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拉理论视角下新农人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作为

2021-09-10唐辉郝儒杰唐云许敏王永棕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唐辉 郝儒杰 唐云 许敏 王永棕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政府进一步支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带着资本、技术、项目以及新的眼界与思想回流,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他们被称为“新农人”。在此背景下,本文运用推拉理论,分析了当前农村空心化困境和新农人的回流机遇,总结了制约新农人作用发挥的规则性因素和资源性因素,以期从规则拉力、用地拉力、素质拉力和资金拉力四个层面提出进一步推动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推拉理论;新农人;乡村振兴

一、从推拉理论解读农村空心化困境和新农人回流机遇

推拉理论认为,发生人口迁移是两个力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一个是推力,另一个是拉力。推力主要是指迁出地存在就业岗位较少、工资水平偏低、社会福利缺失、自然环境恶劣等留不住人的现象;而拉力则恰恰相反,主要是指迁入地有较好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收入和完善的福利待遇。正是由于这两种不同力的交互作用,人们才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进行理性分析,选择相应的迁移行动,让个体的生活质量变得更好。该理论恰恰解释了当前农村空心化的困境和新农人回流的原因。

(一)农村空心化困境的形成机理

学者Bagne指出:推力是指人们原来生活的地方有着诸多的不利因素,他通过注入政治、信仰、种族、文化、社会等非经济因素,对这种不利因素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从而解释了人口流失的原因。拉力就是人们所要迁入的地方,有着更多的有利因素,从而吸引了人口的涌入。[1]农村空心化困境便是源于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去城市务工。由于传统农业以体力劳动为主要劳作方式,种植规模小、成本高、收益少、效益低、周期长,还要随时面对自然灾害风险、面对“谷贱伤农”困境,农产品利润空间狭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年也就几千块的收入,而进城务工一个月收入就几千,收入的差距凝成了巨大的推力作用,导致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出现短缺,而农村的产业资本由于缺乏与之匹配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受资本增殖性和流动性的影响,必将流向高利润地区,导致农村资本短缺,进而加剧农村产业凋敝,形成恶性循环。再加上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地区,如最低工资标准、医疗卫生教育服务等,导致农村地区劳动力流失、土地闲置、留守现象严重。此外,城市地区,特别是特大城市地区,具有开阔的眼界、多元的文化、对个性的包容,也成为农村人口逆向选择进城务工的巨大推力。据统计,截止2018年年底,我国共有2.87亿农民进城务工,预计未来20年还将有5亿的农村人口实现市民化,将占据农村地区总人口的70%。

(二)新农人回流机遇的现实逻辑

在Bagne的推拉理论中明确指出,拉力所作用的迁移程度可能高于推力,拉力起主导作用;但有时候拉力的作用也会带来一些不好的结果,比如家庭的分离、迁入地的环境比较陌生且不太适应、迁入地的激烈竞争带来巨大压力、迁入地的生态环境恶化等等,即“每一个地方都有人们值得留下的因素,也有值得离开的因素”[2],而这些为新农人的回流创造了机遇。具体说来,农村的这种“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责任驱使新农人解决农村突出问题。“新农人”在乡土情环和社会责任的驱使下,带着理想追求选择下乡务农,在追求物质利益之外坚守生态环保理念,以生态有机的农业生产方式替代化肥、农药、激素的使用,来应对农业生态恶化、农产品质量偏低等问题,遵循自然,順应自然,对生态环境极度负责,对食品安全追求极致[3], 试图解决农村突出问题,改变乡村面貌。第二,资本的逐利性推动新农人追求农业市场。根据市场发展规律,资本的流动带有一定的逐利性,而中央对三农的持续支持推动了新农人追求农业市场。第三,消费分层扩大倒逼新农人回归“生态自觉”。食品安全和食品生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引起了消费的分层。但是,受农产品特性和传统销售模式影响,高端群体的消费需求并未得到满足,城市容纳量的不断增大,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交通拥挤、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让许多新农人憧憬归园田居、返璞归真、健康生态的生活,从而选择远离城市喧嚣回归乡村,并以实际行动把这种生活追求和自身事业融为一体,由此出现了人力资源向农村的流动。[4]

