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0罗正芬

文学天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数学教学

罗正芬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做出了很大的改变,其中问题导学法便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在初中阶段,老师采用问题导学法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但是在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不足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老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

数学知识相对来说较为抽象,因此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并且可以通过问题来看本质,以此来更加深入的掌握数学知识,将数学原理和数学方法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解题当中。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摒弃以前的教学模式,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逆向思维能力。

1. 问题导学的内涵和意义

1.1 问题导学法的具体内涵

这种授课方式简单来说是基于教学内容,目的而创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且,在授课时还需要创建相关的情景帮助同学们理解知识,根据知识点设置对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1.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区别,通过这种方式不再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更多的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存在,通过提出一些问题来提高同学们在课堂的参与度,还可以以这种方式来促使同学们进行自主思考,实现对同类题型的举一反三。教师在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时其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转变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新型的,创造性的授课方式,它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在课堂中,学生不再被动参加,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思考通过教师的提问展现出来,这样也有利于教师更有效的掌握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并以此来调整教学方案。其次,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一般来说,数学课堂过于枯燥乏味,因此学生参与度有限,并无法提高其积极性,而问题导学法可以使他们主动加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利用手中现有的学习工具进行探讨得出答案,并且可以在思考时及时发现自我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反馈给老师,更有效的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提问内容杂乱,无目的性

提问时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内容,不仅需要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还要顾及到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避免问题难度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不平衡,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教师在提高的问题上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受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会过多依赖教材,因此在进行提问时可能仅会提出课本例题中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开始在课堂中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提问,但是部分老师没有真正理解教师提问的意义,在提问时,教师会为了完成课堂任务而提出过多的问题,从而导致提问内容杂乱,重点不突出,难以挖掘学生的疑惑点。

2.2 提问方式陈旧乏味,无趣味性

尽管新课改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在进行提问时仍然会留有一些不足,最为突出的是一些教师在授课时仍采用较为传统的方式,主要是以下两种:一是教师设置好问题,讲堂上指派学生回答;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自发回答问题,这两类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对于第一种方式难免会忽略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问题难度较大,很容易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使得他们对于数学学习丧失兴趣。第二种会使得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愿与他人进行交流,长期以往难免会使得他们在课堂的参与度越来越低,更加不愿意进行数学学习。

2.3 对问题导学法理解有误,过分采用题海战术

部分教师认为问题导学法便是通过问题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很多教师会对同学们实施题海战术,为了促使他们更好的掌握和利用相关数学内容,会通过相似的题型来进行训练。这种方式并非没有好处,通过不断的机械训练可以快速帮助同学们解题速度,但是同时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得他们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因此,相关教师要是对问题导学理解错误,一味让学生进行多题训练,那么势必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3. 初中数学教学实施问题导学法的策略

3.1 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

我国在初中教育中做出了许多的教学改革,这些改革的应用也给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尤其问题导学法是的应用能够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初中的数学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且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变,进而可以有效改善课堂氛围,更好的帮助学生融入课堂,自愿加入学习。最后,相关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同学们在新型的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下能够形成自身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思想。

3.2 优化设计问题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在上文中提到,目前问题导学法较大的问题便是问题的内容不够精准,并无法针对学生自身的情况设计问题,因此要想更好的实施问题导学法,相关教师必须要优化设计问题的内容,在授课开始之前对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随后根据所得信息进行问题设计。在进行设计时不能忽略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可以在其中融入他们喜欢的相关因素,这样能够很好的让其主动地投入到所提出的问题当中。比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以提出“如果长方形的四个角不再是直角,那么会成什么图形呢”,这样可以很好的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也可以使同学们带着兴趣加入课堂,调动课堂氛围。

3.3 加深提問问题内容深度,增加目的性问题

教师在课堂中的授课时间有限,学生的思维灵活度相对有限,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的授课节奏一般较为缓慢。因此,为了节约课堂时间,教师在问题提问时,应该紧抓数学课题,将问题与所学教材紧密相连,同时,提问问题要有深度,问题层次要层层递进,不断发掘学生的思考能力,引领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以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切入点,提出相关的问题,然后逐渐深入,传授给学生解题的技巧,帮助学生克服初遇新知识的畏难心理。

4. 结束语:

问题导学法是有效培养初中生自主思考问题的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并且问题导学教学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逻辑思考思维的能力,所以为了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能够更好的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相关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海军.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2017(10):56.

[2]朱琴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2) : 203-204.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初中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