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高职教育融合媒体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21-09-10梁文莉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材建设

摘 要:教材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工作,教师传递教学信息以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本依据,在整个教学资源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1]。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王磊与梁文莉主编的《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建设实践为例,探索开放式高职教育教材建设新模式。归纳总结融合媒体教 材的建设原则与建设思路、分析其所具有的特点,提出完善融合媒体教材的建议,以期为融合媒体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经验与参考。

关键词:融合媒体教材;开放式高职教育;法学概论;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06;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4-0157-04

基金项目:广东开放大学2019年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法学专业教学团队”(粤开大教务函〔2019〕62号)

一、融合媒体教材的创新运用助力提升开 放式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一)融合 媒体教材是信息化时代出现的新形态教材

众所周知,传统教材是单纯的纸质媒体教材,仅具有单一文字资源。融合媒体教材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是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教学思维,以嵌入“二维码”和“网址链接”等手段,将文字资源与以数字媒体承载的多种形态的数字资源有效整合,共同呈现教学内容,服务教学过程,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教材。融合媒体教材的核心特点表现在:承载教材内容的载体包括纸质媒体和以数字媒体为主的多形态媒体,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包括文字、音频、微视频、仿真实训软件、手机App等。

(二)开放式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新模式

开放式高职教育理念源于澳大利亚职业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体系。TAFE教育形式与我国远程开放教育实践相结合,促成开放式高职教育理念的产生,即将开放教育的理念、技术和手段引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高职教育也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以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笔者认为所谓开放式高职教育是指向学习者(包括高职院校系统全日制学生和开放教育系统非全日制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以及多种形式的教学服务,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习者职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能够在基层和一线岗位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据中国网报道,依托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丰富的网络和教学资源,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运用全方位覆盖的数字化智慧校园,大数据背景下的云计算网络空间,在全国高职教育领域首创了“开放式高职”的教育模式?。

(三)融合媒体教材的创新运用助 力提升开放式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2020年1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 [1]。《规划》提出职业院校教材建设重点需聚焦“实用性”。要适应信息技术与 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需要 ,满足互联网时代学习特性需求,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多种介质综合运用、表现力丰富的高等学 校新形态教材[2]。

2020年1月教育部出台《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3]。《办法》第二条规定:职业院校教材是指 供中职和高职学校课堂和实习实训使用的教学用书,以及作为教材内容组成部分的教学材料(如教材的配套音视频资源、图册等)?。《办法》第十二条第(三)点规定:教材编写应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对接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优化课程体系的需要。专业课程教材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强调实践性。

综上所述,无论是《方案》《规划》还是《办法》,关键词都是技术技能、实用性、实践性等。职业教育(包括开放式高职教育)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教材聚焦“实用性”,强调“实践性”,适应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融合媒体教材形式很好地满足了开放式高职教育以及职业院校教材的上述要求,承载教材内容的载体和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创新必然带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包括提供丰富的个性化优质学习资源、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创新、课程实训手段的创新以及课程评价考核机制的创新等。融合媒体教材的创新运用可以很好地整合纸质媒体教材和“互联网+”教学环境下数字媒体教材的优势,在提升开放式高職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二、《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的建设实践

(一)《法学 概论》课程简介

《法学概论》课程是广东开放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法学专业的补修课,亦可作为全日制高职高专院校和社会人员的学法普法课程,是符合开放式高职教育理念的典型课程。该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法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宪法和民法、商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各部门法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法律理论,以及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主要内容。《法学概论》课程的知识目标在于: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掌握法学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宪法、各部门法和国际法的主要规定。能力目标在于:使学生学会在工作岗位中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良好关系;能够运用法律基本知识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中的法律现象;能够熟练地准确运用所学法律基础知识处理各种一般法律问题或者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常见法律纠纷。实现“学以致用”,从掌握理论上升到技能实操的教学目的。德育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观念和规则观念,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文化素养和法治精神,以及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逐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许多重要的法律被制订或修订,包括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和许多大的部门法,例如2020年5月28日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出台。2020年7月中宣部、中组部、中央政法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教育部2020年7月15号发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教政法〔2020〕8号),文件要求各高校需开展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为满足教学实践以及普法教育的需要,广东开放大学与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共同组建了《法学概论》课程教材建设团队(包括法学专业专职教师、编辑工作人员和媒体技术人员),依据现行有效法律的内容,建设《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

