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录片情景再现手法的类型化与适用性
2021-09-10余林黄静娟
余林 黄静娟
摘要:“情景再现”是当前纪录片创作的主流表现手法之一,能够将已逝情景重新展现在观众面前。随着《圆明园》《故宫》《大明宫》《新丝绸之路》等歷史纪录片的成功,情景再现手法也逐渐被大众所认可。理论界对“情景能否再现”还存有争议,相关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合理性辨析和个案分析上。本文从“情景再现”这一表现手法类型化的趋向剖析其在不同纪录片中的具体形式、特点、适应题材、不足等,构建情景再现创作的模式集合。
关键词:情景再现;表现形式;特点;适应题材;历史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137-02
欧洲纪录片创作界将选题类比为“我们只坐那些迟到的火车”,法国的知名独立纪录片导演安东尼·马丁也表示,“只有那些被人们所遗忘或者忽视的题材才有最大的收视点,这样的题材会给后世留下更多的东西,而其中,历史性题材纪录片最为突出”[1]。在创作历史纪录片时,最大的阻碍就是历史本身不可避免的声音、图片、实物资料的缺失,于是为将历史的画面、声音转化为可视的影视符号,情景再现的手法成为历史纪录片创作者的主要手段。
一、影视剧片段借用
面对历史或战争题材的纪录片资料的残缺性,借用影视剧片段成为较为常用的呈现手法。运用影视相关镜头艺术再现历史,是有效衔接历史文献、历史地点、历史遗物的辅佐式影像化表述形式。但它只能对特定的历史进行补充和渲染,在视觉上和内容上起衔接作用,并不能作为历史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存在,是历史的一个影像化缩影。
影视剧片段借用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借用电影故事片片段、电视连续剧片段、电视戏曲片、电视艺术片的镜头等。由SMG电视新闻中心评论部《深度105》栏目组制作的大型口述文献片《她们的长征》中,就用了电影《万水千山》《金沙江畔》里的诸多片段来表现长征中特定的历史情景和事件;大型历史纪录片《前清秘史》将实拍的历史遗迹影像、文献资料与国内历史剧名导尤小刚的清宫历史系列剧交叉剪辑,把文本性资料大篇幅替换为形象化的剧情场景和人物活动,开创了历史纪录片的新形式;历史纪录片《中华文明》中,有一组司马迁写《史记》的镜头,选用的是一段戏曲片中司马迁在放有《史记》的几案前深思的镜头,再现了司马迁这个历史人物的特质;而纪录片《马王堆》中更是运用舞台艺术片中女主人公独舞的镜头来表现特有的意境和寓意。
影视剧片段被运用在历史纪录片中已经比较普遍,但是关于这方面的不足多年来一直备受讨论,譬如它会削弱纪录片的真实性,画面缺乏历史的说服力,让观众看到太多熟悉的影视画面,难免会使纪录片本身的历史韵味大打折扣,使观众对纪录片本身的精良度产生怀疑等等。
二、真人演绎、时空搭建
真人演绎是由演员对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行为进行扮演,这种形式在近年来的纪录片中运用较多,具体表现形式为真人重构的演员扮演。真人重构也叫摆拍或补拍,是由纪录片中的特定人物按编导的要求对自己过去特定的真实生活片段进行重构。纪录片《金字塔》中再现塔顶巨石安装、《望长城》中再现烽火传警、《姊妹溪》中再现搭建盐卤栈道等场景中的历史人物形象都是由演员扮演的。在《敦煌》中则采用了一批专业演员,每集一个主人公、两三个副角,用虚构的感情来演绎真实的历史。
真人演绎通常会和访问考察交叉呈现,互相印证,通常运用光影、声效完成“演绎”。出现特定人物时,一般会巧用远景拍摄、细节画面、象征性镜头、控制色调等手法来保证这种真实的“虚现”。对具体的某个形象的特殊需要有时也会特殊处理,譬如对人物进行正面特写(包括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刻画人物在历史中的情绪变换等。此外,片中一般都会通过文字标示、解说词或画面暗示等让观众接收到“演绎”的信息。
近年来真人演绎手法广泛应用在文献纪录片(汇编电影)、历史题材的文化片和刑事犯罪题材的纪录片中,较早运用这一形式的是电视文艺节目和社教类节目。一些电视新闻节目中也会运用此手法,如央视的《新闻调查》、南京电视台《南京零距离》等,此外,这种手法在诸多真人秀节目中也有应用[2]。
纪录片大师伊文思说,扮演是一种非常脆弱的武器。虽然真人演绎可以增强片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历史纪录片的创作对扮演还是要慎之又慎,即使要用也要讲求一定的技巧,原则性的尺度要把握好。如果演员扮演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不但无法增强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反而会本末倒置,模糊历史纪录片本身的“表情”和“性格”。
三、高科技呈现、动画特效还原
高科技运用结合动画特效能够将虚构的画面和真实的现实场面相结合,通过一些高科技技术(4K技术、三维动画特效、动态跟踪等先进数字影像处理技术)可以创造出符合历史事实的“影像奇观”,实现对历史的再现,创造出一个亦真亦幻的影像世界,让受众产生类似观看电影的体验。
