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旅游日语课程思政改革研究

2021-09-10周锋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课程思政

周锋

摘 要:完成“立德树人”目标,在日语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是当前日语专业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以旅游日语为改革目标,分析了旅游日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历史背景以及改革的研究现状,并以韶关特色文化为改革支撑素材,提出了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环节、思政内容充分结合教学设计,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旅游日语课程思政改革内容的具体方法。籍此研究抛砖引玉,对进一步推动日语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改革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对分课堂;旅游日语;课程思政;韶关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F710-4;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4-0094-02

基金项目:韶关学院2020年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基于韶关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日语课程思政改革研究”

高校专业课程承载着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内容的责任,这是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但日语专业课程作为外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只强调学习日语知识,实现“把日语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的目标,而对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关注度不够。张学新博士2014年提出的对分课堂理论,顺应了教学理念由知识转移向知识传递改变、学习理念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的趋势。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各类学科中的不断应用研究,也进一步触发了日语专业课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一、旅游日语课程思政改革亟待开展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吹响了全面开展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号角。目前,课程思政的观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也进一步推动日语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改革与探索,高校日语课程思政研究也处于上升态势。但通过文献查询,成果论文只有寥寥十几篇,相比其他专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刘卫红、曹阳认为在日本文学史课程中教授日本传统节日的章节时,可对比两国的节日、日本年号与中国的关联性等来说明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和继承。张嘉伦、陈蓓等人提出基础日语授课过程中导入中国文化元素、树立文化自信等观点。

旅游日语作为日语专业课之一,具有实践性和互动性特征,使其有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入的天然优势。但目前尚未发现旅游日语课程课程思政改革的相关成果文献,改革亟待开展。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弊端的有益尝试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环节清晰地分为讲授、内化吸收、讨论三个环节[1],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对分课堂强调两个核心要素:一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一半分配给学生讨论;二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吸收。其出发点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让出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掌控、主导,形成师生“对分”课堂的格局[2],是一种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弊端的新型教学模式。现阶段的旅游日语教学,基本上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差。进行旅游日语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是顺应提高教学效果的时代要求,是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三、韶关地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改革素材

韶关是历史文化名城,粤北明珠,有着十分深厚的地域文化,极具特色。地方名人资源中如张九龄、廖燕、余靖等诗人的文学作品在日本传播广泛,影响深远;地方旅游资源中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禅宗祖庭南华寺响彻日本,发源于韶关曹溪宝林禅寺的六祖南禅思想更是对日本文化、日本文学的影响十分深远;韶关南雄、仁化等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天然优势等。这些都为完成“立德树人”目标、进行旅游日语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支撑。

四、改革内容

(一)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将“思政之盐”融入教学环节

在课堂讲授环节,旅游日语授课教师“精讲留白”,首先提炼、总结本课的重难点并讲授给学生。在重点难点内容讲授时,结合思政内容进行课堂讲解,突出思政内容的意义和价值。同时留下可让学生主动反思课程内容中思政思想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师生共同体的优势。在内化吸收环节,布置的作业任务与思政内容紧密结合,将韶关地方特色文化中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内容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可通过“对分易”等在线教学平台,推送PPT、微课短视频等自主学习资源,在这些日语专业知识学习资源中浸润思政内容。学生可通过独立思考,检索阅读查询文献,完成并提交作业任务后,思政内容也成为日语专业学生个人学习成果的一部分。在课堂讨论环节,充分发挥师生共同体的作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同伴评价、展示解决方案后,教师最后在评价层面适度剪裁,以形成团体共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依托对分课堂平台,既突出教师主导地位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有效达到日语专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及文化的认可、赞成和接纳,有助于完成“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任务。

(二)教学设计充分渗透融合韶关地域文化,以深度教学实现课程与思政内容水乳交融

将《新概念旅游日语》作为改革教材,进行旅游日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一是「前文」部分,采用当堂对分的模式。教师首先对内容进行精讲(讲授环节),之后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自学,不允许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内化吸收环节)。学生完成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讨论环节),15分钟内完成。在这个环节之后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每一个小组检查一人并评选出学习效果最好的小组给予平时成绩加分的奖励[2]。在讲解中注重与思政内容的结合,如日语单词的来源及日语词汇在近代对中国的回流,突出中日文化紧密交织,彼此影响,彼此促进,和平互助是两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这一思想。课后通过“对分易”上传极具粤北特色的“采茶戏”艺术介绍等,宣扬粤北文化。二是「会話」部分,采用当堂对分的形式。授课教师通过“对分易”随机分组,进行韶关服务场景的实践培训,师生共同编写台词并扮演韶关红色文化地区场景或华南教育史研学基地场景的人物进行情景对话,加深红色文化在学生思维中的印象,同时锻炼学生的日语口语使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三是「中国の見所」部分采用隔堂对分的形式。在课堂上对中国的名胜古迹进行介绍,适当关联和添加韶关本地旅游景点介绍。比如,极具韶关代表特色的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禅宗祖庭南华寺等,引导学生热爱韶关,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将课后的「宿題」(课后作业)设计为两种形式:首先,学生亲身实践了解韶关本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参观红军长征路和华南教育史研学基地及韶关名胜古迹等,增强韶关山水风光、红色文化在学生思想中的活跃度,并完成调研报告。其次,要求学生通过资料查询、文学研究等方式完成一定量的学习报告,主题为发源于韶关宝林禅寺的六祖南禅思想对日本汉诗,五山文学、俳句及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在第二次授课的时候,充分发挥“亮考帮”的作用,充分讨论,将祖国绮丽的风光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深植于学生的思想当中。

综上,本研究将以深度教学为策略,进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以教学设计为抓手,通过“对分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三)改革旅游日语课程考核标准,形成“思政”化评价体

教学实践证明,单凭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体现和代表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3],更无法体现学生的德育水平。因此,将基础日语课程考核分为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两部分。形成性考核成绩占到总成绩的30%,建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下的新型考核评价体系。运用形成性评价这一动态化的评价考核机制,旅游日语授课教师在及时、准确了解学生本课的日语知识学习情况及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后,能够有针对性、有意识的通过韶关地方文化特色的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同时教会学生把握学习重点、针对暴露的短板及时调整学习方式,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过程性评价加入课程考核体系,使考核过程立体化、动态化、全面化,整个考核评价结果更客观更合理、公平[3]。同时,将德育因素融入考核内容,则在考核层面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转移向知识传递改变、学习理念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是必然的历史趋势。在旅游日语课程教学中,应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调整学生和教师的定位,重塑“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探究課程中日语专业知识,同时完成“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目标。

参考文献:

[1]朱丹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3):179-180.

[2]安蓉,赵婉莉,李星.对分课堂应用在基础日语课程的尝试[J].文教资料,2018(22):239-240.

[3]郑曦.OBE教育理念下商贸日语写作课的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4):108-109.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外作业设置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