(二)《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的建设原则

1.目标 适配性原则

目标适配性原则是指建设《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的目的在于采用学习者喜欢且有效的多媒体方式,生动、准确、规范、科学地将各类学习资源输送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4],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2.内容适宜性原则

与单一的纸质媒体教材对比,融合媒体教材的内容及内容呈现方式更显丰富多彩,牵涉到 多种教学资源的综合运用、持续更新与平台的终身维护问题,投入成本比较高。因此,某门课程是否建设融合媒体教材,标准在于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否更适宜由融合媒体呈现。《法学概论》课程适宜建设融合媒体教材。

第一,《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适宜 采用多种媒体资源呈现。例如第二章宪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奋斗目标”“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的完善”“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国家主席任职有关规定的调整”“监察委员会的设立”等六个2018年修宪知识点,通过较为抽象的纸质媒体的文字讲解结合数字媒体呈现的生动微视频资源,更加有利于学员进行深度学习。

第二,国家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立废改涉及《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需持续更新,因此适宜建设融合媒体教材。以文字资源呈现法学基本理论以及现行有效法律法规,凭借信息技术手段以数字媒体资源及时反应最新的立法及司法解释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不过时、不落后。

第三,开放式高职教育《法学概论》课程强调教师和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在纸质媒体教材的基础上链接“法律实务综合模拟”仿真软件而形成的融合媒体教材更加有利于师生“做中学”“做中教”的互动与交流,增强教材的实践性。

3.学员适合性原则

《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的服务对象包括高职院校全日制学生、开放教育系统非全日制学生和继续教育领域接受普法教育的社会人员。上述学习者均具备相对独立的学习能力,对比全日制学生,开放教育非全日制学生和社会人员更加具备较多的社会阅历,较独立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较强的问题意识以及较高的问题解决能力。他們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面都大大扩展,单纯的文字资源教材已经难以满足其学习需求,凭借信息技术支撑的融合媒体教材因富含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而更能提升其学习效率与学习效益。

4.建设可行性原则

《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的建设团队包括三支队伍人员。作者团队由具有多年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经验的开放大学体系法学专业专职 教师担任,每一位作者不仅法学专业学术功底扎实、学风严谨,还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主编负责教材的总体设计、教材资源制作方案的策划、编写工作的统筹以及全书的统稿工作。编辑团队由具备丰富的出版融合媒体教材经验的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与责任编辑组成。编辑团队协助主编策划教材资源制作方案,对教材文字资源进行三审三校,并负责作者团队与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媒体技术人员团队负责存放教学资源平台的维护、终端设备和服务软件的支持、信息安全等工作。三支队伍共同合作,确保建设《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具备可行性。

(三)《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的建设思路

第一,基于开放式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课程目标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教材的内容,同时规划设计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纸质媒体呈现文字资源,数字媒体呈现音视频等资源,通过“二维码”和“网址链接”等方式有效整合两类媒体资源)。

第二,制订融合媒体教材建设方案(主编制作样章资源之后其他作者以样章资源为模板制作其他章节资源,团队合作整体建设融合媒体教材)。

第三,教材经审校和测试调优之后得以出版使用,建设团队根据各方反馈的意见和最新立法对教材进行修订与完善(见图1)。

(四)《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所具有的特点

《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ISBN 978-7-304- 10376-7)于2020年8月由国家 开放大学出版社顺利出版。本教材融合文字资源、音频讲解、微视频、课件PPT、试题库、拓展案例库、合同文本和格式范本等多种形式资源为一体,通过“数字资源包”确保教学资源持续更新,帮助教师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适合开放式法律高职教育和普法教育,是融教材、在线资源、短视频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新型开放式职业教育模式的有效探索。《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所具有的特点概括如下。

1.文字资源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教材中的文字资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法学基本原理和我国宪法、各部门法以及国际法的基本知识,以便学生全面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融合媒体教材整体强调实践性

