预备的教学内容。
(三)课堂没有学生活动,没有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发言的机会,没有安排课堂练习进行教学效果监测,教师一节课从头上到尾,导致学生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上课时对于诗歌知识点的讲解,停留在让学生知其然的程度,但却没有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知识落实不到位,学生解题时还是做不出来。
(五)教教材?用教材教?(主动对教学和课堂进行重构)。
(六)教学主张和理念(阅读——思考——表达)。
(七)高中古代诗文的讲授应更有耐心(语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教师精心钻研古典诗词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涵泳古代经典诗歌
我们分析一首诗歌的起点不应该是既定的观念,而应老老实实地从文本开始,一字一句地阅读,体验、琢磨、品味,这本身就是一种绝妙的审美享受。任何一种阅读,起点必须是基于文本的真实解读。新课标指出,古诗文在教学中须反复诵读,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就是在诵读诗词方面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
(一)动情地朗读;(二)深入地品读;(三)适度地联读
古典诗歌的意脉虽然难以捉摸,但它必定依托诗歌文本呈现,同学必须先静心涵泳,方能渐入诗境。和戏剧、小说、散文等相比,古诗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富有张力的人物形象等,但有着独特的美学韵味,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关键点。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反复吟咏诵读各类型古诗,读出古诗具有的韵律美,深化感知古诗作品,不读诗跟写诗一样,要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以此来填补跳跃中省略的内容,再现独特隽永的意象与意境,所以要多吟咏诗韵,方能更好地体验诗歌之美。
笔者在上《李凭箜篌引》市级公开课的时候,便以初读——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再读——我以我心,描绘诗境;深读——诗以言志,感悟诗情,三个涵泳诗歌的教学环节串连课堂,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积极构建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的本质就是将教学回归到最初的生命本体。生本课堂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教师肯定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二是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有效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以及管理的作用,师生和谐互动,实现双赢。
狭义教学以书本知识为教学对象,把毫无遗漏地传授教材内容视为教学的根本和唯一的目的。广义教学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教材无疑是重要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是教材,也绝不仅仅限于学校内部。[1]关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需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对文本的感悟永远替代不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2]教师可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诗人专题分组研学活动,活动安排如下:
(一)开始阶段:
教师动员,学生自由分组(每组1-5人),选择诗人(尽量不重复),时间:每周两个课时,地点:教室或学校图书馆阅览厅(也可以在周末或节假日组织校外研究性学习)
(二)研究阶段:
各组确定研究计划,分配任务(诗人的生平、诗歌、文章、他人评论),查找、收集、整理资料,着手实施三个项目:1.出一道诗歌鉴赏题;2.做一次“我说某某诗人”的演讲;3.写一篇诗人评论的文章(千字以上)。
(三)总结阶段
班级交流,课堂和课外,过程性材料汇总留存。
四、主动构建审辩课堂
真正的课堂,不应只是追求轻松愉悦,而应该是紧张有序的。审辩的语文课堂需要一种对话的姿态。一部伟大作品所投射出的意义往往不是单一扁平的,而是多元立体的。
朱光潜先生说过:“诗歌有可以说出来的地方,也有不可以说出来的地方,不可言传的全赖读者意会。”同样一首诗在不同的读者的眼里应是有不同意味的,所有的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融入不同人情的再创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与启发之外还应鼓励学生有新的感受与体悟,如何既遵循规则而不囿于传统思路,是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应着力关注的焦点。
教师应在古诗课堂上精心设计生本审辩问题,提升学生读诗素养和思辨阅读能力,示例如下:
《拟行路难(其四)》
诗人鲍照敢怒不敢言的根源就在于他出生于寒门。网络上有个话题总是能够引发热议,那就是“寒门”能不能出“贵子”,请同学们根据自己选定的立场,分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讨论时间为3分钟。
《春江花月夜》
被誉为“孤篇横绝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有人读出了感伤,有人讀出了美好。请同学们以自由探讨辩论的形式,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情基调的理解,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思维,真正实现个性化解读。
《将进酒》
“但愿长醉不愿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复醒”,你认为李白当时唱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曲名,意思是劝酒歌,同学们读这首歌时,你觉得这是一曲怎样的歌?
