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跨栏跑运动员业余训练研究

2021-09-10陈春庆

体育时空 2021年1期
关键词:技术训练运动员高校

陈春庆

中图分类号:G82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1-038-02

摘  要  跨栏跑运动是一项对学生技术要求较高的短跑运动,其最大的特点是运动员在奔跑中要越过障碍。所以,老师对学生的专项技术以及平跑速度必须要进行系统性训练,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全身协调用力,既要有速度和力量,同时还要有技术。鉴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跨栏跑教学的因素,并提出了几点提升教学质量的对策,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运动员  训练研究  高校  跨栏跑  技术训练

跨栏跑运动在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被列为选修课和必修课。跨栏跑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的非对称性、周期性运动,它要求运动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在保持快速奔跑的情况下连续跨越栏架。这项运动对发展运动员速度、力量、节奏感以及弹跳等有显著作用。女子100米标准的跨栏高度为84厘米,男子是106厘米。学习跨栏跑基本技术,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平跑速度,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项很有锻炼价值的体育运动。然而,当前的大部分高校跨栏课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课时少、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学生对跨栏跑技术学习不够认真等。下面就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一、影响因素

(一)学生身体素质

首先,跨栏跑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身体条件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柔韧性、速度、力量、爆发力、协调性以及弹跳等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求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跨过一定间隔距离、一定高度、一定数量的栏架,对学生的跨栏节奏还有目测力要求也较高。其次,目前大学生的体质普遍较差,尽管近几年我国在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然而当下多数大学生从小被娇生惯养,学生家长怕他们运动不当而受到伤害,因而普遍不赞同学生参与剧烈的体育运动。学校则注重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忽略体育教学。诸多因素导致了当前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每况愈下。而跨栏跑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学生的爆发力、体能、还有柔韧度等都难以达到学习跨栏跑运动的要求,因此严重影响了跨栏跑运动在高校开展[1]。

(二)学生心理素质

大学生在学习跨栏跑技术动作时,可能会由于信心不足使他们在练习中经常出现错误的动作,影响了他们掌握和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学生心理素质高与低在运动项目训练中占据极大的比重,大部分高校学生在学习跨栏运动的时候因为偶尔的磕碰受伤,使得学生在以后的训练中产生自信心下降的现象,进而使他们在跨栏架前不敢大胆跨栏,而越是犹豫就越容易做出不标准的动作,渐渐地学生就会产生畏惧跨栏的心理[2]。而个别学生害怕跨栏或是跨栏时出现过受伤的情况会给其他学生带来连带效应,使更多的学生恐惧这项运动。这种心理的存在使得学生在训练中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真实水平,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对跨栏跑运动项目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单调

老师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不合理地选择也会影响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例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不够简洁、明了,动作示范不够标准。这些都会使大学生不能掌握和学习正确的动作。跨栏跑运动以往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讲授示范为主,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过于注重对技能的传授,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如此一来,教师就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非常不利。还有一些老师没有重视对层次不一样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方法,仍旧运用以往的教学方法,使得对动作掌握程度比较低,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3]。

二、提升教学质量有效对策

(一)速度训练

在速度训练方面,主要采取下面的方法。(1)发展专项技术及专项能力训练。训练弯道跑时,100米可以直接50米弯,350到420米计时跑,弯道起跑50到80米。(2)发展速度与速度耐力训练。10秒钟下台阶跑、原地小跑、后蹬跑以及高抬腿跑的速率训练,以及进行20米、40米、60米以及100米行进间跑训练。进行100到200米快速练习,150米到350米上坡跑,坡度为30°,还有4~5km的越野跑练习。(3)发展身体素质训练。柔韧性练习以及跳跃训练等各种练习,上肢力量训练:抓举、挺举杠铃练习或是前后抛铅球练习;下肢力量训练:负重纵跳或是半蹲、深蹲和全蹲杠铃。(4)恢复性调整训练。12分钟间歇性训练,或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和球类活动。(5)运动技术训练:两腿剪绞动作、腿的折叠、后蹬和摆臂练习以及前摆等[4]。

专项速度练习可采取下面的方法。(1)下坡快速跑訓练:全速跑100到200米下坡,接着放松走回,等完全恢复以后再接下一次跑。(2)间歇全速跑:开展160米加160米再加80米的全速跑,每次课2到3组,但不能超过5组。其他短距离运动,教练可以采取整套计划模式来安排与训练。但是在训练专项能力、主要内容还有专项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有专项的不同进行调整安排。

