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仿生学在记者业务素养培养中的应用

2021-09-10杨剑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仿生学培养教育新闻记者

摘要:新时期,新闻记者面临新的业务能力挑战,其个人业务素养的高低,不但影响着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所在新闻媒体机构的发展。在当今的新传播环境下,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利用仿生学,对生物体的“狼”性文化进行研究,为新闻记者业务素养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即仿生学教育把大自然中生物生命的运行规律及特点运用到培养教育当中,通过对生物的研究来解释和解决社会问题。

关键词:新闻记者;业务能力素养;仿生学;“狼”性文化;培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3-0051-02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西华师范大学2017年度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课题项目校级一般项目“基于仿生学探讨‘狼’性文化在新闻人才业务能力教育培养当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xmybl8284

一、何为记者的“狼”性业务素养

通过对“狼”生活习性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在自然法则中,狼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为了生存,它们一生下来就有强烈的意识——“我要吃肉”。它们身上永远闪现着许多迷人的魅力,如充满野性的淡定从容、强烈的探索搜寻欲望、摄人魂魄的震慑力量、从一而终的自我执行力等[1]。

同样,作为传输信息、揭露真相、引导舆论、促进社会发展、体现自我价值的记者,也面临着如何应对新媒体、新对象、新工作、新方法的挑战,需要尽快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系统性地认识“狼”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可将其仿生作为现实生活的导航犬[2]。

二、我国新闻记者业务素养现状

(一)缺乏职业生存危机感

如今,在媒体机构工作的记者,很多报道来自“派活儿”新闻线索,或者采取“拿来主义”“改编主义”,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而不是主动寻找新闻线索,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职业惰性。

在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如何在第一时间抢新闻、发新闻,如何面对越来越难的新闻调查,以及如何在信息泛滥的时期做出吸引人的作品,都给记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除此之外,对融媒体时代全新的报道思维、方式和技术没有进行应用,对具有商品属性的新闻传播对象研究落后等,这一切还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没有跟上融媒体时代的快捷步伐和需求。

(二)新闻信息捕捉意识不足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件信息,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即将发生的。面对出现的这些信息,新闻记者有的漠然处之、视而不见,有的知其表不知其里。如何寻找第二落点,将现已刊登、播报的新闻变成新的新闻线索,如何对过去的新闻事件进行二次解读,如何对即将发生或出现苗头的新闻信息进行预判断,这方面的意识还有不足[3]。

(三)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媒体环境

新时期媒体环境的改变,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数量的增多、传播形式的变化、受众群需求的变化、信息竞争的加剧等,导致有些从业人员沉不住气,对这一切无所适从,缺乏一名新闻人必备的坚韧、忍耐的精神。

(四)缺乏對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突发事件新闻往往具有紧急性和不可预测性,通常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调查发现,部分新闻记者面对突发事件,由于自身专业素养不足,快速反应能力不足,在新闻现场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报道新闻、引导舆论、避免造成社会恐慌,不知道如何开展新闻产品的系列开发等。这一切都是部分新闻记者面对突发事件,自身专业素养不足造成的。

(五)缺少自知之明

有自知之明是进退自如的保证。很多记者不能平衡自身的心态,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不善于交结良师益友,用心学习,补己之短。自知之明不足,没有看透自己,或者不愿意看透自己,不愿意弥补自己的不足,导致记者的自我职业能力、问题思考与解决能力、创新创意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的提升缺乏后劲。

(六)纪律意识不强

如果一个人不遵守相关的纪律,缺乏纪律意识,不按操作守则行事,不尊重风俗习惯等,将导致所在环境混乱无序,一些想得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将会出现,其生态平衡必将大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自将其乱,没有法律自将其损。只有在一定准则的约束和限定下,记者的工作生态才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七)团队凝聚力不强

在现阶段,一些新闻记者在协同工作方面还存在不足,表现为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没有责任心,不善于合作,不能群体奋斗而单打独斗,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允许他人染指,其结果就是有的新闻力不从心、缺乏新意,丧失了产出新闻精品的机会[4]。

三、“狼”性仿生学如何与记者的业务素养培养相结合

(一)心态决定命运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如果我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样的人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

