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基于实践的生态道德哲学思想研究
2021-09-10杨琼琼
【摘要】马克思基于实践的生态道德哲学以实践为中介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今社会所有的生态问题都是人类不道德和不合理的实践活动造成的。所以,只有转变人类实践方式,使其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和解决全球生态危机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生态道德哲学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2-0048-04
马克思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相关问题,虽然他没有明确地提出“生态道德哲学”这个词,但马克思在他的文献中却论述了大量与生态道德哲学思想相关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他以实践为中介来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点明了实践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如何使实践活动合理化成为解决人类生态问题的关键方面。马克思基于实践立场的生态道德哲学思想不仅顺应了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全球生态危机问题,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一、马克思生态道德哲学思想的基础——实践
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人类与自然都在通过实践进行各种物质交换,人类无法摆脱自然而独立存在,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在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实践活动不仅开创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也打破了自然史的独立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因实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的人化自然才有意义,所以将自然界放入社会历史领域去考察,认为只有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人与自然才能发生联系。
(一)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客体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从发展和生存的角度阐述了自然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首先,自然为我们的劳动活动提供了一切前提和基础。他曾明确地指出:“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 ①由此可见,如果失去了自然,人类的实践活动将无法开展。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为了生存依赖于自然界,人们从自然中获取生存的食物和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变革,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人们利用先进发明从自然界获取更多可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自然资源,从而加速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其次,自然界还给予了人类生存资料,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 ②。人靠自然生存,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补给站,人与自然之间更是具有先天的本质的不可分割性与高度统一性。人类通过自然赋予的物质既提高了自身的生产力,又能够利用新技术去改造自然,所以自然不仅赋予了人们劳动得以生产的对象,使人类与动物产生最本质的区别,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力量,使人成为真正具有社会属性的人。
(二)人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体
人作为实践主体,能够能动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去重新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首先,人通过大脑的意识活动来认识自然。人类在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支配下进行劳动,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去总结经验,掌握规律,提高自己的生存本领,以适应复杂的自然环境,这与动物被动地接受自然是不同的。但人的认识活动是双向发展的,人可以使主体客体化,自然也可以使客体主体化。人通过劳动使人的意志附加在自然身上,自然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人们需要在这种双向发展中认识自然、把握自然。
其次,人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人的主体地位通过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过程、选择劳动资料和自由分配劳动产品得以展现。人类通过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得维系自身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自然在物质交换过程中是被动的,人类处于绝对的、具有先天优势的主体地位。人类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劳动资料,同时也在不断地变革着劳动工具。人类也可以自由分配自己通过劳动工具对自然进行改造的成果——劳动产品。人类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料,再对自然的认识中不断变革劳动资料以分配到更多劳动产品,使自然朝着更适合人类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向更高一级的阶级状态去发展。
最后,人类对自然的主体性发挥具有制约性。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③因此,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行为是受制约的,不是对自然的绝对统治,不能肆意妄为,要在符合道德的基础上根据自然发展规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有效地认识和利用规律来改造自然。
(三)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
建立在西方传统人本主义立场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认为,人是宇宙万物的唯一主体,自然是人可以随意控制、使用和奴役的对象物。这种观点不仅把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夸大了人的地位和作用,以至于忽视了人的责任。而且把人与自然分割开来看待,过分地强调了人的重要性。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反的价值观——自然中心主义,则把自然看作宇宙的中心,从而过分强调了自然的重要性。这两种极端观点都未能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统一的互动关系。马克思所理解的环境是不仅人类生存在其中并能够与人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发生密切关系的周边自然环境。随着历史的发展环境的范围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因为人类自身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导致环境的改变,而生活在环境中的人也会受到环境改变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是相輔相成和不可分割的。
首先,人可以通过实践改变自然环境。人类在享受大自然赋予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时,必然会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例如人类维持生命的水资源、用于加工生产的矿物燃料、生长庄稼的土地和原始森林的树木等等,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这些用于“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④同时也给自然烙上了人类的印记。其次,人类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改变人类自身。人类在对自然施加影响改变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创造和改变着自己的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从唯物史观出发提出的著名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也恰好揭示了在人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随着人的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的生活方式正在不断进化和生活追求也在不断提升。
无论是人类通过实践改变自然还是自然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发生改变,实践都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创造新的环境和创新人类活动方式。面对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只有合理化实践活动才能缓和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
二、将实践合理化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正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和不道德实践活动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逐渐恶化,最终演变为全球生态危机。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了追求利润增长和快速积累资本而无节制地掠夺全球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不道德行为,既不符合自然主义,也不符合人道主义。生态道德哲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根据,并能够依照这种根据来确立有关生态的基本道德规范,从而能够自觉地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和恢复自然可持续状态。将实践合理化和道德化在缓解和克服生态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实践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认为,在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人类实践活动必须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首先,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先进生产力。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为了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其对自然的索取由于经济发展有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小。人类社会进入工业革命后,原始资本积累和盲目的追求金钱利益对自然进行了无节制的掠夺,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已经超出了地球所能承受和调控的范围。例如资本主义土壤危机。资本原始积累使劳动者丧失土地,大批劳动力涌向城市,土壤养分(诸如氮、磷、钾)被年复一年的轮作生产单方向输入城市,消费后当作垃圾又污染了城市空气和水源,并导致工人们的健康状况恶化,土地的生产条件也被破坏。这种以增施肥料为主的耕作方法其实是对土壤的一种“抢劫”形式,从而造成了无法修复的自然和社会之间必要的新陈代谢循环的断裂和土壤浪费。⑤所以,忽视人与自然合理的物质变换规律,即使达到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目的,最终自食其恶果的也是人类自身。其次,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把握好发展的度,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因为人类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坚持经济发展、人的发展和自然可持续性相统一,构建人道主义原则和自然主义原则相统一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协调,只有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实践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变革社会关系
