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农村初中厌学中发挥的作用

2021-09-10韦柳婷

文学天地 2021年3期
关键词:厌学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

韦柳婷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一直是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必学课程,2014年以前,南宁市中考科目中道法与法治以开卷形式考察学生的能力,因此在中考中相比重要性不大而被忽视或者占课,没有展露其优势和作用。随着南宁市教育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道法与法治课程在农村这个教育程度不高、受旧思想影响严重的地方,开设该课程就显得意义重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农村初中;厌学

引言:在当今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学生面临的除学习外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同时如今的竞争逐渐激烈,课程压力也越来越大,难以继续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保持热爱和兴趣,所以厌学的现象正慢慢蔓延。同时在农村大多学生是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多、家长教育方法欠缺,厌学现象在农村地区更为凸显。因此,需要学校教育及时止损,给学生们传授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帮助他们迎来更好的人生。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农村初中厌学现象中存在的必要性

1、农村厌学现象严重

农村经济条件较为落后,农村孩子受到的教育也并没有与时代共进,甚至同样较落后。除此之外,农村孩子多是留守儿童,受到爷爷奶奶无条件的溺爱,父母远在大城市打拼,教育不到,因此孩子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衍生出厌学现象,因此需要学校教育的及时介入,开设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想适应的课程,给予学生正确的方向指引,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育质量,达到教学效果。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任的、实际的教师,在父母教育不太到位的情况下,学校应及时补充教育,填补其中的漏洞,将厌学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2、德育教育双管齐下

当今教育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学校不仅要重视学习,还要关注学生们的身体。只有道德与法治教育到位,学生们的素质教育才不算欠缺。从社会层面讲,产生厌学心理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思想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青年的影响,在学生们适当的年龄予以道德与法治教育,能让学生们在主观意识上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行抑制,从根本上面对厌学现象。除此之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是帮助学生们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一步,教育德育双管齐下,才是真正的教育。例如:此次课题研究中,我校有一名初二男生就是受到社会青年的影响,思想开始波动,我们及时发现、干预,结合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开导,联合家长共同教育,实现家校共育,双管齐下。

3、改变落后农村现象

目前,我国整体表现出来的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因此农村的青年大部分都向城市聚集,而停在农村的只有老年人与正在上学的学生,缺乏父母的教育,接受的是老一辈较为落后的教育,落后现象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因此需要学校教育的同步进行,关心学生们的学习,关注学生们的的心理,让他们能够成为健全的人,在长大成人后为农村地区奉献自己,改变农村的落后现象。再从眼前来说,农村地區,青年离开后,学生就是这一地方的活力来源,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才能为农村这个小地方带来活力。

4、健全教育体制机制

农村地区由于师资力量的欠缺,导致学校开设的课程不够全面,只有初中时必学的主要课程,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是及时健全教育体制机制的必要措施,也是帮助学生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一环。同样也是响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让其发挥其实际的效果和优势。使得教育本身与现实的联系更为紧密,从而使教育获得了更大的社会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了初中学校办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农村初中厌学中发挥的作用

1、正确价值观引导

厌学现象的产生一般受家庭、教育及社会三个外在因素影响较大,再加上正值叛逆期这个内在因素,让厌学产生得更加容易与普遍。学校及时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学生们尽快形成良好的人格和性格的培养,在根本上扼制厌学现象的产生。

例如,学校通过开展以感恩、心理健康等为主题的讲座与班会,利用雷锋月等特殊节日为契机开展相应活动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们不仅只关注自己的学习,还注重自己的其他方面的发展,让学生们真正了解到除了要把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还要全方面发展。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不仅需要家庭教育的及时跟上,学校教育也应该符合各个年龄段设置有用的课程,让课堂发挥其真正意义。

2、改观落后的教育

厌学现象的产生,其中影响最大的就应该是落后的教育方法、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而厌学现象的产生就是对其极大需求的反映,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不仅是教育体制机制的完善,也是改变落后教育方法的必要措施。道德与法治教育,同样也是对不良行为和厌学思想的一种抵制,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疏导,同时也告诉学生继续这样下去会对自己、学校、家长和社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

例如,城区学校,拥有充沛的师资力量,完整的课程搭配,开设有专业人员值班的心理健康活动室等等,老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城市学生在出去后往往比农村学生的抗压能力强,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强,因此,在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薄弱的情况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促进教育体制机制完善,落实学校先进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也改变了农村部分学校较为落后的教育理念。

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利于学生外在表现,更有利于学生们的内在发展。在客观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再跟以往一样只关注学习,而是注重心理和身体全面健康。在主观上,有益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性格,形成完整的人格,同时学会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以积极正面的心态面对每一天。除此之外,也有助于那些已经产生厌学心理的学生及时治愈自己,端正思想。

参考文献

[1]尹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策略研究[J].家长,2021(14):38-39.

[2]郭靖华,周娜,孔德阳,张新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学科本体性知识研究——基于课程主要素材的内容分析[J].中小学德育,2021(04):11-15+21.

[3]张艳.真实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7):96-97.

(南宁市武鸣区马头镇中心学校  530100)

猜你喜欢

厌学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