同样,记者作为新媒体下的主干力量与多面手,如果不秉承“只吃肉,不吃草”的“狼”性特征,不具备媒体工作中的强者心态,不把高标准、严要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将成为泛泛平庸者中的一员,最终在生存法则的标尺上被淘汰。

(二)永葆好奇心,关注细节

好奇心就是觉得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新奇并且感兴趣的心理。狼拥有一颗儿童一样的好奇心,会探寻周围的一切事物,这会催生狼探寻本质的激情,直到琢磨出“道道”才罢休。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留心细节,关注细微之处,是保证新闻本身客观真实性的硬性要求。具备“狼”性的记者,会自动探索新闻选题,对感兴趣的新闻选题充满激情,并用心去完成[5]。

(三)全天候保持临战意识

自然界中的狼为了生存,对出现的猎物和来犯者,时刻保持着捕食和战斗状态。与狼相比,记者这个职业有众多的相似点。一个具有“狼”性的记者首先必须像狼一样随时准备着,具有全天候作战的职业精神,对于出现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能够第一时间奔赴新闻现场,全身心地投入到新闻线索的挖掘和采访当中,探寻新闻的真谛,并且在第一时间采写出新闻报道。

(四)铁的纪律

纵观狼的家族管理模式,可以发现,狼会统一行动,协同作战、捕食和抵御来犯者。

对于一个具有“狼”性的记者来说,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职业操守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而且应该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强烈责任心的表现。铁的纪律是效率的保证。有了这种观念,才能在任何场合把遵守纪律转变为自觉行动。同时,铁的纪律也是保证强有力的执行能力的前提。

(五)记者是个“杂”家

世界上有那么多“家”,那记者属于什么“家”?有人说,记者是一个大“杂”家,涉猎范围广,但却不深;也有人说,记者是个社会活动家,穿梭于复杂的人际网络;还有人说,记者是一个功力深厚的作家。

纵观新闻史,做一个具备“狼”性的记者,要学习狼时刻学习总结各种捕食各种动物的技能。在采访活动中,记者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需要结交良师益友,用心学习,补己之短,了解及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建立一个“移动知识库”是“狼”性记者的基礎本领。

(六)新闻是跑出来的

狼自身的生长、族群的繁衍,都需要充足的食物,这就需要狼奔走于不同的环境中捕食。安岗曾说:“脚板底下出新闻。”在物质条件急速提升的当代,记者的工作条件越来越优越。在这种环境下,奔走于各地进行采访,不仅是记者的工作,而且是记者的生活。记者如果不用自己的脚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一切新闻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传播效果、生命力、影响力、延续力将大打折扣,何谈新闻精品[6]。

(七)团队协作

从哲学的观点来说,量变是质变的基础。任何人、任何物在一定数量之下,在一定条件之下,簇拥在一起,具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就会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这充分说明了团结是力量的源泉。正如狼是群居动物,目标已定,然后群起而攻之,各司其职,有序而不乱,最后成功捕获猎物。因此,新闻工作是一个团队协作、合作的工作,主张的是团队作战,“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只有这样,才会有头脑风暴,才会有坚强的后,才会有优秀的新闻作品出现。

四、结语

仿生学自成立以来,为我们提出了大量的仿生研究课题。利用仿生学原理对“狼”性文化加以研究,并且有选择性地把“狼”性文化应用到记者业务素养的培训中,可以为记者义务能力素养的培养,提供新的思想、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狼”性仿生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仿生学研究成果在人类生存方式中的反映。

参考文献:

[1] 羌狄.狼性法则全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10-20.

[2] 潘斌.记者的业务素养养成[J].新闻前哨,2017(09):86-87.

[3] 李靓.论记者的新闻捕捉能力[J].新闻传播,2016(04):101+103.

[4] 亢丽艳.浅议新闻采编工作中的团队精神[J].传播与版权,2014(07):141.

[5] 苑祥.浅析记者的好奇心[J].新闻窗,2009(05):128.

[6] 王志顺.浅谈记者走基层[J].新闻传播,2014(12):147.

作者简介:杨剑(1978—),男,四川达州人,学士,助教,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电视纪录片。

猜你喜欢

仿生学培养教育新闻记者
志愿服务在民办高校党员培养教育中的功能研究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教育微论坛
我是新闻记者
人体仿生学装置
浅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公示
鸡的仿生学应用
公示
仿生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