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真”为先 以“童”为本

2021-09-10陈小烨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快乐学习道德与法治

陈小烨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日常生活为基石,培养他们行为习惯以及品德修养的课程。然而现阶段的小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始终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现象。为此,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本,制定出符合学生年龄的教学设计,以“童真”的角度出发,构建趣味性的教学课堂,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快乐学习。文章对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构建“童真课堂”,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童真课堂;快乐学习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儿童的成长密切相关,构建“童真课堂”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守护学生的“童心”,用小学生的目光分析问题。这种形式能让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富有趣味,更加儿童化。教师需要做到尊重儿童的成长天性,唤醒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求知心理,进而全面培养儿童的道德法制观念,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以“真”为先,开展生活化教学

“童真课堂”讲求“三真”,以真心、真学、真导为准,以“真学”为中心,研究儿童原有的认知以及生活经验。教师需要依托于生活,开展生活化的教学,也就是以学生的生活为主,注重以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建立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产生好奇心,并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其中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大量的生活素材,有时候一盏灯、一杯水都能够成为共情的教育元素,学生也会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提高参与度,从而收获思想道德感悟。小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了解并不是完全空白,他们有大量的生活积累,借助于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开展生活化的教学,能够为后续的学习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1]。

例如,在《买东西的学问》的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

教师:同学们,大家平时穿的衣服、书包里的文具、吃的食物都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爸妈买的。

教师:爸妈是从哪里买的呢?

学生:商店、商场里买的。

教师:那你们自己会不会买东西?买东西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一手交钱,一手拿货。

教师:那你们在超市购物的时候遇到过什么情况吗?会不会遇到买东西回家却生气的事情呢?同样是用钱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为什么有人会生气呢?下面同学们就跟着老师的步伐一起来学习新课吧。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怎样看商品生产的日期、保质期、商标、以及产品的合格标志,在学生掌握识别过期食品、伪造食品后,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构建商场购物的场景,教师邀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演绎。学生对“货物架”上的产品进行研究观察,看商标、生产厂家以及厂址,对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进行明确,然后扮成大人的样子购买东西,教学氛围活跃。

二、善用教材,为学生营造共情体验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是学生学好知识内容的基础。学生获得系统性学习,提高思想道德品质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教育部门针对每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特点进行编撰,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学生掌握系统性的知识,都是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开始的,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梳理后,建立学习体系,最终形成自己的逻辑知识结构。教师需要意识到教材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教材,引导学生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中的内容,运用生活中的元素打造共情教学[2]。

例如,在《我们的衣食之源》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预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插图,营造共情体验,让学生了解到耕作人员的不易。随后,教师就学生桌上的事物展开讨论。

教师:你们知道平时我们的早餐、零食都是怎样获得的吗?是以什么为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呢?

学生:农产品制成的。

教师:那你们身上穿的衣服呢?是用什么农产品制成的?(学生陷入沉思)

教师:我们身上的衣服、被子、毛巾都是用棉、麻、毛、丝等农产品制成的。所以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生产。农作物可以制作成农产品,农产品也就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原料,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学会珍惜,高效利用这些农产品原料,才不会让农民伯伯的成果浪费。教师可以通过教材引出大量的生活细节,进而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们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在保持“童真”的立场中进行学习,通过反思改变生活。

三、重视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课堂活动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大法宝。课堂活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还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明确课堂活动的目的性,以服务教学内容为宗旨,切忌舍本逐末。

绘本教学也是课堂教学形式之一,绘本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以“童真”的角度出發,看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寻找真善美的钥匙。据研究调查发现,长期阅读绘本的儿童,更容易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更加知道怎样控制管理情绪,怎样积极解决问题。选取符合当下年龄段学生喜爱的绘本,与课内知识进行有效结合,有助于学生养成完整、健全的人格,并且加深课堂学习记忆,好的绘本普遍符合当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例如,在《我们的好朋友》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趣味性活动“好朋友推介会”,随后给每个学生分发一个表格,表格中以我、我的朋友为研究对象,以不喜欢的事、最喜欢的事、最害怕的事为研究角度,让学生进行填写。教师:大家带着自己对朋友的感受进行思考,你和朋友之间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你们各自擅长哪些东西?不喜欢什么?有什么具体特征?然后来填写表格。学生在课桌上认真思考进行填写。教师:大家表格填写得这么认真,一定有很多需要分享的内容,下面咱们做一个小游戏,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将刚才填写的内容进行介绍,主要介绍他的特点,不要说出名字,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出来他是谁。随后学生展开“猜朋友”的游戏,在活动中进行实践。

在教学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绘本《好朋友》,让学生通过绘本进行课下阅读,绘本是德国作家赫姆·海恩的作品,绘本的故事以小猪、小公鸡、小老鼠为主角,他们三个是好朋友,绘本的画面整体充满着温馨与愉悦的氛围,这种氛围始终贯穿于绘本,这对于小学生来讲,也具备了强烈的代入感。

四、积极分享,加强学生互动交流

童年对于一个人的未来成长十分重要,因此教師需要进行有效引导,从小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将童真的内容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进行突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及对于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加强有效互动[3]。教师要对学生的想法、意见进行尊重,不应将自己的想法强制灌输给学生,也不应将约定俗成的想法观念强制让学生吸收。需要做到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快乐学习。

例如,在《我们当地的风俗》的教学中,教师先用多媒体放映出一段视频,视频中是一段少数民族的服饰以及风俗介绍,其中有蒙古族的长袍、回族的无檐小帽、藏族的只穿一个袖子的长袍等,播放完视频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列举自己本地的风俗习惯,让每个学生谈一谈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然后进行统一总结。在交流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分享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并且对于各地的风俗习惯进行理解,全面掌握各地的风俗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办交流活动,可以举办才艺展示、邀请舞蹈等活动,让小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表达个性。另外,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需要进行合理的评价,提倡以鼓励的形式进行评价,教师不能独断否定,这也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童真课堂,需要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学会换位思考,以学生的立场,立足于生活实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的同时,保有一颗童心。这样学生才能经历学习历程,收获情感体验,进而积极向上地进行学习,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参考文献

[1]陈小婷.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J].新课程研究,2020,(26):15-16.

[2]廖晶.生活化课程教学与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研究――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J].名师在线,2021,(01):8-9.

[3]曹越.小学道德与法治“童真课堂”的实践研究[J].教育界,2020,(46):67-68.

猜你喜欢

快乐学习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快乐学习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