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乐”起来

2021-09-10王丽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拼音新课标情境

王丽娟

一、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充分

新课标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确保老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但是由于中国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仍然存在以老师为主、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法为主,40分钟的课堂,老师讲占一大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这样导致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思考,师生互动不频繁,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差,老师没有激情。

(二)应试教育仍然呈主流趋势

新课标提出: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由于种种局限,国内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流,中考、高考仍然是以成绩为主。这样就导致课堂教学变成“填鸭式”,老师习惯性地“灌输知识”,学生则是伸手“拿知识”,最后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老师也变成“只会讲重点”。这样的教育让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之无趣,老师教之无力。

二、让课堂“乐”起来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双向的,需要师生配合、积极互动。如果只是老师激情四射,而学生毫无反馈,那无疑就是独角戏。一堂教学课,学生仅仅只是观众而已。新课标倡导的教学过程是帮助和引导。在40分钟的课堂上,老师应该是领路人,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带着他们走到相应的地方,指导帮助即可。老师将不只是局限在三尺讲台之内,而是走到学生中间,听学生说,引导学生说,鼓励学生说,同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并且以表扬激励为主。

张某是一年级的学生,上课认真,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但是他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效率低,成绩并不理想。后来我观察到他在课堂上从未举手发言过,每次我目光注视他时,他总是胆怯地低下头,不够自信,不管问题多简单,他仍然不愿意举手发言。我用各种鼓励引导方式让他尝试发言,最后张明终于举手发言了,一次、两次……无数次。良好的课堂气氛,会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更爱发言,互动积极,课堂“乐”了,学生学习有兴趣了,自然学得更好。

(二)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导入语的设计至关重要。导入分为:情境导入、谈话导入、问题导入直接导入等。经过调查发现,情境导入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让学生更快地投入学习中。创设探究情境,如,视频导入、趣味谈话等。

拼音教学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比较枯燥,无非就是读、写、拼。学生扯着嗓子“哇哇哇”地读,下课铃声响了,学生就都忘记怎么读了。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用心读,没有兴趣读,就纯粹是“复读机”,老师教一句,學生跟读一句。这样的课堂效率极低。因此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必要。于是,每节拼音教学课,我都会想方设法在教学导入时候别出心裁。我会花时间搜集各种拼音小视频,有小朋友的,有动物的等;还会找家长拍摄学生学拼音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还会以游戏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课堂“乐”起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了。

(三)适当使用各种肢体语言

在课堂中,老师除了用语言来传授知识外,肢体语言的表达,也能为课堂增色,为老师加分。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让学生感受到鼓励,感受到被关注。微笑能让学生处于一个轻松的状态,可以更好地思考,更大胆地发言,更积极地与老师互动。有爱的眼神,可以鼓励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老师的眼神、微笑也可以提醒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尽快地投入学习。这是无声胜有声。同时,老师的动作,如,拍拍手、点点头等,让开小差的学生及时把注意力转回来,同时也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

三、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模式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原则,一百个学生有一百种教法。虽然目前的教学无法做到一对一,还是班级集体制,但是应该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做到一班多策。随时改进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老师可以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反思,回顾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改进。同时,老师应当尝试多种教学模式,不要只会模仿他人,要勇于创新,探索属于自己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打造出让学生感兴趣的、“乐”的小学课堂。

(二)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经常和学生谈心

四十几个学生,存在着差异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大不相同,因此,老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尤其是那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关注全体学生,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才是一个老师的明智之举。因为,课堂上的主角永远都是学生。课堂效率高,看的是学生能否接受你的讲课,能不能理解你讲课的内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课前,我总是精心地备好课,根据学生的学情不断修改教案,但是,在进行课堂总结的时候,刚刚讲过的重点、提问过的内容,班级里居然只有那么几个学生能够掌握,大部分学生仍然是一问三不知。这就需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设计,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乐”课堂。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

(三)家校合作,全方位了解学生

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在家里学习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经常听到学生的家长反映,学生在家学习非常被动,写作业拖拉,但是在学校表现却特别积极,甚至有很多老师或者家长质疑:“学生的表现是装的吗?”因为要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所以就表现得特别好。因此,老师需要经常和家长沟通,可以通过QQ、微信、家访等形式来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逐步改进课堂教学,让课堂“乐”起来,让学生喜欢上课。

猜你喜欢

拼音新课标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