教材编写力求通俗易懂,每一章均配有适量的案例分析以及拓展案例库。在教材的编撰过程中,作者结合宪法、各部门法和国际法的相关知识点或者社会热点问题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按照“案情简介—问题—提示”的体例进行编排。通过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有渲染性、感染性的这些案例来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并在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其法律职业技能。

3.注重教材资源的多样性

《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富含详尽的教学资源,扫描书中对应二维码可获取。丰富详尽的学习资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并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4.贯彻学考评一体化原则

《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配有覆盖各章知识点的试题库(学习者通过扫描教材封面“二维码”下载安装开放云书院App;然后使用App注册账号;打开App,单击首页左上角的“扫一扫”图标再次扫描教材封面“二维码”获取课程试题库资源)。下载试题库成功之后,学生可以在“开放云书院”中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地检测学习成果来促进自我有效学习。

5.体现最新法律法规

《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各章节涉及内容均反映了最新立法及司法解释现状。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包括经第三次修正的2 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次修正案;经第三次修正的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经第二次修正的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6.在线资源持续更新,教学内容动态调整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及日新月异使得国家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立废改工作某段时间内相对频繁。对此,《法学概论》课程融合媒体教材建设团队将密切关注最新立法动态,并将最新的立法及司法解释内容更新在教材的数字资源包中,同时会根据法律法规的立废改情况及时调整各章试题库,确保教学资源持续更新并据此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例如,本教材正式出版之后,十三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 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 著作权法》的决定,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2020年12月25日第1825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等若干司法解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新《中华人民共和国 著作权法》以及新的司法解释就会以PDF文件格式出现在《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数字资源包中的“最新立法及司法解释”模块,作者团队则在技术人员帮助下及时更新试题库中的相关涉及题目。

三、完善《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的思考

(一)创新“课程思政”与《法学概论》教材的有效融合

“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开放式高职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与路径,《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的建设应充分发挥《法学概论》课程的育人功能。利用融合媒体教材可扩充性可更新性的特点,在“数字资源包”中设置“法治文化”栏目。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主题的文学影视作品介绍、3·15消费者权益日和12·4国家宪法日等重大纪念日开展的法治文化活动宣传等作为栏目内容,让学习者在课余也能接受法治文化熏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成为推进“互联网+法治文化”,拓展法治文化实体阵地的创新育人模式。

(二)通过“法律实务综合模拟系统”仿真软件增强教材的实践性

“法律实务综合模拟系统”仿真软件是杭州法源公司研发的法律实践教学软件,可以为学生提供从起诉到审理、从文书写作到证据提交、从调解、仲裁到民事审判、刑事审判等各种线上非诉讼与诉讼法律实践活动。“法律实务综合模拟系统”已在广东开放大学在线教学平台投入使用三年有余,运行效果良好。《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建设团队拟在媒体技术人员支持下积极探索《法学概论》教材与“法律实务综合模拟系统”的链接方式,增强《法学概论》教材的实践性特色,使今后《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的学习者均能使用该系统进行仿真法律业务实训。

四、结语

综上所述,《法学概论》融合媒体教材的建设是一个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补充、更新、改进、完善教学资源的过程。多种介质综合运用、表现力丰富的融合媒体教材,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必将为提升开放式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汤劼.智能时代下高职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与管理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1):97-100.

[2]1个规划+4个管理办法 我国首次系统规划教材建设[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20(Z1):37-44.

[3]本刊編辑部.国家教材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全国教材建设规划和四个教材管理办法部署推进大中小学教材建设[J].教育科学论坛,2020(6):13-14.

[4]庄红权.新技术条件下教材的升级与转型研究[J].科技与出版,2020(7):56-61.

(责任编辑:张咏梅)

① 《“民革长沙同心班”签约 资助50名贫困学子就学就业》,据网络:http://www.tuanjieba。

② 据多彩贵州网教育频道 - 贵州新闻门户网站:http://edu.gog.cn/sy。

猜你喜欢

教材建设
应用型高校经管类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及教材建设探究
教材建设对高职家政服务类专业精品课的促进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研究
关于核科学技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
浅谈高校统计学教材建设中的问题
关于铁路行业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考
湖北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巴人及其文学论著对我国现代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影响
关于机械专业《工程材料》教材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