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0张景恺
张景恺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2-038-01
摘 要 分层教学法主要依托传统教学理念中因材施教的主张而来,但在义务教育阶段中这却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因为方法的具体实施通常存在很多的限制,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观念,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其中的个性化和个别化,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本文主要研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践应用,最终实现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合理进行编组和有针对性地分层备课,对学生进行分层授课和分类指导,以确保其体育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培养。
关键词 分层教学法 初中 体育教学 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体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了解到其在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升以及在智育方面所发挥的重要影响作用。初中阶段为学生个人成长的转变关键期,但因为在成长发育中通常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之间存在体能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为此,就需要教师提高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力度,力求推动教学的高效开展。
一、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进行合理编组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想要应用好分层教学法,首先就是要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度,注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呈现。教师在对学生的了解过程中,除了进行体育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试外,还要对其各方面能力进行测试,并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爱好,以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然后据此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训练方式。在具体的测试和对学生的了解中,教师还可通过户外实践和教室内理论测试活动或是问卷调查来实现,然后再在综合分析下,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估,并合理编组。
二、依据目标进行分层
在体育分层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具体的课程内容,确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通常情况下,学科教育中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的目标。这三方面的目标要做到相互联系,以确保每堂课内容能够发挥相应的教育培养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因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想要确保学生达到统一的目标通常不太现实,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得到逐步提升。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并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进行目标的动态调整,以确保学生能匹配到适当的教学目标。在目标的确定中,除了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等级适当的目标外,还应确保目标的递进性,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达成目标,这样可以保障学生可以得到扎实的教育培养,同时也可避免目标实现效果不佳的现象发生,减少对学生身心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还要确保分层目标的针对性和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相应层级中的学生获得学习效果。
三、实践教学的因材施教
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广泛收集教学资料,以合理进行活动设计,最终确保备课的全面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和生长规律,选择科学的教学手段和体育活动。虽然初中生相对于小学生已经逐渐成熟,但在具体的教学和活动开展中,仍旧要确保营造分层教学活动中的活跃氛围,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产生枯燥心理,让其能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例如,可通过互动小游戏、竞争性小游戏或合作冒险类小游戏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另外,还要在分层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多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并为学生的自由活动和训练提供充足的道具和保护用具,以保障活动的安全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每堂课结尾或者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成长情况,最终确保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对自身有更全面的了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评价外,还要对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以确保在后续备课和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为确保全体学生都能从中获得身心等多方面素質的提升,可在体育教学中逐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分层教学法,使学生在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下,能够得到学习需求上的充分满足,进而实现自主体育知识和技巧学习,并能够在课后有兴趣进行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秦进进.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92+111.
[2]黄向心.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5):118.
[3]张芹.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20(12):121-122.
温州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