央视纪录片《圆明园》总片长93分钟,其中3D动画影像就有35分钟,占比37.6%。圆明园实景与3D动画技术构建的虚拟园景叠加让历史名园的全貌再现;《大唐西游记》是央视首部以纯手绘动画为主的历史纪录片,以手绘场景再现环境再以三维运动摄像机切换视点,用动画再现古老历史;之后的《大国崛起》和《故宫》中对这种高科技技术的运用频次更高。
高科技呈现能够克服实拍中很多因素的限制(环境、危险性、造价高等),完成很多实拍难以再现的镜头。数字化技术拓宽了纪录影像的表现范围,使纪录片更加直观形象,增强了作品的故事性和娱乐性,也使得影像能够挑战人类最抽象的哲学、科学思想的具象化[3]。高科技呈现造价成本比较高,电脑还原效果工序比较烦琐,故其一般被用于大型历史、战争、科教纪录片中的宏大场景、建筑、重大事件或者艺术图画等的再现。
由于高科技营造的影像不受摄录设备的物理限制,数字动画世界里的摄像机由软件模拟,传统剧组的导演、摄影师、录音师、灯光师、道具师、美工等工种全部由数字动画师代替,最终的影音成片质量均取决于数字动画制作人员的水平、能力与艺术涵养以及数字动画软硬件技术条件。制作工序复杂,因此对制作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制作人员的某一方面能力的不足,就会导致纪录片呈现出的文化内涵浅薄,画面炫目有余而韵味不足,这些都是需要克服的难点。
四、技巧拍摄、氛围营造
技巧拍摄指通过对镜头的设计与掌控,运用艺术化的空镜头、虚影、长镜头、超广角、局部特写等进行完美纪实,注重通过特殊的画面拍摄方法和摄像技巧進行氛围的营造、背景的再现和情感的渲染。这种再现的方式在纪录片运用较为广泛。
例如,央视纪录片《故宫》第7集中在讲述明崇祯帝煤山自缢时采用了如下一组固定镜头。
特写:山林间开着花的枝头;中景:夕阳映射下的绿叶,一段白绫入画搭上树干;近景;白绫被猛力拉直;中景:树枝抖了一下。
这样一组镜头全是空镜头,画面叙事却把观众带入当时场景,如同站在煤山树旁,目睹这个末代皇帝自尽。同时,导演和摄影师对画面的处理呈现为淡暖色调,既带着老旧质感,也具有一定的萧瑟感,使观众通过色彩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到崇祯帝的绝望与羞惭的情绪。
为了保证故事的统一性,纪录片往往会把画面调校为泛黄或黑白的怀旧色,抑或通过变焦拍摄将画面虚化模糊,把意象性画面与清晰的叙事性画面区分开来。还会使用大量的手持运动镜头、变速镜头等,引起观众的特别注意,激发其心理感受。这些非常规画面在历史纪录片中不能孤立、大篇幅地使用,而需要借助“蒙太奇”这一镜头转换手法,将历史和现实巧妙结合起来[4]。该手法注重通过技巧拍摄,在历史的基础上强调影片的故事性,设置巧妙的情节悬念、起伏的节奏,再经由光影、色彩等加强纪录片的视觉效果,这在中国的历史纪录片也体现得极为充分。
技巧拍摄所适应的题材也比较宽泛,在专题片,故事片、纪录片、电视剧、电影中都随处可见。作为一种情绪和氛围营造的辅助手段,技巧拍摄要服务于历史的氛围和情景的需求[5]。一方面,必须展现出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活动和心境;另一方面,要通过氛围的营造给观众带来更为丰富的想象和思索空间。但如果创作者掌控不好,导致过分渲染情绪,则会削弱历史人物、事件与历史本身存在的连贯性,使观众体验到的内容与客观现实不符。此外,一些纪录片的创作者为了追求片子的视觉效果,会故意营造一种意向性的情绪,造成一种虚幻的累积,使观众产生空而乏味的感觉。纪录片面向的是大众,所以应适当考虑观众的接受能力和范围,不宜太过晦涩难懂。
五、结语
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并不是可以随意植入的影像叙事手法,它有着自身严谨的规范和法度。如果把纪录片变为只有亮丽的外衣,而丢了丰富的人文纪录的内涵,只会让纪录片与受众之间更加疏离。为了避免此类影像传播的误区,我们需要在此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在微视频、微纪录兴起的当下,受众对文化的影像传播有着新的需求,情节再现的表现手法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历史纪录片的艺术呈现与有效传播,需要纪录片创作者的思考,更需要观众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 邵雯艳,高亚.简析现场实录类纪录片“跟拍+访谈”的模式创新[J].中国电视,2019(05):15-20.
[2] 何洪池.论纪录片故事化创作——以《圆明园》为例[J].电影评介,2009(21):35+74.
[3] 王丹彦.推进中国纪录片的时代创新[J].中国电视(纪录),2013(10):40-44.
[4] 司红伟.真实的再现——谈纪录片的扮演问题[J].声屏世界,2000(04):23-24.
[5] 李春凯.营造纪录片故事化氛围的多种手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08):35-36.
作者简介:余林(1981—),男,湖北荆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视文化。
黄静娟(1981—),女,湖北新洲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