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体育课堂素质拓展的开展分析及对应策略

2021-09-10陈俊朋周俊滨

体育时空 2021年5期
关键词:素质拓展体育课堂中小学

陈俊朋 周俊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3-009-02

摘  要  文章针对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素质拓展开展的问题展开讨论,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提出解决方案。研究认为给中小学生开展一定的素质拓展训练,让他们在体验式教学中学会参与、分析、讨论、总结,从结果中比照自身,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现阶段,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素质拓展训练存在场地器械投入不足、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教学评价欠缺有效性等问题,导致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素质拓展活动难以开展,这不利于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本文就现阶段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素质拓展的开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素质拓展  体育课堂  中小学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中小学体育课程也走上了改革之路。而中小学体育作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更是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也要以此为重点,抛开只发展身体素质的思想,要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使身心都能够全面发展。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比较强,身心发展不太成熟,而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其后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以素质拓展目前在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发展形势来看,它具有健身性、趣味性、思考性等特点,在训练内容上与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一致,不仅能够弥补传统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不足,还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种良好尝试。

一、中小学体育课堂开展素质拓展的意义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落实

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目的是释放人的天性及激发潜能。而素质拓展训练的目标在于激发人的潜能和解放天性。素质拓展训练不同于传统体育课堂只听从教师的安排,而是以个人或是团队为主体独立完成的训练项目,并能够在项目结束后进行自我总结。一整个课程下来,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了引导的作用,大部分的课堂程序由学生自发完成,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不喜欢被教师约束的心理,还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建设及兴趣和个性发展,让学生有不同的自身体验。为此,教师需要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科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拓展内容丰富,项目众多,可以在开展的过程中使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应自己的项目。在不同的训练项目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找准自身的定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在针对性的训练下,能够弥补学生性格及行为上的缺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中小学体育课堂开展素质拓展这种益于身心的训练方式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的现实问题

(一)中小学素质拓展的场地器材投入不足

专业的场地、器材是素质拓展能够有效实施的前提。正规的训练包括场地训练、野外生存、室内及室外训练。场地训练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需要专门的基地或器材如高空断桥、悬崖速降等,这些场地和设施对中学生而言基本不涉及。室内课程以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想象力及创造力为主,如“野人过河”“穿越火线”“教练说”等。室外课程更多的则是需要大面积的场地。对学校而言,许多原来本就不富裕的空间被各类教学楼建设占用,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特别是中小学,要开设素质拓展课程,教学设施就成了一大难题。

(二)体育教师在素质拓展方面的教学能力不足

由于素质拓展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运动,在中小学课堂开展的时候便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时刻留意学生,并且注意安全问题。如果要放心大胆的让学生去独立完成项目,那么教师在上课前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将项目的流程以及道具等都要妥当安排,这就对拓展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此,教师可以创新素质拓展训练理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素质拓展训练方案,并对学生的素质拓展训练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提高素质拓展训练的有效性[2]。

(三)素质拓展的教学评价欠缺有效性

素质拓展课程该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是许多体育教师较为关心的问题。目前,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针对素质拓展教学的评价仍有欠缺。素质拓展项目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的开展更多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健全心理素质,是属于情感目标的范畴。那么素质拓展在中小學体育课堂中的评定方式该如何实现有效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中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素质拓展的策略

(一)加大资金投入,共建项目训练器材

专业的场地、器材是素质拓展能够有效实施的前提。为此,对于场地空间本就有限的学校来说可多多开展地面项目,所需器材也很简单,如“闪电快传”“疯狂车轮”“快递信息”等,这些项目需要一片空场地就能开展。有部分项目需要的道具也很简单,如废旧纸、塑料瓶等等就可进行。另外,有些项目是有器材限制的,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改造,教师也可根据项目需要亲手制作一些满足上课需要的器材。

(二)为体育教师提供素质拓展专业化的培训

素质拓展训练的综合性及全面性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特别是素质拓展属于新兴的一种体育运动,很多教师没有经验,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便会出现教学问题,所以应该为体育教师提供素质拓展专业化的培训。培训方式可以在区教育部门的组织下,聘请专业的拓展培训师对于拓展项目进行讲解示范,但由于中学生的发展特性不同,所以在真正的教学中要求教师对拓展项目进行合理改革。内容上可以为对拓展项目的编排、组织、对学生的引导、绳索的搭建、安全措施的预防等,如此能够促使中小学体育教师在素质拓展上向专业化前进。

(三)完善素质拓展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小学体育课堂开展规范教学评估,要充分考虑到上课中的每一个环节,评价指标尽量要量化,并且对所有体育教师的评分标准进行规范。素质拓展的评价内容不应仅局限于自身的操作性知识、理论性知识等认知领域,还应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学习态度与行为、认知情况、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如果让学生自主参与评价其结果更具实用性,因为他们是活动的主体。

四、结语

素质拓展的开展是体育课程在教学上的创新,并且能促进学生心肺功能、身体机能、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等的全面发展。将素质拓展融入学校体育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尝试,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对常规性的训练指标的促进效果也更为显著[3]。拓展训练增强了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改善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并使学生从体育中寻找到自信,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团体意识及主动性,在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体现了素质拓展的意义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佳斌.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探讨[J].求知导刊,2021(18):93-94.

[2]刘晓娟.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21,10(11):63-64+95.

[3]崔健.素质拓展在初中体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20.

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素质拓展体育课堂中小学
浅析在校园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安全问题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民族预科生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口译素质拓展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