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1-09-10钟发超
钟发超
【摘要】历史是一门综合学科,是对过去的记录,是缅怀过去的证明。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情况,从“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学生们的动力”“创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创新学生自主学习形式”三个方面出发,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策略;有效教学
前言:历史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历史知识不仅是让我们研究过去的重要材料,还是我们不断反省提升的重要工具。历史作为基础教育最为关键的学科之一,通过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到许多的事件、人物等,可以让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有更多的认知,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形成更加全面自省。任课教师要利用历史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历史使命感,为学生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学生们的动力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首先要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任课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学生。创新合理的教学模式,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只有目标明确,教学效果才会有所提高。
例如,在教学《青铜器与甲骨文》这一课时,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现出来,通过多媒体的图像和相关材料让学生们了解青铜器的发展历史和甲骨文的含义和地位价值。引导学生融入到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物品当中,使学生们认识到有1000多年历史的青铜器文化,更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这种环境和氛圍中感知和探究历史,使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进行探究学习。
二、创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营造丰富的教学环境,课前制作教学课件,加上配音和视频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可以降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也可以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历史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促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以《新文化运动》一课教学为例,任课教师在课前播放相关的背景纪录片,并指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所处的年代是一个极其愚昧荒唐的时代,大家都将麻木不仁奉为真理,远离科学与民主,同学们你们会如何做呢?此时学生们陷入认真地思考中,有学生说“我会认真寻找推动科学民主的方法。”任课教师对于学生发言要表示积极鼓励,当时的前辈们恰如学生所言,积极寻找救治中国的良药。学生在教学情景的过程之中,认真聆听教师的指导。在新文化运动之中,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与思考之中,从根源上提升了学生历史学习能力,为高效课堂奠定重要基础。
三、开展小组合作,创新学生自主学习形式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得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的发展,课堂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优势互补,让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有充分展示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教学为例三大战役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这部分的内容,教师应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教材重点,如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人数变化。历史素养较强的学生还在小组内为同学讲解一些相关的历史小故事,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难点,有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学生更轻易地理解历史知识。在学生掌握重点之后,任课教师可以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关于“解放战争”更多学习要素。有学生说“我在课后观看了一些纪录片,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的重要节点,我们要铭记历史,承袭前辈意志。”还要学生补充:“解放战争诞生了许多伟大前辈,例如十大将军,著名战役这些都是重要的额历史节点,我们深刻记忆。”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全面深化了小组合作重要价值,实现学优生带动学困生,全面提升了学生相关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历史教学课堂中,任课教师应该围绕学生为本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正视历史观念、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丰富和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促使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小笼包,进而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曦. 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教育科学(引文版):00330-00330.
[2]张为. 论如何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 11(02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