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心灵
1996-08-28杨斌
杨斌
贫苦,是一所学校,能培养出穷且益坚的人。但物质上的贫苦并不必然带来精神上的富有。当一个人穷得只剩下“志气”或“坚强”时,其精神家园内也可能生出单调、畸形的杂草:愚味、自卑、封闭、孤僻……让我们来关注物质贫困者的精神家园,关注——
我就是卡尔,那个忧愁的卡尔。看到别人成天乐哈哈的,我好羡慕,自己却笑不起来。我不知怎样才能微笑着面对人生
卡尔15岁那年,正念初三。他得到父母的叮嘱,好好学习,考上中专。负着长辈的期望,卡尔努力学习。对他来说,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在那些别人玩的日子里,他与书为伴,竟至以它为枷锁了。
在卡尔念初三的那段时间里,卡尔的母亲玛细心地照料他。早上很早就起来做饭,叫卡尔念书。卡尔从学校回家,家里常常吃过饭了,卡尔每次揭开锅盖,总有母亲玛温热的饭菜。玛对卡尔无微不至的照料,在卡尔的心里埋下了根,卡尔觉得考不起中专对不起母亲。
于是卡尔不分昼夜,上课在看,下课在看,走路也在看,睡觉还在看。会考线卡尔挤上了。考中专那天,母亲给卡尔两个温热的鸡蛋。卡尔觉得这是母亲最大的鼓励。
经过那些回合的较量,卡尔如愿以偿,考上了一所中专。父母笑了,那是一次舒心的笑:光宗耀祖,祖德浓厚啊!卡尔有了一次快意。
通知书到了。卡尔的老师来庆贺,并希望卡尔家请客以谢老师教育之恩。卡尔站在一旁傻了,家里拮据,上学还费力。这时卡尔觉得他有些对不起老师,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中专,总是宴请老师。他家太穷,没有请老师。卡尔从此很怕见到老师,因为他心里有歉疚,还有一丝忌恨。在赶集的那些日子里,卡尔远远地看见老师就溜了。他不是忘恩之人,虽然他知道对老师最好的报答莫不过于优异的成绩,可总觉得老师的那双眼睛盯着他,他怕,他想躲,想离开这个地方。
怀着这样的心情卡尔高兴不起来,整天郁郁寡欢的样子,很少有人见他笑,也没人见他开心过。他常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教室里,看那灯,看那星,想着天上掉下来金子,想着晚上会有一个满是金子的梦。
带着沉重的行李,和父亲从乡下来到城里。第一次出远门的卡尔,有些慌,有些乱。装满了人的车和西装革履的人从眼前晃过,卡尔眼睛不停地眨动。父亲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在家里不爱说话,最喜欢的就是抽旱烟了。这次他带着儿子来,很高兴的。这时候父亲忙着问路,卡尔见了好难过,觉得憨厚的父亲此刻多么高大,虽然又重又累的生活压榨着他。卡尔想到以后,以后自己富了,一定要孝敬他的爹娘,让父亲和母亲过上快乐的日子。
父亲帮卡尔办完了上学手续,父子俩又在小面馆各吃了二两面,没说什么话。儿子送父亲到船上。船开了。卡尔觉得眼里异样,热乎乎的东西掉了下来。他使劲地挥手,他分明看见了父亲满是皱纹的脸上有着晶莹的东西。
卡尔一个人走在回校的路上,任风吹着自己,踢着路边的石子,心里盘算着以后怎么过。他想着自己还能像初中那样努力学习,要学会技术知识,以慰藉远方的父母。他觉得自己现在不只是为自己一个人活,而且也为母亲、父亲,为更多的人活着。他幼稚的脑袋装了这许多东西。
卡尔不能像别人那样穿好衣,吃香饭,虽然他并不比别人少什么,只因他的脑子太杂了,思想包袱太重了。
卡尔在学校里受不了同学的玩笑,受不了别人的眼光,一个人独来独往,渴求着一个真心朋友。卡尔满腹的忧愁被一个女孩子解开了。他们成为了好朋友。虽然只是学习、生活上的一两句宽慰的话,却令卡尔惊喜万分。这样的好日子过了几周。一天,那份友谊破裂了。卡尔的心情变得更糟了。
这个忧愁的卡尔还要在学校呆两年多的时间,什么时候,卡尔能微笑着面对人生?
难道钱袋是瘪的,连友情和微笑都要打折扣吗?势利眼固然俗不可耐,那么自卑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