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涵泳”

2015-12-17胡礼湘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诗歌散文仁学涵泳

胡礼湘

人教版出版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中有下面这样两句话:

1.在读这样“有句无篇”的作品时,我们不妨对这些写景佳句多加涵咏、玩赏,品出其精微的诗艺来。

2.我们在诵读时,要因声求气,涵泳诗韵,完美地再现和品味这一情、景、理、声交融的美妙诗境。

第一句用了“涵咏”,第二句用了“涵泳”。笔者认为,“涵咏”当是“涵泳”的误写。

“涵泳”这个词,古已有之。“涵”是潜入水中,有沉潜之义;“泳”是游于水中,有游泳之义。“涵泳”是由两个近义语素组成的复词,本义当是潜游。

清谭嗣同《〈仁学〉自序》:“吾自少至壮,遍遭纲伦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任受。”取其比喻义,“涵泳”便有仔细读书、深入领会之意。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又说:“所谓‘涵泳者,只是仔细读书之异名。”与朱熹齐名的陆九渊在诗里也写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可见,“涵泳”已作为读书的一种重要方法被提出。

值得注意的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在开篇《致同学们》一信中也有正确的用例:“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外国诗歌散文、中国小说、外国小说、中外戏剧名著、影视名作,涵泳这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将极大地拓展你们的语文视野,使你们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都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诗歌散文仁学涵泳
涵泳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具象思维”的实践探索
兄弟草原
第三届中国徐霞客诗歌散文奖在浙江天台隆重颁奖
《第二届中国徐霞客诗歌散文奖优秀作品选》出版
有效整合教材,上好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专题教学尝试
涵泳: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传统阅读方式“涵泳”的历时衍化及现代运用
孔子仁学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浅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