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形象宣传片的传播研究

2021-09-10李绮岚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传播策略新媒体高校

摘要:高校形象宣传片是高校展示自身办学特色、办学实力、专业特色、校园风光、人才培养等软硬实力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片的传播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传播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展,新媒体技术也为高校宣传片的创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立足于新媒体背景,探讨高校形象宣传片创作与传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有效的传播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形象宣传片;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083-02

高校形象宣传片在高校招生、形象比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加深社会民众对学校的印象,影响他们的评价。高校形象宣传片的创作应当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努力创新创作方式,以加强传播效果,为高校塑造品牌形象。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形象宣传片的意义

(一)提高学校品牌形象与知名度

在信息爆炸及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受众接收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要快速抓住受众眼球,一部富有创意的形象宣传片便是很好的选择。高校形象宣传片是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宣传形式,其视觉传播效果突出,突破了传统宣传模式,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宣传学校形象,在学校品牌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出色的高校形象宣传片不仅仅能够在吸引学生、为家长提供参考上起到关键性作用,还能帮学校建立良好的形象,加深受众对该校的认识与记忆。高校形象宣传片可以作为学校招生宣传片对外传播,可以在考生选择报考学校时起到关键性作用,帮助学校迅速提高知名度[1]。

(二)价值观的强输出,增强师生校友的荣誉感

一部优秀的高校形象宣传片能够将学校所强调的价值观充分地展现出来,使受众对学校的精神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形象宣传片中,都充分展示了其特有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信息输出,可以振奋人心,使得受众在无形中对该校产生认同。

一部优秀的高校形象宣传片能够增强在校师生、毕业校友的荣誉感,是增强师生凝聚力、自豪感的重要因素。高校形象宣传片的创作与传播往往离不开对师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真实描述,在传播过程中,优秀的高校形象宣传片能使即将报考本校的高考学子提前体验校园生活,使其与在校师生融为一体,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增强师生凝聚力。

(三)可作为影像档案保存,记录学校办学发展历程

新媒体背景下的信息传播具有共享性、即时性、互动性等优势,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也更易保存。高校形象宣传片不仅可以作为学校自身特色、品牌形象的展示,也可以作为影像档案资料长期保存,记录学校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记忆。目前各高校的发展建设速度不断加快,通过形象宣传片的创作与传播,可以使学校在有需要时快速查阅本校发展历程[1]。同时,与其他的高校形象传播载体不同,高校形象宣传片的传播效果更好,将形象宣传片公开投放到网络平台,受众可以点击链接直接观看视频,这让学校的发展历程得到了有效的记录与储存。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形象宣传片创作与传播的不足

(一)传播内容同质化,形象塑造不突出,缺乏创意

目前,高校形象宣传片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内容同质化严重,大多都是从校园风光、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简单的展示,传播方式局限于单纯的画面加配音解说,拍摄手法循规蹈矩,缺乏视觉冲击力[2]。高校宣传片创作因循守旧,只是套用以前的拍摄套路,内容只有简单的画面加配音解说,只是将学校的各项内容一一排列出来,无法真正满足受众对创意及创新性的需求。传播内容同质化也使得创作者难以跟上新媒体时代的發展步伐,创新不足导致创作出的形象宣传片无法凸显自身特色,不够精细。

高校打造品牌形象,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以及整体形象,现下高校不断扩招,生源、人才无疑成为各高校的重点抢夺目标,而品牌的塑造就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大重要途径。目前,各高校的形象宣传片中呈现出的各学校的品牌元素不明显,高校在创作形象宣传片的过程中品牌形象塑造意识薄弱,对品牌形象的塑造不突出。

(二)传播受众不明确,形象宣传片时长把握不当

目前,大多高校在进行形象宣传片创作前,就有意将目标定为招生宣传、对外接待等,创作的文本参考陈旧,使用的是任何场合、任何情景都能通用的模板,没有认真分析传播受众[3]。对受众的定位不清晰,导致创作的形象宣传片无法满足受众的期待,难以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在招生、对外接待、增强师生荣誉感和自豪感以及进行品牌塑造、提高知名度等方面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同时,高校形象宣传片的另一关键问题在于形象宣传片时长偏长。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餐式阅读”时代,在追求快速获取信息的时代里,受众越来越不愿意花较长的时间阅读文章及浏览视频[3]。在人们习惯了“快餐式阅读”的时代里,短、平、快的作品是当前社会的主流,才能获取受众的青睐。而高校宣传片的时长大多保持在15分钟左右,而大多受众并没有相对集中的时间观看高校宣传片,受众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形象宣传片中的关键信息,较长的视频时长导致受众缺乏观看兴趣,决定了高校形象宣传片无法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因此,高校应对形象宣传片的时长进行合理安排,充分考虑受众的特性与需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展示出最关键、最能凸显自身特色的内容。