在进行平跑速度训练的过程中,重点突出快频率和高重心的跨栏技术特点。训练方式有两种:一种是30米和60米短跑;另一种是高抬腿快速跑。其次,还要采取长跑和短跑相结合的练习方式,开展30米加20米加30米教学。运用这一训练方法后,学生不仅克服了心理压力,同时还使其在每次跑步中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练到一定的强度,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无氧代谢能力,进而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5]。

发展学生的专项速度。跑速较高的学生不一定可以跑出最好的跨栏跑成绩。通过实践发现,只有将平跑速度与跨栏技术科学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跨栏成绩。具体可采取下面的方法训练。(1)变换栏间节奏。训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与距离感,比如5步3步5步3步和5步3步3步5步等。(2)降低跨栏跑训练难度,比如缩短栏距等。(3)降低栏架高度。重点要变换第一栏及第二栏,比如,第一栏高是0.75米,那么第二栏高是0.84米;另一种方案第一栏高0.84米,那么第二栏高也是0.84米。前面方案主要是提升起跑到第一栏的技术,增强学生的信心。而后面一种方案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跨栏跑技术特征,有效纠正学生跳栏错误的动作[6]。

(二)专项技术训练

在跨栏跑技术训练中,老师要抓住主要环节,对学生在技术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训练,具体有下面两点。首先,接受当前的跨栏跑技术理念。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借助多媒体优势,可以访问田径运动官方网站,采取直观法对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加深学生对跨栏跑技术的理解。而跨栏步将直接决定学生的跨栏成绩,通过反复分析和观摩,提升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认识理解。其次,强调“摆动腿”。学生在踏上起跨点时,摆动腿就进入到了攻栏摆动的阶段,摆动腿攻栏是不是积极,以及落地是否迅速都会影响跨栏步。

1.坚持重复训练法。跨栏跑运动是跨栏和跑相互结合的运动,在栏跑技术当中,栏间节奏以及过栏技术将直接影响学生跨栏跑成绩。但是正确的跨栏跑技术是靠上百次不断磨炼练就的,因此,坚持每天都练习跨栏跑是为了提升和改进栏跑技术。大量的模仿训练使学生在技术提升的过程当中不断加强,进而缩短掌握栏跑技术的时间。所以,可以利用每天早上的时间来训练跨栏技术。比如,在栏侧做起跨腿的提拉练习,注意上肢和下肢协调配合,摆动腿的动作练习,还有选择不同高度的栏架使学生掌握、提高以及巩固跨栏跑技术。通过每天不断的重复练习来更好地巩固跨栏跑技术动作[7]。

2.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对水平的发挥以及技术的提升有着非较大的影响,这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与研究。为此,在实际的训练中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回忆从起跑到第一栏、再到第二栏、最后冲到终点的全部动作过程,让学生阐述自己在跨栏跑技术上的特点还有所存在的不足。其次,引導学生提出解决方法和解决手段,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解决跨栏跑技术方面的问题。另外也可以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经常体验比赛时的“成功”与“失败”,进而帮助他们剖析原因,并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这样在比赛时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跨栏水平[8]。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高校跨栏跑运动员的业余训练应当突出重点,要有针对性。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业余训练会朝着正规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跨栏运动员。

参考文献:

[1]聂瑞莲,侯玉灵,梁法泽.关于400米跨栏运动员速度训练方法的研究[J].田径,2019(12):36-37.

[2]陈鹏飞.西藏高校田径业余训练队的相关调查研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11):1-2.

[3]谢云龙.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体育业余训练的探究[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04):224.

[4]杨俊丽.提高业余运动员的跨栏跑成绩的几点做法[J].体育风尚,2020(04):241.

[5]康成,高智.高校女子400m栏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代体育科技,2018,8(22):20-21.

[6]高诗礼.高校大学生运动会跨栏运动员的损伤与预防[J].运动,2018(12):18-19.

[7]王军力.高校业余田径运动员短跑技术训练方法研究[J].体育时空,2018(23):237+239.

[8]王强,任杰.青少年跨栏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7(08):115.

内蒙古工业大学体育教学部

猜你喜欢

技术训练运动员高校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乒乓球技术训练的教学探索
浅析体育教学中排球扣球技术训练之我见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