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1-09-10陈孟
陈孟
摘要:对于初中教学来说,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和学生素质的好坏。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实现高效的初中数学教学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低效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进步。
关键词:初中数学;低效;成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212
虽然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教学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其中还是存有诸多问题,尤其是初中数学教学正面临着非常大的考验。根据调查表明初中数学课堂低效问题很严重,对于此,我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教学策略帮助初中数学教学改变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将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上去,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一、初中数学课堂低效成因分析
(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面现状及原因
1.教学模式单一、死板
有些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掌握运用的方法,便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忽略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其教学模式不仅单一、死板,又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此外,还有部分教师自我主观性较强,完全没有考虑课程教学设计工作是否合理便对各个类型的题目进行修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有效地将数学知识与自身实际能力相结合,从而导致课上一知半解,课后问题亦难以解决。如此一来,数学课堂的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现象不断加重,更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2.备课工作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任何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都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然而,在我国初中数学教育中,教师在备课环节往往重视对知识点的整合与分析,力争从数学知识结构内部进行探讨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化考虑。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存在差异性,在备课工作中便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而许多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这使得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受到了摧残,创新能力成为了泡影,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面现状及原因
1.学习基础差,难度大
首先,学生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其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对整堂课的效率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初中生正处于好玩、厌学的年龄阶段,其在数学课堂中往往容易出现“溜号”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学习效率。其次,很多学生对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不用心,不仅不按时完成,更对教师的教诲不以为然,过于主观地进行自我管控。再次,诸多学生完全脱离家庭的管制,放学回到家后不仅没有父母对其家庭作业的家督,更缺乏自主的复习意愿。最后,学生自身在对数学题进行解答时忽视教师的指导,借用自学的课外解题方式对相应知识进行解答,不仅效率低,更难以使自己的学习思路与教材其他知识点进行对接和拓展。
2.对数学知识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然而,当前众多初中数学教师却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时不仅没有对学生的主体课堂地位进行落实,更不按照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进行教学设计,使得教学内容无法有效与学生的实际数学能力形成有效的融合,从而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
(一)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加强对数学知识重要性认识
“数学无用论”在各个阶段的校园学习中均被学生大肆传播,诸多学生认为数学知识除了简单的算数以外,其在社会实践中根本毫无作用。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是促使学生消极应付课堂教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实际案例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的实际作用和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转变数学学习观念,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去,并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此外,教师要积极贯彻数学学习的课标精神,不仅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培养,从而为学生将来从事学术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便会逐渐转变对数学的思想观念认识,从而更好地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去,并提高学习效率。
(二)“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鉴于当前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偏低的现状,教师便要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创设趣味性的课堂环境。教师本身要秉承着“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从事课堂实践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后便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实践中去,从而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增强数学教育的有效性。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难懂的特点,这便决定了脱离实际空谈大道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行不通的,教师必须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低下主要在于自身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较为吃力,为了能够有效地转变这一现状,教师首要的教学任务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并根据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在本人数学基础之上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知识学习的信心以及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过程
数学课堂的高效发展必须要构建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是数学课堂高效的基础,更是数学教学工作得以全面进步的关键。笔者认为,在数学实践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尝试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模式设计,即运用“学习-思考-实践”的反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值得强调的是,在初中数学课本中的各项知识点,大多数内容均为前人所总结出来的直接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学教学虽然能夠给学生创设更高效的解题手段,却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形成了一定阻碍性。学生长期在他人的思想中进行学习不仅不会提高数学自主探究能力,更会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渐丧失如何将间接经验转换为直接经验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熟练地掌握某一个题型的解题思路便能够最高效地得出题目结论。然而,在实际数学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当出现一个新的数学题型时,有些学生读一遍便能够将其具体的解题思路说出来,而有的学生往往能说出大概,却不知该如何具体实施,这便是不同实践学习过程所导致的差异性。为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重复推导,进而促进高效数学课堂的形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的确形成了多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用中却无法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实际数学素养无法满足初中数学教育的标准需求。为此,教师要积极对数学课堂低效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从教和学两方面对数学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白海龙.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7(5):33.
永嘉县上塘城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