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应用型人才目标指导下的护理教学实践
2021-09-10佘兰曹建平
佘兰 曹建平
摘 要: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要贯彻落实好中央推进高职教育改革的各项需求,创新育人模式,促进产业行业、专业设置之间的对接。从护理专业而言,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要营造促进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文章以创新应用型人才目标为指导,探讨护理教学改革实践策略。
关键词:创新应用型人才 目标指导 护理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4-179-02
护理专业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内容,在护理教学中,传统演示、练习、考核的方式尽管能够巩固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实践能力,但在创业精神、创新意识的培育上,还有诸多不足。在如今医学模式的转变下,培育适应社会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领域的难点课题,护理学专业是我院的特色专业,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要求,我校尝试构建关注理论知识培养、能力与素质于一体的多元化育人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护理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要营造促进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当然,临床中对于创新应用型护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就当前来看,部分学校在护理专业的教学定位上,不够准确,将护理专业定位为“专才教育”,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无法凸显出人才的“应用性”特色。创新应用型人才,是能够将成熟的护理理论、护理技术应用到护理实践中的人才,此类人才的培育要突出实用性,构建以应用为目的的专业性通才教育模式。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育上,要突出几个原则。
(一)学生为中心原则
高质量的护理教学要突出学生个体差异,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其多思考、多观察、多讨论,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新性的完成学习任务。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机会,让他们能在多个场合体会知识,将所学知识外化。
(二)开放性原则
高质量的护理教学需要遵循开放性原则,突破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设置出可循环、多元化的项目,在学习环节,学生可以随时开展创造性的学习,从中发现问题,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精心体验多个工作场景,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三)适用性原则
在护理专业教学中,要考虑到具体的影响因素与学生自身条件,确保教学设计能够满足目标,充分放手给学生学、做,教师则要发挥出观察者、指导者与支持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建立工作思维,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案。作为指引者,教师要充分挖掘各方资源,立足于重点,以顺利达成目标。
(四)实践为中心原则
与普通高校相比而言,高职院校主要致力于培育实践性人才,应用性、实践性、职业性是其主要特征,实践是理论来源,对学生的认知、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在护理教学内容的选择、设计上,要凸显出实践性,以技能为切入点来设计教学模式,尽可能应用多元化的工作手段和方法,面对新问题时,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方案,促进主观、客观的连接,并以社会需求为基础,致力于锻炼学生的专业素质、关键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几率。
二、创新应用型人才目标指导下的护理教学实践
(一)明确护理人才培育目标
针对我院的基本情况,将护理人才培育目标定位为:具备医学、预防保健、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护理学相关理论、知识、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社区护理、临床护理、护理管理、老年护理、母婴保健、护理科研,且上手速度快、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将能力培养定位于“临床决策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并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奉献精神、学习能力、发展潜能。培养出的人才发展定位为:立足于本省、面对全国、走向国际。
(二)建立应用型师资队伍
要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要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应用型师资队伍,既要具备良好的学术水平,也要具备过硬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在以往教师队伍的建设上,经常提到“双师型教师”,这一理念面向的是教师的应用、实践能力,根据上述人才培育目标,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严格把好“准入关”,选择具备教师资格证、授课能力好、基本功扎实、积极上进、具有医院岗前培训经验的高素质教师。考虑到部分校外导师需承担繁重的临床工作,对此,我校制定了规范化的教学程序,固定实践内容,对学生進行全程跟踪,促进理论、实践之间的深度结合,在减轻校外导师教学压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出校内教师、校外导师作用,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革新理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将内科、外科、五官科、儿科护理学等课程内容融合起来,并与临床实践结合,开设引流管护理、血液净化、肿瘤护理等内容,增加实践比例,理论、实践比例控制在1∶0.9,在后期,设置“临床护理研究”内容,以实践案例作为先导,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批判思维能力。对于专业基础课程,进一步重组、优化,以实践需求来进行改革,突出内容的实用性。在所有课程中,高度关注素质内容的渗透,重视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人文利益修养的培育,并开设护理心理学、护理关怀、人与社会等选修课内容。在应用创新型护理人才中,人文素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人文素养教育,能够让护理人员对特殊情感的表达产生深刻理解与认识,提升其心理素质,使之能够科学对待工作中的压力,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人文素养的渗透上,不仅从理论课程着手,还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带领学生到敬老院、福利院等机构参与社会服务、献爱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关爱他人、敬畏生命的理念,对护士救死扶伤的工作内涵有深刻理解,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与价值理念,在点滴经历中激励自身追求卓越。
