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当·斯密与卡尔·马克思分工理论之比较

2021-09-10陈晨

教学博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斯密亚当卡尔

陈晨

摘  要: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都曾就劳动分工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但二人学说论断各有其侧重。斯密认为分工的起因源于交换,劳动分工是才能和天赋差异的原因而不是结果。马克思认为虽然天赋差异导致的自然分工的产生,自然分工不等于真正意义上的分工,而是随着生产发展自然分工逐渐演变为真正的分工,从而实现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相分离开来。首先分析了斯密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然后从总体框架、分工起因、研究侧重点、分工作用及对异化的理解五个方面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分工学说思想。

关键词: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劳动分工

分工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代表亚当·斯密也曾专门地研究过这一问题,马克思也曾就分工问题进行详细研究,但是二者关于分工的理念是不同的,研究的出发点也不同。斯密侧重于研究分工的起因,指出了分工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马克思探寻分工问题是从社会劳动的角度出发,与所有制相结合进行分析,他认为分工由两个部分组成,一类是对企业内部进行分工,另一类是对社会生产范围内的分工。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认识到了分工的作用具有两面性,阐明了在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中分工所发挥的不同作用,进一步揭示了分工在生产关系层面所起的作用。通过研究比较两种社会分工理论的异同,旨在为提高我国社会劳动生产力提供必要的参考意义。

一、亚当·斯密关于分工的主要思想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这一著作集中展现了亚当·斯密关于的分工理论的主要观点。在他认为分工是实现“富国裕民”的伟大理想目标的有效路径。熊彼特说:“无论在斯密以前还是在斯密以后,都没有人想到要如此重视分工。”我们经过归纳总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明斯密的分工思想。

(一)分工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力

斯密认为,对生产部门进行了分工,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带来的结果就是,加速了商品生产过程,积极促进科学技术向成果的转化和运用。他论述了分工对社会生产具有促进作用的优越性,认为劳动生产力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进步,以及劳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愈加娴熟的生产技术,大抵是分工发挥出良好作用的结果。

(二)分工可以促进社会全体的普遍富裕

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有效促进实现“富国裕民”的目标,这是因为广大劳动者能够在众多社会分工中找到自己的相对优势,使整个社会实现充分就业,充分的就业必然带动实现国家的富裕。精细和发达的社会分工,会带动就业容量进一步增大,带动增加一批新的就业岗位,使社会整体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因此,在结果方面社会分工有利于促进全体社会共同富裕。

(三)资本是实现分工的必要物质条件

斯密认为,一方面,假设雇佣工人数量不变,由于分工生产力有所提高,每个工人创造的生产资料数量相应增加,因此全体社会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生产资料。因此,与尚未进行社会分工时相比,分工后所生产出的产品数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在生产力固定的一般情况下,行业分工越精细就会使工人总体数量增多,这就需要增加储备的生产资料。因此,要想通过分工的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力,应当提前储备好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

(四)绝对成本说与自由市场经济

斯密认为,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和时间投入到他们更擅长的领域,等到他需要其他物品的时候,再用自己的劳动去交换他人所拥有的物品,这样就比亲自参与到每一种物品生产的全过程要更便利。他将这种理念延伸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易,发展出国际分工说,即国家只需要生产出其能力范围内最具优势的商品,与其他具有相对生产优势的国家进行商品的交换,这样的“互通有无”使国家之间产生频繁的贸易往来,产业利润大幅度增加。斯密坚持“绝对成本”的思想,推崇发展自由经济,他认为应当限制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把调节资源分配的权力还给市场,从而实现资产阶级商品利润的最大化。

二、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主要思想

马克思有选择地继承和发展斯密的分工学说。他将分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企业内部进行分工,另一类是社会生产的分工。马克思认为,企业的内部分工是非常重要的分工范畴;而社会分工影响着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因此他着眼于政治经济学中社会分工的研究。马克思认为,合理有序的社会分工可以有效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经过总结得出,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分工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生产大规模发展,人类劳动开始出现分化,并能制造出越来越先进的生产工具,同时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也在某种程度上促成社会分工的出现。同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分工的程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分工层次就越深入。反之,则分工程度较低,分工层次较浅。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社会分工呈现出独有的特点。比如在生产力欠发达的奴隶社会时期,生产规模较小,生产工具落后,分工尚处于低级阶段。而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涌现出许多新的生产领域和工作部门。这时的分工就愈加精细和广泛,甚至扩展到了国家的层面,出现了国与国之间的生产分工。

(二)分工具有二重性

马克思理解的分工“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进步和必要的发展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精巧的剥削手段。”对于这句话,主要从三个层次去理解:首先,分工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它是呈现生产力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表征,它推动经济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其次,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私有制以及阶级社会的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分工出现了,这带来一种结果,占有生产资料的人逐渐脱离开体力劳动并演化为统治阶级;而那些與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人则成为了被统治被剥削阶级。马克思认为,分工的出现还导致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表现出一种对立的状态。最后,马克思还认为,由于特定的分工,劳动者拘泥于已经固化的领域内进行思考和行动,其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指向单一特定的分工目标,而忽略了人在其他领域的发展,随着分工的不断深化和扩展,人失去了发展的整体性,逐渐成为片断式的、只熟悉特定技能的人。