只有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想促进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彻底解决人与自然相对的矛盾状态,并缓解和克服全球生态危机,必须走生态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然发生了异化。自然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人的对象,是真正的有用物,是一种必须克服的外在限制,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自然资本化”也不过是资本创造出来的社会成员对自然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切生灵都成为财产,水里的鱼、天空中的鸟、地上的植。” ⑥越来越多的自然被简化为单纯的金钱关系,完全没有按照更多更广泛的生态原则来对待自然。所有生命的商品化和无休止的积累都植根于与使用价值相对立的交換价值之中。另一方面,人类与地球建立一种可持续性关系并非不可企及。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环境问题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全球变暖速度加快……人类正在毁灭自己的家园。改变当前现状需要的是一种关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旨在改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具有更加深远影响的社会革命,既能够解决人类的自我异化——劳动异化,又能够解决世界异化——自然的异化,通过人类的实践而明确地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问题。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态社会主义。只有在这种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地位才会高于财富利润的积累,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从而有效解决全球生态危机,实现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树立道德意识和环保意识
个人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在当今社会表现尤为突出,尤其是在消费观念上,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过自身生活所需要的范围。盲目消费观念和人类贪欲的膨胀,带来的是精神的失落、道德的沦丧和环境持续的恶化。一方面,这种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沦为消费工具。社会中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盛行,从而忽视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人类地球遭遇毁灭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面对这种现状,树立正确的、道德的消费意识和环保意识迫在眉睫。需要的是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中道”原理——既不要过度,也不要不及,而要做到适度。⑦这种节俭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是我国公民对待人生对待生活的基本道德要求。因此,要倡导绿色的、合理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节约自然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自然环境,而不是贪图骄奢淫逸。
三、马克思生态道德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研究马克思基于实践的生态道德哲学思想,一方面,可以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既顺应了我国的绿色发展理念,还可以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全球生态危机,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一)顺应我国绿色发展理念,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经之路和缓解我国当前生态问题的必然选择,我们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美丽中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质,生态环境更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态问题是我国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我国生态问题的解决也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对马克思生态道德哲学思想的解读,有利于丰富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需求;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我国构建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中国影响世界。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涉及到国家的发展,而且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环境问题的改善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贡献力量、群策群力、共同解决,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
(二)缓解全球生态危机,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问题对于生活在共同的地球上的人类而言,早已超越地域、民族和国别的界限,成为了全世界人民共同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因此,如何缓解和解决全球生态危机问题是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和思考的问题,马克思生态道德哲学思想对于全球生态危机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有利于推动全球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马克思基于实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表明人与自然之间可以进行可持续的物质交换。人类可以在满足自身各种需要和发展的同时做到保护自然界的各种基本要素,即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并不是从根本上就是对立的。所以要协调好地球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因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是由于彼此之间的这些利益冲突所导致的。更要调整好当代人与后代人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好全球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社会主义制度,要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与可持续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社会制度。其次,有利于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这就需要世界各国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发展低碳经济、开发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的消耗。各个国家作为地球的一员,理应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不是推卸责任或实施生态帝国主义策略。最后,有利于加强各国之间的互惠合作以促进全球生态危机的解决。在面对全球生态危机问题时,各国可以适当地让渡自身的利益,寻求共同的利益,从而为各国进行合作提供契机,共同解决生态危机。各国也可以建立行之有效的协调、监督和惩罚机制来实现互惠合作,联合国更要制定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机制,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合作共同实现绿色发展。
马克思基于实践的生态道德哲学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危机解决提供了思路,但这些方面涉及范围和内容广泛且关系复杂多变,使得全球生态问题的解决注定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注释: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8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8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0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⑤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著,刘仁胜、李晶、董慧译:《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03-215页。
⑥Thomas Muntzer,Collected Works(Edinburgh:T&T Clark,1988),p.335.
⑦陈倩倩、張晓东:《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马克思生态道德哲学的内在逻辑》,《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12期。
参考文献:
[1]冯淑慧.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向度——从生态道德意识到生态道德行为[J].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2]陈寿朋,杨立新.生态环境问题的道德因素及其调适方法[J].甘肃社会科学,2006,(3).
[3]王圣祯,张鸿冰.福斯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道德建设的启示[J].学术交流,2013,(8).
[4]徐水华.从“对象性关系”到“物质变换关系”——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逻辑发展[J].生态经济,2014,(1).
[5]陈墀成,余玉湖.论人与自然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探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6]曹顺仙.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三维化”诠释——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环境问题理论为例[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6).
[7]王雨辰,汪希贤.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当代价值[J].长白学刊,2018,(6).
作者简介:
杨琼琼,女,汉族,河南洛阳人,河北大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