(三)创作形式模式化、结构化,无法真正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新媒体背景下,受众面对着海量信息,可选择的信息日益多元,对信息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形象宣传片时长偏长,内容同质化问题严重,导致新媒体背景下受众无法对高校形象宣传片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也难以实现二次传播。另外,单一的画面加配音解说模式,让创作形式陷入模式及结构化的怪圈,创作者没有主动更新创作思路,导致受众对目前同质化严重,模式化、结构化问题突出的高校形象宣传片创作感到麻木。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形象宣传片都是通过传统媒介+电视进行传播,但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宣传阵地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大部分受众日常浏览信息的渠道都是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但很多高校进行形象宣传片传播时并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新媒体平台的结合不够紧密,很少将形象宣传片上传到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传播效果不明显,无法获得传播受众的支持与二次传播。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形象宣传片创作与传播的改进对策

(一)创作内容要避免模式化、同质化,积极创新

在新媒体背景下,进行信息传播时不能只追求流量至上,还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在创作高校形象宣传片时要精心策划文本,立足于学校的品牌建设与塑造,做好内容上的选择,可以从具有典型性的校园风光建筑、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讲好校园故事,提高形象宣传片的创作质量。在进行高校形象宣传片的脚本设计时,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改变传统的模式化创作,突出故事的情感诉求,解决传统形象宣传片的同质化现象,故事化、情景化的内容创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受众的共鸣,并在情感共鸣中起到二次传播的效果。

同时,形象宣传片的创作要改变模式化、同质化的现状,还需要积极创新,不仅要做到思维创新,拍摄手法也要创新[4]。创新思维是影响高校形象宣传片创作质量的一大因素,一部優秀的形象宣传片不仅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表现形式也应具备新意,要以新奇的手法吸引受众,起到良好传播效果。

(二)明确传播受众,合理设计形象宣传片的时长

高校形象宣传片要想强化宣传效果,必须明确传播受众。若面向社会年轻受众、考生、家长以及在校师生,创作时就应当使用阳光、活泼的基调,以学生的视角出发,呈现受众喜闻乐见的校园风光、学习生活设施、人才培养现状等情况[4]。同时,高校形象宣传片的创作必须立足于传播目的以及传播受众,抓住受众的需求,合理设计时长。在合理的时长内,在叙事手法以及画面内容拍摄上要多花心思,充分考虑形象宣传片的视觉冲击效果、画面质量以及镜头运用的多样化、后期剪辑的紧凑感等,以弥补因缩短时长不能全方位展现高校形象的缺陷,让形象宣传片能够得到更多受众青睐,提升传播效果,加深受众记忆。

(三)利用新媒体思路及手段,拓宽宣传片的传播范围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形象宣传片的创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利用与借鉴新媒体思路,主动应用新媒体手段,体现创意,提升质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5G技术的推广普及,拍摄工具如摄影摄像设备等的不断更新,高校宣传片在进行创作过程也要拥抱新媒体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多元全面地展示高校形象、校园风光、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现状等情况,避免画面内容过于单一,缺乏新意[4]。

此外,以抖音、B站、快手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颇受年轻受众的青睐,高校宣传片创作要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紧跟网络热点,对内容进行优化更新,创作出受众喜爱的新媒体作品,构建形象宣传片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新局面。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要具备新媒体思维,多平台、全方位进行创作,推动高校形象宣传片得到广泛传播。

四、结语

本文对高校形象宣传片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在创作与传播形象宣传片的过程中,应当跳出局限,避免模式化与同质化,积极创新;要明确传播受众,合理设计宣传片时长,积极利用新媒体思路及手段,拓宽宣传片的传播范围,以提升宣传效果,使高校形象宣传片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董九阳.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形象宣传片开发研究[J].新闻传播,2020(9):96-97.

[2] 项雯.宣传片对高校形象软实力的影响及实施策略[J].黑河学院学报,2019(11):179-180.

[3] 王乐蒙.高校宣传片中办学特色的品牌化构建研究—基于“师范”形象构建的内容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19:61-66.

[4] 田瑞雪.我国高校宣传片对高校形象的传播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23-29.

作者简介:李绮岚(1993—),女,广东广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传播学、网络、新媒体。

猜你喜欢

传播策略新媒体高校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