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1-09-10臧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兵马俑作画画作

臧芳

创新思维如今被看成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教育也不例外。在美术教育中要求创新更是由来已久,在这样一门偏重艺术的课程中,教师如何教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十分重要的。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美术课程就是为了适应美育而开设的。这也就规定了美术课程和其他的德育与智育课程不尽相同,需要更多的艺术性、发散思维以及更加活跃的创新思维。美术教师应当意识到这一点,并在有限的课程之内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以欣賞品鉴为基础

在美术课堂上单单学习如何作画是不够的,美术也是一门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艺术门类。教师在教授一些基础的绘画技巧、艺术手法时,也要适当地讲述一些美术史以及历朝历代、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先有一个良好的审美基础,再去发展创新思维。

例如,小学美术教材中多有名作遗迹赏析的章节。四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展示了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在教授这一节课的时候可能会有学生问,为什么这一名胜古迹也要算到美术作品中?教师可以回答,雕塑也是美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种类,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型雕塑群。由此就可以引出课堂内容,雕塑有圆雕和浮雕两种形式,这一课的兵马俑就属于圆雕。让学生观察这些兵马俑的时候教师可顺势提问,同学们觉得这些雕塑真实吗?学生纷纷点头,由此也牵出了兵马俑的写实这一特点。讲解完兵马俑,就可以讲一些古代的雕塑史。在兵马俑前后,各朝的雕塑艺术层出不穷,战国时期有木漆俑,唐代有唐三彩。让学生充分欣赏并了解到雕塑这门艺术。

又例如在教学《美丽的昆虫》一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查找昆虫方面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中进行知识分享,让学生从昆虫的体型、色彩、花纹等方面,找出昆虫的不同点。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昆虫的头、身等身体结构,发现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昆虫都由头胸腹组成,只不过有的颜色不一样,有的花纹不一样。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对昆虫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了探究欲望,让学生对昆虫的认识有了一定层次的了解。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欣赏类的课后学习任务,在布置欣赏任务前,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欣赏的方面有哪些,这样才能使之在欣赏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达到探究性教学的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二、创新来自生活

创新思维不是凭空而来的,再精妙绝伦的创意也是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演化而来,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以另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出来,就是创新思维的最高体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用生活的色彩来作画。

例如,四年级下册中提供了很多创意方案。第19课展示的是光的魅力。光线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东西,大部分人也会因此忽略它。但是有创新思维的人,会利用光的明暗交织来完成一幅幅一件件视觉精品。在教授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做一个小游戏,将教室的窗帘都拉下来,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再在黑板或墙壁上投射一束光,可以摆弄一些手势,在黑暗和光影之间形成一个个的图案。学生踊跃参与其中,利用光与影,摆弄出兔子、老鹰等动物形状。做完这个游戏后,教师就可以开始这节课的讲述,告诉学生除了刚才的游戏,生活中利用光影展现出美丽的地方也很多,学生会想到夜晚的霓虹灯、节日里燃放的烟花等。接下来教师向学生介绍素描,素描也是根据光影明暗来让画作更加真实和生动的。除此之外,还有《平凡的美》这一课,也是要求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动人的美。像《拾穗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农妇》这些世界名作,刻画的都是一些日常景象,可是这些画作却让平常之物焕发了不一样的活力,给观看者无限的感动。找到平凡中的感动和美,也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三、不拘泥于纸笔

创新也可以看作是打破常规。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作画必须要用到笔和纸,而在富于创新性的美术课上,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新的思维,让绘画不止于纸笔,让广阔天地皆可作为绘画的材料,让处在小学阶段创意正盛的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

例如,四年级下册中用“五谷”作画这一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五谷杂粮每个人天天都会接触,可是用它们来作画就是一个富有创新意味的挑战了。在教授这一课之前,教师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些农作物,比如大米、玉米、黑豆、蚕豆、青豆等,作为绘画的材料。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自己将其分门别类,再利用它们原本的形状和颜色,把纸板、木板甚至墙面都可以当成绘画用纸来尽情挥洒。学生们用农作物混合胶水创作出了一幅幅别具一格、创意满满的作品。教师还可以教学生用沙子上色完成画作,或者将纸巾绞碎,加上各种颜色和白乳胶,再将这些纸浆粘在木板上,完成想要的画作。当然,不仅在平面上,在各方面都可以作画,学生可以在T恤上作画完成自己的文化衫,对普通的帽子进行加工,在石头、砖块上也可以肆意挥洒手中的画笔,身边的一切,都可以被拿来作为改造美化的对象。

创新是民族发展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美术教师也要切实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坚持下去,与课本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素质教育成为现实,将美育落实到教育的每个方面,让从前的标语和口号不再成为空话。

猜你喜欢

兵马俑作画画作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折段麦秆来作画
墨水作画
兵马俑底座学问大(第六站)
兵马俑
学生画作欣赏
你知道兵马俑的历史吗
指纹来作画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