同学们可以参考这样的句式来表述你的见解。请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你的感受,并找出具体诗句进行品读和简要分析。
我读到的是一曲( )的歌。
可能出现的答案:激动、豪放、悲壮、自信、愤慨、狂放、癫狂、愁苦
《氓》小组合作,思考问题:
讨论女子悲惨遭遇的原因,女子的可悲之处不仅在于婚内丈夫变心,更重要的是在遭到丈夫背叛之后,家人的态度,“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短歌行》
欣赏一首诗歌,也就是走进一个生命,同学们用深情并茂的朗读和诗人一起完成了一次精神旅行。那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曹操呢?对你有什么人生启示?
《归园田居(其一)》
对后世而言,陶渊明的“归去”,到底是充满智慧的舍弃,从而收获宁静快乐的生活,还是绝望无声的反抗,以至背离经时济世的理想?
小组讨论: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面对无法忍受的困境,我们该如何做?是大步向前、迎难而上?还是消极后退、望而却步?
《马嵬(其二)》
话题讨论:结合现实,感悟爱情
帝王的爱情和卢家夫妻的爱情,谁更长久?你更向往哪一个?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抒发心中所想。
《李凭箜篌引》
(一)清代衡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影响力巨大,李贺作为著名诗人,《唐诗三百首》为什么未选李贺的诗?为何编者对待他竟然是如此漠视,很多人对此不解,请分小组讨论,谈谈你的看法。
(二)李贺诗歌的造句对仗艺术,谈论的人很多。司马光谈到:“李长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为奇绝无对。”请问你能对出下句吗?
(三)钱钟书先生在其《谈艺录》中提出“长吉于六代作家中,风格最近明远,不特诗中说鬼已也”的著名论断(鲍照,字明远),鲍照应当说是李贺平生最喜爱、最熟悉的前代诗人,他在李贺诗中曾经正面出现过,而且是唯一的一位。(《秋来》有“秋坟鬼唱鲍家诗”的句子)请你于课后搜集资料,谈谈鲍照对李贺诗歌风格的影响。
五、教师应对举措
(一)进行读写结合的整体鉴赏训练
1.学生全方位地写古代诗歌鉴赏文字;(翻译、情理、形象、技巧、语言等)
2.教师及时反馈,示范引领。(出示鉴赏范例,解答学生疑惑)
(二)审辩思维助判断
语言与逻辑关系密切,语言表达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语言表达不只是有结构搭配和表意明确方面的问题,还应该有逻辑推断的问题。[3]教师应主动指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辨,运用审辩思维帮助解题。
(三)主动思考促成长
笔者上《李凭箜篌引》市级公开课之后,听取了许多热心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反思如下:本课能抓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教学目标,问题的设置合理,能够启发学生的探索质疑能力。小组合作互动的课堂互动,创设出互动的多维性,课堂效率较好。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吟咏诗韵,描绘诗境,知人论世来掌握艺术描写手法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基于现实情境的问题设置,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训练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善于创设情景化问题激疑,以疑为主轴,在解疑释惑中认识李贺及其诗风,在思辨中解读文本,注重学生朗读。从新课改的要求来看,教师主导型强,不过学生主体性不够鲜明突出,可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思考。课堂有水到渠成的感觉,一个环节接着另一个环节走下来,但是是否会显得短平快,时间太赶。教师如果能对诗歌文本的赏析更深入、更细致些,即基于文本的问题设置,即“生本”的体现会更突显一些,也更能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细读。
经过本次公开课的磨练,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又更加深入了一些,今后我一定继续加强学习,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六、如何理解“诗无达诂”和“见仁见智”?
现在所说的“诗无达诂”,说的是对同一文学文本的理解,不同读者可以有大相径庭的看法。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在考试中,是否可以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然后美其名曰“见仁见智”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我们应该做到:诗无达诂而求诂,努力寻找“最”哈姆雷特。
语文学习中知识积累只是一方面,有效运用和内化成自己的记忆才是目的,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就是知识未能形成系统,也就是没有规律性,记忆碎片化而且思维深度不够。所以语文古代诗歌教学过程必须让学生在上完一堂课之后,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有一些规律性的认知,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要有思维深度的拓展,以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顾志跃等.《如何评课》[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张开.回歸语言本体,重视语言运用——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评价[J].语文建设,2017(22).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审辩式课堂文化的构建和实践应用研究”(立项批准号:2019XB0604)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