(三)研究侧重于社会劳动的角度

马克思从社会劳动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分工是一种技术组织形式。他区分看待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这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认为二者发挥作用的层次不同。企业内部分工受社会分工范畴的影响和制约,企业内部分工参照社会分工的形式和种类进行布展。马克思又将社会基本分工再度向下划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这两种劳动,同时对劳动者在职业与职能方面有何不同作出解释区分。

(四)分工与就业的辩证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发展,曾经机器只是单纯地作为劳动者的替代物参与生产,而如今机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实践,我们越来越离不开它了。而市场不再像以前一样依赖工人,因此工人的劳动地位也会受到挑战。同时,分工会打破旧部门重组新部门。随着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现有分工方式不适应发展了的生产力的要求,新部门不断产生,加之机器的加入,一种新的分工方式呼之欲出。由于社会分工产生了新部门,这样就形成社会所需就业量增加。

三、亚当斯密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比较

(一)关于学说总体框架的比较

马克思与斯密二者关于分工的理论体系有差异。斯密意图分工与劳动生产力之间有何关系,他认为充分发挥分工的作用,放手发展市场主导的市场经济,发挥市场作用对自然资源进行配置,促使劳动生产力的全面提升。而马克思是在唯物主义与辨证法思想的指导下,“从历史纵线条和每一个时代的横断面的结合上,提出对社会分工的系统解释。”马克思先是对特定历史时期背景下的分工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礎之上也研究一般性的具有抽象意义的分工问题。他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出发研究分工的本质、产生原因及所发挥的历史作用。

(二)关于分工起因问题的研究比较

斯密将研究的出发点放在起因问题上,他认为“分工起源于交换”。之后有政治经济学家指出斯密所说的“交换”不仅仅指“商品交换”的行为,实际上应当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交换行为成为分工的一大起因;另一方面,交换倾向也构成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斯密认为,是由于人类“天性中的某一倾向”引起了劳动分工的产生,但把这种倾向看作是“十分缓慢渐进、却必然出现的结果”。斯密认为,这种倾向不具有功利性和友好性的特点,相反它是“吝啬小气”的,且只会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在没有交换意识的动物之间不会产生。而马克思没有对斯密的交换倾向思想进行深入研究。

(三)关于分工研究侧重点不同

斯密从产业分工入手来解析分工这一问题,他将目光聚焦在产业分工的角度,将经济属性作为分工的重点内容进行研究,却没有对其社会属性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而马克思则恰恰相反,从社会劳动的视角出发研究分工理论,认为分工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技术组织形式。他将企业内部分工看作是与劳动市场分工不同层次的划分,社会分工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内部分工的发展和走向,而企业内部分工参照社会分工的形式和种类进行布展。同时,马克思还将社会基本分工再向下划分为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这两部分内容,并区分了生产者在职业与职能方面有何不同。

(四)关于分工作用的比较

马克思与斯密都指出了分工对于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分工的划分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科学技术持续更新,为生产力持续发展打造一种良性循环。但是,斯密对于分工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而受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的马克思其认识又有了新发展,他认识到分工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承认分工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意识到了社会不平等源于分工不同。此外,马克思立足于唯物史观,阐明了在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中分工所发挥的不同作用,进一步揭示了分工在生产关系层面所起的作用。

(五)关于对异化理论的不同观点

二人对分工与才能之间因果关系的不同认识,导致了关于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认识也不相同,由此引出二者不同的异化理论。在斯密看来,不是才能导致了分工,而是分工导致了才能。他重点强调分工对。而在马克思认为,天赋差异所导致的自然分工不是真正的分工,但最初的分工是由天赋差异所引起的,而后自然分工发展成为了真正的分工,即实现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相分离才是真正的分工。

随着劳动分工的精细发展,人自身所具有的“才能”渐被弱化,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密切,更具有依赖性,人类处于“紧密的共同体”的普遍联系之中。但斯密没有强调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因分工而产生某种疏离。而马克思则认为,分工的发展势必会导致人产生一种与自己相“对立”的“异己”力量,“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马克思是将分工与所有制相结合,跳出人类社会之外进行研究,对比发现,而斯密则是将个人放置于社会和大自然之中进行研究,他寻求的是富国裕民与伦理道德的天性依据。

参考文献: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 1 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8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3页.

林剑, 信长星. 亚当·斯密只断定"分工起因于交换"吗?[J]. 人文杂志, 1985(5):61-6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5页.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075061

猜你喜欢

斯密亚当卡尔
卡尔几岁
爸爸是“森林之王”
一场争夺卡尔的战争
语言层次
亚当·斯密的人力资本思想
全世界最奇葩的男子 几十年来一直在长高
严复与亚当·斯密税收思想比较研究
开车时别发短信
我在此处,很高兴你在彼处
灰色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