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1-09-10刘程诚

教学博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信息化

摘要:在今年新冠疫情的环境下,中小学、高中、大学都不能及时开学,都需要在线上进行学习与交流。在线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互联网+”时代课程开发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化进程强烈地激发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变革,基于教学网络平台的线上课程,以其具有大规模的学习人数、开放的学习空间、在线实时互动和智能评价等优势,引发了教育史的再次改革。对学习课程进行开发,有助于丰富课程种类,促进学习手段多元化。本文对网络平台下的在线学习课程进行开发,通过设计和开发等环节对此学习课程进行探讨,希望以此应用可以丰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中药制剂分析技术》;信息化;教学改革

前言

《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这门课程中含有丰富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并且通过现代先进的技术分析中药制剂的质量,通过深入探究发现,得出以下结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线上课程的研究和应用会出现信息技术能力是教学能力的重要支撑,传统的备课、教学、课堂等模式要颠覆,开放式的教学将使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挑战,对知识的管理、非正式学习和终身学习非常重要,随时、随地、随需、个性化自主学习将是今后学习的主要模式。以下就信息化为背景,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制定有效对策,实现此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及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无法体现

教师通常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中的教学资源辅助《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的教学,然而,实际教学往往脱离了预期设计的教学模式[1]。不仅如此,教师依然选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侧重于讲解系统性的科学知识,以此凸显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帮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但是,信息化背景下,更加倾向于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并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及互动,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与学生正确引导,提升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对教学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们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中发掘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利用这些网络性资源完成教学内容的预习及复习任务,但是他们确不具备一定的探究精神,对平台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思考,过分依靠教师的讲解,导致教师占据了教学的核心地位,而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地位,机械性的学习教学知识。

(二)缺乏健全的课程考核体系

所谓考核评价就是制定特定的目标及价值观,并通过科学有效的办法,将收集的信息及资料进行整理及归纳,客观评价教育活动的最终质量及效果,这也评价方式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现阶段,教师通常采用过程性及终结性集一体的评价模式完成教学考核任务,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较多问题,亟需相应对策对其进行改进。其中采用过程性评价时需要掌握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及参与度,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实际训练中的成绩。目前学生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教师合理划分为小组,对小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并不能给与学生自身准确的评价,由此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堂的主动性,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职《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改革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并完善课堂教学资源

现阶段,在开展《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并结合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合理设计教学,其中应特别指出设计对象是整个教学过程,并非是针对教学内容,在对教学过程设计时,应将学生具备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来。基于此,教师应适当调整并完善预期的教学设计以及制作的网络课件等资料,不仅如此,学校也要时时优化与教学教材相配套的网络课程,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资源,以此保障信息化背景下,教学任务的有序完成[2]。

(二)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

教师应不断积累教学中学习资源,以此促使校本教材更具丰富、更完善。同时也要对深入探究教学任务,及时完善教学内容,进而激发学生对此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以教师为主的课程资源建设,建设课程资源在方便学生学习之余,还需要方便老师应用和提升。整理完善所需资源,主要有授课计划、课程标准、教案、课件、讨论区、学生作品展示等。学生不应该被动的学习知识,而是将学生放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在一定的学习基础上,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例如中药在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下发挥了重要了作用,莲花清瘟胶囊和血必净注射剂,对于治疗轻型、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引起的的发热、咳嗽、乏力及全身炎症有良好的功效。《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这门课程是生物制药技术与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所需要的项目进行教学。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综合性极强,通过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对比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应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推广,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政治敏感度,同时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自主探究以及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了教学效果,为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未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虹,吕霞,牟丽娜.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8):147-148.

[2]田友清,丁平.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五年制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以“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为例[J]. 职教通讯,2015,(09):1-5.

作者简介:刘程诚(1985.7-),女,汉族,黑龙江佳木斯人,黑龙江农業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药品分析检测。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