(四)创新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方面,推行早接触专业、科研、社会实践的“三早”实践体系,从大一开始,随着学生学习内容的进展不断推进实践。在刚刚入校时,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医院及早熟悉护理学内容,培育护理兴趣,组织创新训练活动、暑期实践,引导学生到就近社区医疗机构、医院等参与志愿者服务。在正式实习前,安排学生到医院参与门诊导诊、晨间护理、见习护理工作,让学生尽快熟悉医院的护理工作制度、工作职责,熟悉各类护理技术的操作方式,并举办护理技能实训,为后续实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1.推行高仿真模拟实践活动。利用仿真模拟人、多媒体、护理训练模型等,与临床案例结合,提供智能、形象的虚拟环境,在学校学习、临床实习之间搭建桥梁,缩短距离,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成就感,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评估干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2.护理学知识技能大赛。推行以赛促学的方式,能够有计划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养成素质,遵循重合作、精技能、尚医德、强素质原则。技能大赛内容包括母婴护理、成人护理、儿童护理、老年护理、护理学基础、人文礼仪等学科内容,帮助学生来融会贯通,提高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开设实训项目。基于“项目教学法”,设置多元化的实训项目,以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着手,由学生自己参与设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习得技能、掌握知识,获取问题解决能力。以“静脉输液技术”实训项目为例,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输液评估准备,灵活掌握穿刺技术的操作方式,在学习中交流、沟通,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关爱患者的职业情感。项目环节中,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排练小品的方式反映出静脉输液中“技术操作错误”“护患沟通问题”等,插入实际案例,由小组成员分组合作完成任务,项目完毕后,相互点评。此类实训项目是基于真实案例为内容,能够充分提升实践效果,让学生迅速融入工作岗位,以更好地满足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
(五)构建评价与教学健康体系
在护理教学中,评价是重点环节,传统评价重点在于理论,忽视了其他能力,为了满足应用创新型人才培育要求,在考核上,应用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结合方式,利用笔试、口试、实践技能考核、论文、报告、综合病理分析、临床模拟等立体化考核方式,让内容更为系统、全面、客观,既考察了理论知识的把握,也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批判性思维与人文关怀能力。同时,在实习前、毕业前,分别举行护理综合考试,实习前考试内容涵盖成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儿童护理学、护理学基础、母婴护理、人文礼仪等内容;毕业前考核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结合,理论考试包括“实务”“实践”两项内容,技能考核则应用多站式综合分析考核法。每个学习、每个实习阶段,都采用系统性的评价方式,将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临床护理专家评价结合,让评价更为全面、客观。另外,由学校教学专家组成督导组,定期对课堂教学进行抽查,结合师生访谈等形式找到教学环节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模式。
三、结语
护理学教学要满足医院、社区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基于应用创新型护理人才培育要求,我们提出全新的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理论课程、实践内容、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改革,明确护理岗位胜任力因素,致力于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护理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具备扎实的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证实,该种教学模式成效理想,值得进行推行。
[課题:基于智慧型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研究(2019D027)(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第四批支柱工程(2019.33号)]
参考文献:
[1] 朱厚珍,刘小英,曾建青,等.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9(4):2-4.
[2] 余珊,缪希松.应用型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昆明学院学报,2016(3):108-110.
[3] 杨庆爱,王若维,李风燕,等.“211”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4(19):61-62.
[4] 陈小萍,陈三妹,孙一勤."三位一体"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7(12):12-19
(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责编: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