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强化宪法教育的价值

2021-09-10王明霞

教学博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

王明霞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宪法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对培养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有着很大促进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加大对宪法教育的重视,明确宪法教育的价值,积极革新教育模式和理念,科学制定教育方案,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增强。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宪法教育

在我国法治教育體系中,宪法教育占据着核心位置。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宪法教育期间,边缘化特征非常明显,重视程度偏低。在新课程改革下,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融入了很多宪法教育内容。对此,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期间,一定要深刻意识到宪法教育的价值,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应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保证学生理解和掌握更多宪法知识。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强化宪法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能够让初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宪法素养

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下,再加上法治观念的不断推广,强化学生的法律素养已经逐渐成为了教学期间的重要目标。在这其中,宪法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发挥的作用和价值很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宪法教育渗透其中,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不断对法律知识结构进行拓宽,从而形成良好的宪法观念。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分析可知,其人文性特点很明显,而宪法教育也可以被称作为一种法律文化。所以,将宪法教育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整合在一起,教师可以依靠人文性特征,侧重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深入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进而让学生的宪法素养可以得到整体增强。

(二)能够促进初中学生法律能力的提高

经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具有明显的人文性特点,实践性特征也非常强。从国家的层面考量,要想加快宪法治国的法治社会发展步伐,首先要加大对学生宪法教育力度,强化对学生宪法素养的培养,保证学生可以灵活利用宪法知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权利,凑提升学生的法律能力[1]。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期间,教师应该在结合学生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应用恰当的方式,将理论与事件有效的衔接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丰富学生的宪法知识,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三)能够有效减少青少年犯罪问题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虽然越来越好,但是青少年犯罪现象却日益增多。因此,要想让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要及时且正确的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可以在内心深入构建起自我保护的壁垒,让危险以及不良的思想能够从脑海中全部清除。但是,针对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正是青春期发展的旺盛阶段,很容易被不良思想或者不良诱惑干扰,最终产生很多负面的情绪,如果不能对学生加以疏导,甚至会让学生萌生极端情绪。因而,在这种思想状态下,强化宪法教育很有必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渗透宪法教育,学生可以逐渐建立起以法律作为核心的法律知识体系,能够渐渐形成法律思维,可以深刻意识到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能够学会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降低初中学生犯罪的几率,保证校园的安全[2]。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强化宪法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提升宪法教育水平

为了可以让宪法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的更加合理,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期间,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应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提升宪法教育有效性。

第一,将课堂教学和漫画相结合。在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很多鲜明的政治思想都会用漫画来表达,保证学生可以直观了解漫画中涵盖得道德与法治理念,让学生可以真正明白宪法和法律的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这一契机,科学利用漫画来教学。

比如:教师在对《加强宪法监督》内容讲解过程中,可以对“被困在笼子里的公章”漫画加以运用,深入的对学生进行宪法教育。在漫画中,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提了一个笼子,但是笼子里面却放着一个公章。通过观察漫画,学生可以明白国家希望可以将权力收起来,体现了将制度装在笼子里的治国理念,也彰显了监察权的作用。借助直观的漫画,学生在理解宪法监督价值知识点时,难度会降低,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第二,将法律知识作为教育的载体,侧重增强学生的法律思维。

比如:在实际的教学阶段,对学生讲解公民权利相关知识,让学识列举自己身边或者在网上收集的相关案例,并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从而让学生掌握权利以及和义务的法律知识,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发现自己的哪些权利侵犯了以及自己有哪些没有正确履行义务的行为,并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自觉履行法定义务。这样层层深入,有利于增强学生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再如:教师在对《我国基本制度》相关内容期间,为了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教学内容的价值,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鼓励学生自由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新时代中学生的精神面貌等。在探究阶段,学生可以在网上收集资料,也可以查阅教材中的资料,合理的分析并解决问题,确保学生宪法素养在良好形成的同时,还能提升宪法教育有效性。

(二)坚持宪法理论,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开展期间,为了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教师需要将宪法知识、法律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借助宪法和法律,不断对学生的法律认知进行规范,保证学生可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在教学阶段,教师应该对现有的教学资源高效利用,深入挖掘法治内容,并依照教学体系,科学讲解法律知识,提升学生宪法意识。

比如:教师在对《坚持宪法至上》相关内容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将新宪法知识引入到课堂中,并为学生简单介绍“新发展理念”等内容,以便学生在对课程内容分析时,能够熟练掌握宪法根本内容。同时,为了可以让学生明确案例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播放视频,并引导学生探讨,深化学生对宪法知识的认知,加深学生的印象。

结束语:

综合而言,在我国,宪法是根本法。因此,为了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期间,应该强化对宪法教育的重视,采用合理的方式,将宪法教育内容科学生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可以自觉吸收宪法知识,能够灵活的进行利用,从而促进学生法律应用能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姚洁.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强化宪法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才智,2020,33(02):142-143.

[2]王元清.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强化宪法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法制博览,2020,13(22):225-226.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前卫镇后卫中学 邮编652602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
浅析微课在初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