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体融合发展中地市党报编辑工作创新策略
2021-09-10陈满运
陈满运
【摘 要】媒体融合给传统纸媒特别是地市党报的编辑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和机遇。文章从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受众角度三个方面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紙媒编辑工作的变化,提出地市党报编辑工作的创新之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加强纸媒与受众的互动;编辑提前介入策划采访;提升编排能力,培养跨媒体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媒体融合;地市党报;编辑工作;编辑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媒体融合不断推向深入。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纸媒的编辑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机遇。本文以《南宁日报》为例,对媒体融合背景下地市党报编辑工作的变化和创新进行研究。
一、媒体融合的发展
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媒介发展理念,是将传统媒体与其他各类新兴媒体形式实现互通互融,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媒体格局。在这里,传统媒体与其他各类新兴媒体是迭代关系,达到优势互补的目标,最终实现此长彼长。
自2014年“媒体融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媒体积极响应中央顶层设计要求,纷纷投入媒体融合改革浪潮中,加快步伐,探索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377家党报在各个渠道的覆盖率均较上年有所增长。全部党报的网站开通率为93.4%,聚合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平台入驻率超过80%,76.1%的党报建设了自有新闻客户端,73.5%的党报入驻微博平台,半数党报开通了抖音号。
按照部署要求,自2015年起,南宁日报社立足实际,主动创新,积极探索,有序、有效地推进媒体融合。2019年3月4日,全新的新闻采编和运营管理指挥中枢——南宁云全媒体中心正式上线运营。特别是随着2021年智慧电子大屏新平台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南宁日报社形成了“报(报纸)、网(新闻网)、端(客户端)、微(微信)、屏(智慧电子大屏)”五位一体的全媒体传播新格局。而《南宁日报》作为南宁日报社全媒体传播格局中的一“位”,在媒体融合之路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关键,是主轴。
二、媒体编辑工作的变化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就是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在我国媒体融合的发展道路上,《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提供了成熟模式和架构,实现了“报、网、端、微”的有效统一。
媒体编辑工作是对新闻内容再加工和再分发的过程,相当于“中央厨房”的厨师。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推进,食材的多样化(众多供稿)和不同顾客的不同要求(不同的平台),使得厨师(媒体编辑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机遇。为此,编辑必须转变思维更新观念,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增强业务能力,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抓住机遇,做好新时代编辑工作。
从信息来源看,编辑要掌握主动权和主导权。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但也容易导致虚假新闻的泛滥和出现信息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传统纸媒要想在媒体融合传播过程中占据优势,编辑必须要运用先进理论作指导,坚持“内容为王”的工作思路,适应融媒体新时代下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守正创新,主动作为,提升新闻的质量。
从传播渠道看,编辑工作必须精细化。在传统媒体时代,编辑主要是对较为单一的媒体元素素材进行加工。在媒体融合时代,“大编辑部”甚至是“超级编辑部”,不仅要面对传统媒体平台,还要面对多个新媒体平台。编辑必须增强服务意识和用户意识,熟悉全媒体元素素材的加工,不能将新媒体平台仅作为二次分发的渠道,必须针对各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对传统媒体的供稿进行新媒体语态的改造,甚至是对采访工作进行事先的干预,从而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通过新媒体平台充分展示,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从受众角度看,编辑工作要更注重对读者的服务与互动。受众已经由被动接收信息向主动索取转变,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个性化、精准化的传播内容是对各类新媒体不断涌现的必然要求。此外,伴随着我国公民民主意识、媒介素养的提升以及媒体渠道的易获得性,受众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整个传播活动过程中。
《南宁日报》的编辑工作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同样面临着以上的变化和挑战。《南宁日报》直面问题,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政治方向,牢记使命任务,准确及时传播党的声音,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旗帜和引领作用,为新时代首府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凝聚起强大正能量,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编辑工作创新之路。
三、地市党报编辑工作的创新之路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