二、当前影响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的结构制约性因素

当前影响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的因素既有历史与文化的原因,也有政治与经济的原因。从结构制约性因素分析,主要表现为规则性因素和资源性因素。一方面,规则性因素。第一,农补政策未落实。受农业投资风险高回报低、农业贷款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新农人很难获得融资资本,因此新农人的产业若没有政府扶持,仅靠自身力量是很难做下去的。而目前政府的各类农业补贴,一般倾向于规模发展、资金雄厚的龙头企业。新农人由于经营规模偏小,很难达到销售额、经营面积等硬性指标,因而难以获得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资金补助[5]。此外,政府对于生态农场的支持力度总体较小且分布不均,新农人所从事的生态农业经营活动,往往只能获得农资补贴与农机具购置补贴,其他补贴几乎没有[6],这就导致了新农人无法推广扩大自己的生产理念与生产规模。第二,金融体制不完善。金融机构货款困难和社会资本培育困境严重影响了新农人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发挥。虽然当前成都市出台了一系列的融资惠农措施鼓励新农人创新创业,但和新农人创新创业相符合的金融扶持政策相对匮乏。正规金融机构货款审批时间长、手续繁杂、附加条件多,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风险高、融资成本更高。许多新农人的社交网络尚处于初级社会关系网络阶段,主要以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人际交往,缺乏深度交往网络,社会身份和关系网络相对狭窄,由此阻碍了新农人的创新与创业。另一方面,资源性因素。第一,农业相关人才缺乏。环境因素造成人才流失。随着农村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受农业生产脏累、回报周期长利润低等原因影响,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人力资源匮乏。而新农人主要从事的是农产品生产经营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拥有生产技术、善于品牌营销策划的专业人才。人才的匮乏限制了新农人的农业生产能力和自身优势的发挥。第二,新农人自身素质不足。一些新农人不善于和农民交往。由于新农人多为跨界群体,其行为方式、思维习惯、思想观念都和农民存在较大区别,容易造成利益共享的矛盾与冲突。[7] 许多新农人不具备农业生产经验。在投身农业前,许多新农人都没有直接接触过农业,虽热情高涨,但技术经验缺乏,实践历练不足,无法预估和防控各类风险。[8]最后,一些新农人的想法过于超前化理想化。一些新农人对农业发展方向有着自己的规划和想法,对传统农业的一些举措全盘否定,习惯带着洁癖心态发展农业,拒绝使用化肥和农药,甚至照搬书本超前跨越发展,不仅导致了生产成本提高,还降低了生产效率。[9]第三,土地流转关系不稳。符合需求的土地数量减少限制了新农人能力的发挥。在农村,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目前我国的农业用地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都呈现出下滑趋势,而新农人在创新农村业态、助力农业升级的过程中,往往对土地质量要求较高、对土地面积要求较大,很难寻找到完全符合需求的土地,这极大限制了新农人推广扩大生产的可能性。同时,土地流转关系不稳也限制了新农人成长的空间。作为现代农业的推行者,新农人往往采用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生产经营模式,对生产、办公的相关配套设施要求较高,土地使用周期长、投入大。但普通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意流转自己的土地,即便愿意流转,也不愿意签订长期的流转合同,造成新农人土地租赁成本代价较高。第四,基础配套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严重欠缺。为确保现代农业的提档升级、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基础上,还必须完善相应的产业配套,可是,在一些农村地区,虽然资源条件禀赋优越,基础设施的打造却无法满足产业的发展要求,新农人本身又难以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修建配套基础设施,极大制约了新农人农业研发、生产、服务、运输、销售等工作。同时,农业品牌认证困难。近些年来,在新农人的带领下,许多农村地区都采用了生态种植模式打造有机农产品,但是这种有机农产品认证时间较长、认证费用偏高,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甚至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导致许多新农人不得不半途而废。[10]此外,物流供应短板影响交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O2O模式已经成为农产品销售的新趋势,但农产品电商特别是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农产品流通的“最初一公里”。

