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9-10王建敏张利娜代秀燕

医学前沿 2021年5期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疼痛评分住院时间

王建敏 张利娜 代秀燕

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胃癌患者。按照就诊时的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和常规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离床、住院时间均更短,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與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6h、48h的疼痛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胃癌手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明显减轻疼痛和手术应激,减少术后面临的不受反应,提高术后康复效率。

关键词:胃癌;围术期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住院时间;疼痛评分

胃癌在各类型恶性肿瘤中患病率排在前三位,是我国群众高发的恶性肿瘤类型,对胃癌进行治疗手术是相对有效的方法,近年来腹腔镜参与胃癌的治疗,促进术式更加微创化,但患者因为癌症影响仍面临较明显的情绪波动、手术应激,帮助患者在围术期保持良好的生理、精神状态,减少相关不良因素,是患者及早康复的保障[1-2]。研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时间2018年7月~2020年7月。选择在此时间段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胃癌患者。按照就诊时的单双号将患者分组,观察组(52例)和常规组(52例)。观察组中有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39~66岁,平均年龄(53.19±6.14)岁。常规组中有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37~64岁,平均年龄(51.32±5.83)岁。相互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常规组在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重点是术前为患者讲解治疗方案和手术计划,术前常规指导其禁食、禁饮,予以灌肠清洁,术前常规置入各类导管,手术期间不干预补液量、术后予以止痛药物,术后根据患者的意愿协助其活动,予以常规饮食指导,引流管术后4~5d拔除。

观察组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护理方法:

手术前,根据个体情况开展宣教,让患者对胃癌和治疗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讲解手术可能发生的不适,教会患者正确应对。指导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体位训练、肺功能强化训练,示范深呼吸、咳痰、咳嗽的技巧。利用NRS量表准确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对于NRS评分低于3分的患者,予以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干预。本组患者均没有进行常规机械性肠道准备,术前6h嘱咐患者禁水、禁食

手术期间,以减轻手术应激为重点对手术环境进行更加人性化的优化,提前对冲洗液和药液进行加温并维持冲洗液在35℃,手术期间最大程度减少患者机体的暴露,为患者准备保温毯遮盖。麻醉操作时,配合医生高效率完成麻醉,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安抚,保障患者的配合度。对术中补液原则进行优化,科学控制补液量和胶体晶体比例。若无必须本组尽量不留置引流管,若必须放置,注意术后及早拔除。

手术后,初期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加强保暖确保患者体温水平正常,给予体位指导,在麻醉未消退和消退后指导患者正确的摆放体位,准备软垫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限制性补液,保持患者微循环灌注良好。加强对疼痛的干预,科学应用镇痛药物,指导患者利用调整体位、按摩等方法减轻疼痛。加强心理护理,引导患者从好的方面看待疾病,从积极向上的角度面对术后生活。术后6h可以指导患者变换为坐位,术后1d可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下床活动。加强手术切口的护理,活动时主要对手术切口的保护。术后1d若无异常可将尿管拔除并鼓励患者及早排尿。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恢复相关指标,主要为肠鸣音恢复、离床时间、并发生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用VAS 评分方法在术后6h、48h进行疼痛程度评估。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对于计量资料x±s进行体现,t值对独立样本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体现;χ2检验;统计学软件应用SPSS24.0软件;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恢复相关指标

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离床、住院时间均更短,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疼痛评分

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6h、48h的疼痛评分均更低,P<0.05。见表2。

3讨论

胃癌更容易发生于中来年人,在发生早期症状体现的并不明显,对于胃癌早确诊早治疗是基础原则[3]。对胃癌治疗的手段较多,因为较多患者确诊时处于进展期,手术是胃癌较常应用且相关相对满意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发展迅速,微创理念广泛应用到胃癌的手术,获得了患者的认可。虽然腹腔镜辅助胃癌手术降低了创伤,但因为病情严重和术式复杂,患者机体承受的创伤仍偏重,此外因为手术应激也会让患者情绪受到影响,因此围术期需要有针对性的护理,帮助患者积极应对不良因素,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4]。常规护理针对性方面不尽如人意,同时为适应临床微创理念和技术的发展,护理工作也必须要完善,从而更符合微创理念。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可以认为是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延伸和补充,是更先进的护理理念,开展过程以多学科高效率合作为基础,将一系列经过优化、完成且融合循证理念有效的护理策略提供给患者,在不断的完善过程,提出在微创手术术前准备时以减轻患者不适和应激为基础适当的放宽胃肠准备原则,手术过程控制补液量、谨慎留置引流管,术后则融入早期康复理念促进患者康复[5]。研究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离床、住院时间均更短,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6h、48h的疼痛评分均更低,P<0.05。充分证明,胃癌手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明显减轻疼痛和手术应激,减少术后面临的不受反应,提高术后康复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幼泉,张艳红.胃癌根治术后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9):188-191.

[2]楼燕君.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医药界,2020(22):0137-0137+0139.

[3]雷慧.分析胃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7):188-189.

[4]何明珠.营养干预对胃癌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华养生保健,2021,39(5):118-119.

[5]索立达,刘鹏,孙泽璠.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结合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21,27(2):20-22.

(聊城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山东聊城 252000)

猜你喜欢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疼痛评分住院时间
快速康复护理对肝包虫病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三种不同镇痛技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比较
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研究
针灸在痛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治疗预后的影响研究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阑尾炎围术期50例中的应用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瓣膜置换并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舒适护理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大叶性肺炎39例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