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难忍又棘手,中医针灸解烦忧
2021-09-10郑晓红
郑晓红
女人的前半生,有一位不离不弃的“好朋友”,那就是月经。月经是一个女人成长的标志,见证着每一个女人由少女到母亲的生命历程。然而,“好朋友”也有闹脾气的时候,每当它光顾时,会带来疼痛等麻烦。
痛经,是指女子月经来潮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其疼痛剧烈甚至昏厥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是气血运行不畅,常由于经期受寒湿之邪,滞于胞宫,经血运行不畅而作痛;或肝郁气滞,血行受阻,不通则痛;或素体气血虚弱,行经后血海空虚,胞脉失于滋养故经后作痛。因而,中医治疗痛经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治疗。研究发现,针灸治疗能显著减轻痛经之苦,缩短痛经持续时间,而且能持续改善健康状况,减少复发。以下笔者就介绍几种可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的痛经类型以及针灸方式。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淡, 苔薄,脈细弱。治疗以温经、益气、养血为主,可选取命门、肾腧、关元、足三里等穴位。
灸法:(1)艾炷灸补法,即选择黄豆大小的艾炷,在第14椎下及左右旁开1.5寸的部位,分别放置1炷,将香点燃,每一柱熄灭后需要进行更换,每穴5~10柱;然后在关元、足三里进行灸治,这两个穴位每穴5炷即可。(2)温针灸补法,即使用2寸的毫针,逐穴实施毫针刺法。(3)隔物艾炷灸,即在背部、腹部穴位上铺垫食盐,然后在其上使用艾炷灸疗,每个穴位都可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灸治柱数。(4)艾条悬灸,这一方法患者可以自行操作,只需要在点燃艾条后,分别在各个穴位上进行由远而近地烘烤即可,一般以穴位局部有红润温热舒适感为宜。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或绞痛,疼痛拒按且得热痛减,经水量少,经色淡而夹白块,或经色如黑豆汁,经行不爽,畏寒便溏,舌边紫或牙龈紫黯,脉沉紧等。治疗以温经逐寒、利湿止痛为主,可选择中极、水道、地机等穴位。
灸法:(1)温针泻法,即在中极、水道穴位使用2~2.5寸之间的毫针,实施泻法,然后取一寸艾条放在毫针针柄上,将其点燃后急吹速燃,在艾条烧完、针凉后采用开阖泻法出针。(2)隔物灸,即使用姜片或是将温灸器放在穴位上方,然后取艾炷隔物灸,每穴10炷即可。(3)艾条悬灸,选取雷火神针灸条最好,可采取雀啄灸,对每个穴位进行灸治,直到疼痛感消失。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疗以清热解毒、化浊止痛为主,可选取次髎、阴陵泉等穴位。
灸法:(1)毫针刺泻法,即选取2.5寸的毫针针刺次髎,以针感传至会阴、腰骶最好;或使用2寸毫针重刺阴陵泉穴。(2)艾条悬灸,可采取雀啄泻法进行施炙,或者在针刺后稍行温通。
主要证候:与气血虚弱和肾气亏虚所致的痛经不同,气滞血淤所导致的痛经一般会出现拒按的症状,同时伴有乳房胀痛,经血紫黯有块,舌质紫黯,或有淤点,脉弦涩。治疗主要以行气活血、止痛为主,可选择气海、行间、三阴交、血海等穴位。
炙法:对上述穴位均采取毫针刺,并以泻法为宜。在疼痛得以缓解后,可在两个月经周期之间,进行数日针灸治疗加以维护,避免再次出现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