三、利用推拉理论进一步释放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活力

新农人作为农民新群体、农业新业态和农村新细胞,既然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那么,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问题挑战,探索创新将伴随新农人终身。在农村空心化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推拉理论让流入城市的劳动力返乡,这是所有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增强政策支持力度,提升规则拉力

首先,作好扶持政策制定的前期工作。一方面要深入基层,以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的形式充分了解当地情况和新农人需求,通过统计分析形成报告,从而为政策制定奠定前提基础。另一方面,坚持完善政策的实施环境,改善新农人创业所需的产业园、物联网等基础设施,搭建创业项目平台。其次,强化各项涉农政策的执行能力。要不断推动土地扶持政策、公共服务政策、税收扶持政策等新农人创业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如:加大新农人货款担保基金、财政贴息、基地建设补贴,放宽农产品市场准入条件,在农业政策申请高峰期简化办事手续、工作流程和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公共服务性收费,为新农人提供方便。最后,制定完善政策实施的监管制度。新农人扶持政策的顺利宣传和执行均离不开监管人员的监督,要确保相关政策真正落实到新农人身上,必须成立相关机构建立监管组织,以访问和回访的形式确保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公平公正,这是相关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证。

(二)提高土地流转效率,提升用地拉力

首先,要完善农村土地的流转机制。相关部门应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承担土地流转工作,规范土地的流转流程,提供规范的合同方案,评估各类土地价值,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工具登记备案土地供求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加强土地流转的中介力量。在农村地区推动形成以乡镇为单位的组织机构网络,积极发挥中介组织和组织成员的桥梁作用,有效推进土地的流转工作。最后,要扩大土地流转的宣传力度。相关政府组织机构应通过广告、宣讲、培训等形式,在农民群体中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和流转效益,发挥已受益农民的典型示范作用,提振周邊农民土地流转的信心和决心。

(三)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提升素质拉力

首先,开展实践培训,提升操作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农业培训更应该如此。要将学生带入田间地头、农牧场,交流生产经验,了解风土人情,在生产实践中进行训练,检验培训效果。其次,开展分类培训,因人因地施教。政府应鼓励学生报考农业院校,选择农业类的专业,学成之后,回归农村、服务农村、建设农村。作为农村著名企业可以实行校企合作,通过订单式教育形式,弥补人力资本的缺失。培训前应调查了解新农人的基本情况,开设的课程要突出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提高新农人的培训效率;培训的内容要和新农人所在地的具体情况相配套,调动新农人的培训积极性。最后,开展综合培训,满足多方需求。农村职业教育应以市场要求为导向,教会新农人利用大数据实现以销定产,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教会新农人树立品质意识和品牌意识,通过差异化经营降低生产风险;综合培训新农人的心理素质,让新农人认识到以农为业是一个连续性长期性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困难重重,但不可轻言放弃。

参考文献:

[1][2]刘庆乐.推拉理论、户籍制度与中国城乡人口流动[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5(06):70-76.

[3]杜志雄.“新农人”引领中国农业转型的功能值得重视[J].世界农业,2015 (9):249.

[4]李露萍.当代“新农人”的身份建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5]华昕.新农人:生态为魂农事为业[N].中国信息报,2015-10-21(005).

[6]杜志雄.“新农人”引领中国农业转型的功能值得重视[J].世界农业,2015 (9):249.

[7][8]张静.新农人:守得云开见月明[J].西部大开发,2016(11):36.

[9]杨斯阳.对新农业与新农人的思考[J].种子科技,2015,33(3):22.

[10]华昕.新农人:生态为魂农事为业[N].中国信息报,2015-10-21(005).

基金项目:2020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推拉理论视角下新农人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作为——基于崇州、邛崃、温江、金堂四地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YY0920200210);2020年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重点课题:“‘五位一体’”格局下的成都乡村蜕变研究(课题编号:SCJD2020ZD01)。

1.2.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 四川 成都 610017

3.中共临海市委党校 浙江 临海 317000

4.中共简阳市委宣传部 四川 简阳 641400

5.中共崇州市委党校 四川 崇州 611200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