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2021-09-10孟颖任向辉侯丽红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下肢骨折早期康复护理

孟颖 任向辉 侯丽红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下肢骨折患者。用抽签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的康复指导,研究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康复效果。结果:术后及早鼓励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并配合关节松动手法。研究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获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帮助患者明显的恢复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整体康复效果,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下肢骨折;膝关节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关节活动度

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发病率较高。一般情况下,手术是治疗下肢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是手术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并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术后需要高质量的护理措施来提高其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早期康复护理是指在术后对患者及早采取运动、饮食等康复训练,与传统的术后卧床休息不同。本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基本资料

对象来源:2019年5月~2020年10月。研究时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下肢骨折患者。用抽签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有54例患者,有30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5.18±4.72)岁;受伤原因:交通意外25例,坠落伤15例,劳损积累10例,其他4例。对照组中有54例患者,有32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30~63岁,平均年龄(43.29±3.12)岁;受伤原因:交通意外23例,坠落伤16例,劳损积累10例,其他3例。将两组基础信息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两组均因为骨折存在膝关节功能障碍。对照组在术后进行常规的康复指导,同时配合物理治疗。研究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在术后就开始实施,同时在伤情允许的情况下及早指导患者开展功能锻炼。康复过程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康复策略,具体内容:①术后早期,为患者示范体位摆放要点,帮助患者妥善放置肢體,协助患者定时正确的改变体位,指导家属帮助患者按摩。进行有效的疼痛护理,通过灵活的干预手段帮助患者减轻疼痛。②术后1d后可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训练,教会患者进行踝关节和脚趾的活动锻炼,每个动作重复40~50次,每天早中晚均进行10~20min的锻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增加通过平衡牵引形式进行的膝关节主被动活动,在不进行膝关节活动时指导患者处于关节功能位、患者能够坐起时,进行起坐训练,能够离床站立时指导患者利用器械辅助进行站立平衡训练,期间做好保护,避免发生意外。在依据患者康复情况过渡到床边行走、辅助下行走指导独立行走,每天锻炼时间30min,每天两次。③给予患者关节松动手法干预,先进行松动髌骨,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将膝关节伸直,施术者将双手的拇指放置在患肢髌骨的边缘,从各个方向促进髌骨滑动;之后牵引膝股胫关节长轴,在仰卧体位下将患肢小腿的下段握住,顺着沿胫骨长轴进行力度合适的牵引;再予以被动屈伸,帮助患者对患肢的股胫关节进行轻度牵引,在对膝关节进行轻缓屈曲。④心理康复,通过针对性的宣教让患者对伤情和恢复情况有正确认知,避免错误观念导致情绪变化,若患者或家属有疑问,及时的为其解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鼓励患者合理释放不理性的情绪,多引导患者从好的方面看问题,通过暗示干预方法帮助患者提高积极性和配合度。

1.3观察指标

帮助患者在干预前后进行膝关节活动度测量。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评价康复效果,标准为:干预后患者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不存在局部疼痛和肿胀,关节活动度超过120°,视为治愈;患者干预后局部疼痛和肿胀趋于消失,有90~120°的关节活动度,不影响日常生活,视为显效;患者干预后局部疼痛和肿胀减轻,有60~90°的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轻度受限,视为有效;患者干预后局部疼痛和肿胀未减轻,关节活动度在60°以下,明显影响日常生活,视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针对研究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

干预前相互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

研究组获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下肢骨折发生后会对患者行动能力造成严重影响,手术是治疗下肢骨折的主要方法,因为骨折部位特殊,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偏长,使得这段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患者因为疼痛、缺乏正确认知等因素,会习惯性的对膝关节活动进行限制,再加上骨折损伤容易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主要的表现是膝关节活动受限,也会伴有关节囊粘连以及股四头肌肌力降低、肌肉挛缩,使得患者有膝关节僵硬,对患者康复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功能是下肢骨折康复过程重要的环节。康复护理做为此类患者的重要护理环节,是帮助患者改善机体功能的关键。随着康复理念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指出开展康复护理开展的时机应当及早开始,更利于患者收获满意的康复效果。

此项研究将早期康复护理实施于研究组,术后早期给予患者体位指导,加强疼痛护理;通过全程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树立患者对自身情况和康复情况正确的认知,保持康复期间有良好心理状态;术后及早鼓励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并配合关节松动手法。研究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获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了早期康复护理的价值。

综上所述,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帮助患者明显的恢复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整体康复效果,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睿.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6):157-158.

[2]李俊梅.早期康复外科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05):94-95.

[3]张谊平,朱敏,徐梁栋.个性化综合康复训练对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7(20):140-140+142.

[4]江莉萍.综合康复治疗对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4):229-229+231.

[5]谢桂民.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探究[J].双足与保健,2019,28(16):53-54.

[6]薛龙凤,王云.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整体康复护理浅析[J].双足与保健,2019(7):34-35.

猜你喜欢

下肢骨折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下肢骨折术后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药外敷配合接骨丸内服治疗下肢骨折的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综合护理对下肢骨折卧床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复杂下肢骨折的护理体会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