党报是社会舆论的主阵地,作为中共南宁市委机关报的《南宁日报》,必须姓党。编辑工作者要时刻铭记“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凝聚社会共识,高扬时代主旋律;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提升主流媒体传播正能量的社会引导力。而党报能否赢得受众,能否实现舆论有效引导,终归要靠内容说话,内容生产品质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南宁日报》不断改进内容生产品质,通过“头条工程”,成立头条小组,以消息、通讯、评论等多种报道形式,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同时,加强编辑队伍思想建设,立足报纸主体,融合新媒体,多措并举提升影响力和引导力。此外,在版式上求精创新,追求“短实新”;在版面上主打大图,增强视觉冲击力。总之,《南宁日报》通过内容品质的提升,让主旋律报道释放了强大的正能量。
(二)加强纸媒与受众的互动
党报党刊要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积极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这已成为业界共识。作为地市党报,要通过创新与受众的互动形式,不断提升受众参与新闻事件的积极性,提高新闻的社会关注度,有效增强党媒的权威性、公信力、亲和力和影响力。一是在党报上继续开辟读者来信、读者之声等专栏专题,为受众打开一扇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窗口,建立党报与基层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二是通过二维码有效连接党报和新媒体平台,实现文字、图片、视频的联动。三是与相关单位或部门开展征文等活动,在党报上刊发文章或专版,提升受众参与度,实现纸媒与受众的互动性。如南宁日报社在2020年联合南宁市脱贫攻坚信息宣传工作办公室、南宁市国资委、南宁市文联等举办了以“脱贫攻坚精彩瞬间”为主题的摄影大赛。《南宁日报》通过刊发选登大赛摄影作品,增强了与摄影爱好者的互动,提升了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编辑提前介入策划采访
报纸采编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采编合一和采编分离。在采编合一方式下,媒体从业人员既是记者也是编辑,不仅负责信息采集和文稿撰写,而且负责校对、排版等工作。在采编分离方式下,记者只负责信息采集和文稿撰写,编辑则负责排版、校对等工作。两种形式各有优缺点,如何取长补短实现最优组合,是媒体融合背景下党报编辑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南宁日报》采用的是采编分离的方式,这一方式充分发挥了专业人士做专业事的效用,提升了工作效率,有利于精细化、流水线作业,但也容易造成“来稿照登”的不良现象。为此,结合新时代纸媒的特点,强调了以编辑为中心,同时将编辑工作前置,提前介入新闻策划和采访工作,对采访的内容、图片的角度、版面的包装形式等提前和记者对接并做相应要求。采编分离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采编合一”的功能,实现了两者优点的叠加。如《南宁日报》从2020年5月14日起分5期共推出124个版的脱贫攻坚成就展特刊系列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南宁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系列报道中,编辑提前介入策划采访,从而在新闻内容的丰富性、图片对文字的补充性、标题拟定的相近性以及版面的统一性等实现极速提升。系列报道一经推出,引发了社会的巨大反响,得到受众的一致好评。
(四)提升编排能力,培养跨媒体综合型人才
在媒体融合时代,不仅要对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进行有效整合,而且要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的共融互通。而媒体与媒体之间的融合就是平台终端的共融互通之一,这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传统媒体中,地市党报编辑只需完成“分内”工作即可。而在媒体融合时代,随着多种传播介质的共同运作,编辑必须树立跨媒体思维,学会跨媒体新闻编发能力,不断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以《南宁日报》为例,编辑不仅负责日报的版面编排工作,而且负责《南宁日报》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简称“两微一端”)和抖音号的运营。编辑一方面要对纸媒的稿件进行改编和排版;另一方面要熟悉新媒体的编发流程,具有驾驭新媒体技术的能力,统筹制作并在“两微一端”和抖音号上发布作品,成为融媒体时代的综合型人才。
此外,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受众获得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以及阅读方式的碎片化,对纸媒的排版方式有了新要求。地市党报编辑必须提升能力,主动适应新发展方向,在新闻要素的提炼、图片的选择以及标题的制作上,满足读者的阅读习惯,增强受众的黏性,扩展更多的读者群。
四、结语
在媒体大融合的趋势下,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地市党报编辑要主动作为,守正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注重纸媒与受众的互动形式、提前介入策划采访、提升编排能力,以满足读者的现代化需求。在这一方面,《南宁日报》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地市党报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效利.传媒与受众互动的形式及效果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6-118.
[2]王勇,都玉红,赵羽.报社新闻编辑工作如何应对媒体融合时代的挑战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3(2):87.
[3]張林贺.新媒体环境下党报提升读者黏性新范式探析[J].新闻爱好者. 2018(11):45-47.
[4]孙洁.浅析报社新闻编辑工作如何应对媒体融合时代的挑战[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3):173,189.
[5]贾华. 传播舆论引导正能量的三条改进路径[J].中国记者,2013(10):75-76.
(责任编辑:黄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